暢聽要聞
法國要聞
01
回擊美國:法國延長實施對外國投資強化控制

12月22日,法國經濟部長宣佈,將在2023年繼續維持對外投資的強化控制,此舉是對美國保護主義的回應。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報道,22日,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在作客法蘭西南部廣播電臺(Sud Radio)時宣佈,在新冠疫情期間建立的、旨在保護因疫情危機而被削弱且具有戰略產業意義的法國企業而推出的措施將會再次延長一年。根據這項措施,政府將針對非歐洲企業投資法國上市公司所持有資本比例觸發監控的門檻從25%降至10%。
這種監控涉及一定數量的戰略產業,例如能源、國防、運輸以及食品,去年還擴展到生物技術領域,以保護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公司。
經過多年的自由貿易之後,保護主義在全球範圍內捲土重來,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於去年8月獲得通過,為在美國本土投資綠色轉型的美國公司提供369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新一波企業外遷浪潮將對歐洲大陸工業帶來威脅。
法國和德國上週正式制定了一項聯合反擊提案。雙方已要求歐盟委員會放寬針對公司的公共補貼以及對戰略產業實施「定向補貼和稅收抵免」的規定。
02
法國計劃2023年秋為禽類接種流感疫苗

法新社報道,為應對災難性禽流感疫情,法國政府近日決定將在2023年秋季啟動首次家禽疫苗接種的計劃。在法國,從8月1日至12月21日,已經有330萬隻動物被宰殺,其中一半是鴨子。
根據時間表,疫苗實驗的第一批結果應該在2023年3月左右公佈。法國農業部表示:「到目前為止,(實驗進展)相當令人鼓舞,(疫苗)對病毒的反應良好。」同時,國家衛生安全局(Anses)將提出不同的相關疫苗接種方案,比如從某些物種開始接種。然後,法國政府將嘗試確定其疫苗接種策略,計算其成本並確定由誰來支付。
農業部表示,如果實驗結果順利,法國將於5月份獲得有效的經授權的疫苗。但法國不能單獨行動,疫苗計劃取決於歐洲和國際層面的授權。根據法國國家衛生安全局的資料,目前全世界有五種疫苗,只有一種針對母雞的疫苗在歐洲獲得上市授權。然而,這種疫苗已經要追溯到2006年,「而且疫苗株從那時起就沒有更新過」。
目前五個歐洲國家已經加入了疫苗競賽,大部分的試驗結果應該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公佈。包括Ceva在內的兩個法國實驗室正在研究針對鴨子的疫苗,而荷蘭正在研究針對雞的疫苗,義大利則正在研究火雞疫苗。
03
稅務部門提醒 聖誕送禮要合規

法國人過聖誕節,家人之間會互相贈送禮物,有時候家長也會給孩子壓歲錢,猶如中國春節的習俗,不過,在法國,為了不被稅務部門視為捐贈,所送聖誕禮物的價值和壓歲錢的金額還必須遵守某些限定條件。
法國BFMTV電視台報道,一般說來,所贈禮物的價值不超過贈與方資產的2%或其收入的2.5%皆被視為習俗性贈與,而在節日期間收到的「壓歲錢」和聖誕禮物在稅務部門的眼中,皆屬於這個範疇。因此,無需向稅務部門申報。
不過,年終節日臨近,法國稅務部門還是提醒民眾,根據規定,相關禮物(珠寶、汽車等)或「壓歲錢」必須是「在特定場合(例如宗教節日、生日、婚禮等)的情況下,才能不被視為捐贈(don)。如果不符合前述條件,則必須向稅務部門申報。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要對這些禮物(現金或實物)進行徵稅。事實上,根據規定,在無需支付任何贈與稅的情況下,每對父母每十五年可以向每個孩子捐贈10萬歐元(孫子輩為31865歐元)。
04
SNCF罷工:賠償申請期限延長至5個月

據法媒12月24日報道,SNCF宣佈,因罷工導致列車被取消的客戶將能夠在網上申請賠償,截止日期到2023年5月30日。
SNCF已經為任何在12月23日至26日期間預定的TGV Inoui、Ouigo或Intercité列車被取消的乘客制定了200%的特殊補償,此外還包括退票,未能在SNCF的線上表格上申請賠償的旅客還有5個月的時間來申請。
22日,SNCF發佈了一份線上賠償申請表格,乘客最初被要求在火車出發前填寫,但許多客戶說他們在填寫時遇到困難導致申請失敗。
歐洲要聞
01
歐盟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

