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我都要!」1/3法國人願減工資換長週末,企業四天制試驗效果如何?

在法國政府正試圖推遲退休年齡至64歲之際,越來越多的法國人意識到,必須在職業與個人生活中找到平衡,才能保住工作的持久動力。「多勞多得」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對他們來說,時間更珍貴。

如果每週能夠少工作一天,即使這意味著工資也會減少,依然是個很好的主意。一些企業也嚐到了4天工作制的甜頭。

01

放棄全職:為了更高的工作效率

為了在職業和個人生活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一些年輕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份半工合同。例如,自由職業者索尼婭·波杜爾(Sonia Boisdur)並不符合人們對「個體戶」的通常形象:「我只從上午 10 點工作到下午 5 點,每週只工作四天」。

她沒有忙著去搶客戶、也沒有加倍工作來增加自己的收入:「這種(半工帶來的)休息對我來說,是必需品。」這位 30 歲的年輕人表示「沒有休息,我就沒有工作效率」。她把空閒時間花在照顧女兒和做她喜歡的活動:「去博物館、按摩、到露台上喝咖啡……」

長期以來,打半工被視為一種不穩定的生活狀態,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半工合同,為的是在工作和休閒之間保持更好的平衡。

他們利用閒暇時間去旅行、騰出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毫不掩飾這一點:「這是我們觀察到的趨勢」,法國人力資源協會副主席博努瓦·賽和(Benoit Serre)證實:「我們一直會收到員工的這方面要求,例如需要在孩子降生後有更多的個人時間,也會收到要求半工的簡歷」。

越來越多法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感覺到,想提升工作效率,不得不放棄一些工作時間,讓身心得到調整(網路截圖

▲ 越來越多法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感覺到,想提升工作效率,不得不放棄一些工作時間,讓身心得到調整。(網路截圖)

02

「量身定製」的半工時間

馬克西姆·杜因 (Maxime Douine) 在完成助產學學習後,希望接下去還是找一份半工兼職:這位 24 歲的年輕人已經有很長的志願者經歷。他是一名志願消防員,並且是Anesf(法國助產士學生協會)的發言人。因此,他不想在工作後放棄自己的志願活動:「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從事全職工作和兼顧志願者的活動」。

26 歲的朱麗葉(Juliette) 也有同樣的想法,她正在為教師資格證考試做準備,並在一所高中做了幾個月的代課老師。「為自己留出時間也對健康至關重要。我睡眠質量不好,而教學非常耗費精力,尤其是在職業生涯開始的時候」。

不過,通常這對公司來說不算個好辦法:「並非所有職位都適合兼職工作,」 博努瓦·賽和強調:「我們經常不得不拒絕員工半工的要求」。

目前負責公關工作的25歲年輕人朱利安(Julien)希望在試用期結束後開始非全職工作,不過他很清楚這是一個困難的做法:「就業市場有可能替代我做出決定」。

不過,有一些人則更幸運:28 歲的弗朗索瓦(François)在入職一家科技獨角獸公司的產品管理部門幾個月後,老闆同意了他提出的「量身定製」半工申請——佔全職工時80%的工作時間。

「當然,收入會影響我的選擇」,馬克西姆·杜因承認,並表示自己在學習期間已經過著「最低限度」的生活。他說自己準備「再堅持五年」,如果這能為他的生活帶來意義。

很顯然,這種主動減少收入的做法,在他的同事眼裡並不是件容易理解的事:「在工資已經過低的行業中,還想要再少賺點錢,實在是很奇怪的做法」。同樣,朱麗葉也表示已經準備好減少度假,並採取更節省的生活方式:「我不屬於那些可以用昂貴假期來彌補生活壓力的群體。」

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最新調查顯示,三分一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犧牲5%的工資,來換取多

▲ 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最新調查顯示,三分一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犧牲5%的工資,來換取多一天的休息時間。(TF1截圖)

03

拒絕升職「多留點時間給生活」

40 歲的卡米爾是一家巴黎網站的記者,她曾三度被邀請晉升為副主編:「起初,我以為我不能拒絕。這是合乎邏輯的升職。否則,我會停滯不前、斷送職場的其他可能。不過,由於我剛休完產假,我想優先考慮我的家庭。當然,原因不僅如此!一年來,我都在代同事承擔這個管理者的責任。然而,過度的工作量、持續的疲勞都在影響我。我不是一個懶惰的人,但可以看到在這個位置的人都是處於沮喪或緊張的狀態。我的做法是偶爾接受承擔這個管理者角色,來獲得相應的500 歐元加薪」。