近日,歐盟理事會通過的關於2023年波羅的海捕魚計劃的提案正式生效。該提案確定了在該海域可捕獲的主要商業魚類的最大量。
據報道,歐盟日前發佈的關於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報告顯示,在波羅的海部分海域,海洋生態系統失衡導致鱈魚、鯡魚、鮭魚等種群正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其中波羅的海西部的鱈魚數量在2021年降至歷史最低。報告敦促歐盟各成員國出臺更多措施,更好地保護歐洲近海特別是波羅的海和地中海的海洋魚類物種及其棲息地。
近年來歐盟出臺措施,鼓勵和監督漁船使用合適的捕撈監控和管理工具,努力減少或避免捕獲一些非必要的海產品。歐盟委員會表示,將繼續與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合作,進一步促進遠端電子監控系統等工具的使用。歐盟委員會還表示,將逐步普及新的更有利於保護鱈魚種群的漁具。
此外,歐盟理事會正式批准了歐盟與英國之間的2023年漁業協議。該協議確定了歐盟和英國水域約100種共享魚類種群的捕撈權,包括2023年每個物種的總捕撈量限制以及2023年和2024年某些深海魚類種群的捕撈權。
英國退出歐盟後,歐盟和英國共同管理的魚類資源被視為國際法下的共享資源。根據雙方之間的貿易與合作協定,雙方同意舉行年度會談,以確定下一年的漁業配額。
02
英查驗護照人員罷工 公務員及軍方短暫撐場

為爭取漲薪,英國查驗護照人員發起罷工。當局擔心機場會出現混亂情況,23日派出軍方人員暫代查驗,將罷工影響減到最小。
法新社報道,在聖誕假期週末,約有25萬名旅客預定抵達6座受英國邊境檢查署(Border Force)人員罷工影響的機場。
有關單位已警告旅客可能遇到長時間延誤情況,但倫敦蓋維克(Gatwick)和希斯羅(Heathrow)機場都表示,在政府調派軍方和公務人員後,證照查驗大廳運作正常。
英國6座機場和南部紐黑文(Newhaven)港口約1000名人員參與英國公共和商業服務工會(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Union, PCS)主辦的罷工行動。6座機場分別為希斯羅、伯明翰(Birmingham)、卡地夫(Cardiff)、蓋維克、格拉斯哥(Glasgow)和曼徹斯特(Manchester)機場。
本週還將有護理師和救護車人員的罷工行動。鐵路人員24日下午罷工直到27日清晨,而公路和郵政人員也在罷工中。
03
調查:當年「脫歐」支持者中僅三成認為「脫歐」成功

英國《泰晤士報》24日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2016年投票支持英國脫離歐洲聯盟的英國人中,如今僅有34%認為「脫歐」取得成功。
《泰晤士報》委託英國輿觀調查公司對當年公投參與者開展調查後得出上述結論。
調查顯示,當年支持「脫歐」的人中,19%認為做出了錯誤決定;反對「脫歐」的人中,53%仍堅持原先觀點。另外,41%的受訪者認為「脫歐」對英國的影響比他們2016年預想的還要糟糕;23%認為這對英國國際地位產生了負面影響;34%認為對經濟不利;41%認為對移民產生了負面影響。
調查還顯示,現在有更多英國人支持英國與歐洲建立更緊密關係,包括考慮重新加入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的可能。
被問及如果今天再次舉行「脫歐」公投會如何抉擇時,約47%的調查對象表示將投票保留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約34%將投票支持「脫歐」,約8%將投棄權票,其餘表示「沒想好」。
04
史上首次 西班牙警方抓獲FBI十大通緝要犯

西班牙警方23日宣佈逮捕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十大通緝要犯之一,他以假名入住馬德里一家旅館時被警方抓獲。這是西班牙當局首次抓獲名單上要犯。
路透社與法新社報道,這名通緝要犯為40歲的紐西蘭公民普拉特(Michael James Pratt),他在2012至2019年間以欺騙方式招募未成年女孩與年輕女性錄製色情影片,獲取超過1700萬美元(約新臺幣5.2億元)暴利。後因為兒童色情、性剝削和性侵犯等罪名在美國被判處終身監禁。
他在遭到定罪後展開逃亡,於2019年11月被髮布國際通緝令。
警方表示,普拉特以假名入住馬德里市中心一家旅館,企圖逃避追緝,遭到識破後被警方抓獲。
西班牙警方表示,美國調查單位懷疑普拉特人在西班牙已有一段時間,但先前的搜尋集中在巴塞隆納,並未成功找到人。
西班牙當局表示,FBI的通緝要犯當中,僅有57人在FBI的管轄區外抓獲,西班牙是首次抓獲名單上要犯。
05
德國經濟學家:未來兩年德通脹或將繼續在高位

據德國《萊茵郵報》24日報道,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莫妮卡·施尼策爾表示,預計德國的通脹可能會在未來兩年繼續保持在高位。
施尼策爾表示,受俄烏衝突外溢影響以及企業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等原因,不僅在2023年,通脹在2024年也將成為一個問題。同時,施尼策爾還表達了對能源危機引發高電價的擔憂,她建議德國政府將剩餘三座核電站的使用期限延長兩至三年。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本月公佈的資料,德國11月通貨膨脹率為10.0%,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兩位數。
(歐洲時報網、歐洲時報微博,音訊製作:林守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