47 歲來自雷恩的格雷格瓦(Grégoire)2003 年在倫敦的一個聯合國機構任職時,同樣拒絕了誘人的升職可能性。「當時,我告訴我的經理,我想回到法國並改行。我還是想從事藝術行業。為了留住我,他邀請我成為他的副手。這是超級誘人的條件,能帶來高薪和聲望。另一方面,如果我拒絕,就得跳入未知領域從頭開始。很快,我選擇了第二個選項。起初,我很害怕。我沒有後悔,但明白自己是在自討苦吃。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從這一段經歷中汲取了力量。這讓我再次確認了我當初的選擇,也獲得了自信」。

「多勞多得」不再是唯一的標準,人們更希望能「多留時間給生活」(法新社圖)

▲ 「多勞多得」不再是唯一的標準,人們更希望能「多留時間給生活」。(法新社圖)

04

工資vs.時間?1/3法國人選後者

法媒歐洲一臺(Europe1)報道,根據總部設在美國的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集團近日的一項研究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法國上班族願意把工資削減5%以換取每週只工作四天的制度。

報道稱,儘管處於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人們或多或少都面臨著購買力危機,上班族們依然願意犧牲一些工資,以換取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活的良好平衡。

瑪麗娜是一名26歲的警察,每月收入2300歐元。每個月工資的5%相當於115歐元,在通脹時代,這不是一筆小錢,但她認為可以接受。「在這個時代,想過上體面的生活需要很多努力。所有東西都在漲價。既然這樣,還不如多休息一點。」她說,「譬如說,我家人都住在外省。一週工作四天,我就可以更經常地回老家看看。」

廚師維吉妮甚至願意為了週末能夠出去多犧牲一些。「我現在工資是每月2500歐元,我願意自降20%的工資。這個行業非常累,我們一週都在拼命工作,雙休感覺太短了。」

埃森哲(Accenture)管理諮詢公司600多名員工自由選擇每週工作4天、4天半或五天(巴黎人報報

▲ 埃森哲(Accenture)管理諮詢公司600多名員工自由選擇每週工作4天、4天半或五天。(《巴黎人報》報道截圖)

瑪麗娜和維吉妮並不是少數。越來越多法國人都希望在私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萬寶盛華集團董事長阿蘭·魯米哈克(Alain Roumilhac)說,「求職者們現在有選擇權,他們會做出自己的判斷。過去,我們毫無疑問地認為報酬就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現在,人們更視之為天秤的一邊,為了能夠恢復平衡,人們願意做出一些金錢上的犧牲。」

不過,犧牲也是有限度的。大多數受訪的法國人都只接受5%以內的降薪。而對於一部分人來說,5%都不能失去,比如月薪1500歐元的託兒所助理奈瑪。「現在的生活太貴了,尤其在有孩子的情況下格外艱難。」她說,「降低2%-3%還可以考慮,降低5%是絕對不可能」。

05

4天工作制實驗效果如何?

去年以來,歐洲多國進行了幾項旨在更好地平衡工作時間和私人生活的實驗。比利時、冰島、西班牙、英國和德國,都開展了四天工作制的試點改革項目。法國一些企業也開始試驗,結果發現員工的積極性有明顯改善。

《西部法蘭西報》報道,在Vendée的精品傢俱企業Griffon Marine,從去年10月開始,每週五至週日關閉工廠,員工們自由選擇在週一至週四之間,工作35小時或40小時。

這家企業成立了6年,擁有55名僱員。老闆布得里爾(Etienne Boudelier)曾在大企業呆了十年,「在那裡,人性不是首要考慮的。我不想這樣對我的員工。」

克里斯蒂安(Christian)現在週一至週四工作40小時雖然週五他依然是在自己最喜愛的事情——木工

▲ 克里斯蒂安(Christian)現在週一至週四工作40小時。雖然週五他依然是在自己最喜愛的事情——木工,但這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西部法蘭西》報道截圖)

他的員工可以掌握自己的工作效率:早上7點、7點半到都可以;午飯休息30分鐘、45分鐘,甚至1個半小時;早上和下午各有10分鐘帶薪休息時間;16點45分至18點之間下班。

「每週工作35、38還是40個小時,員工根據自己的時間表安排,公司為他們設置了打卡系統。」

僱員瑪裡艾勒(Marielle)說,剛開始,每天工作更久「會覺得累」,但習慣了以後,就再也不想改變連續三天週末的習慣,可以陪伴家人,同時省下了一個來回路程的時間和油費。現在,公司70%的員工都選擇了上限——每週工作40小時。

而因為週五停工,公司也得以因此把瘋狂飛漲的電費單壓縮了不少,老闆和員工都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辦法。

(歐洲時報/ 靖樹 秋狸 夏瑩 夏洛特 編譯報道)

相關文章

小偷好像越來越少了?

小偷好像越來越少了?

本文授權轉載至雷叔寫故事(raistlin2017)作者:雷斯林 還記得,家裡人總會說:過年小偷特別多。 01 你被偷過或者搶過嗎? 前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