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工資中位數連年下降,在西歐排倒數?馬克宏推行「多勞多得」,掙多少才「體面」?

這幾天,法國人為反退休改革把法國鬧翻了個底朝天。其實,就算推遲2年,法國人的退休年齡在歐洲國家中也算早的。但近年法國人的購買力不斷下降,對總統馬克宏「多勞多得」的承諾也不買賬了。

馬克宏22日接受採訪時稱,法國的法定最低工資Smic屬於「歐盟最高之一」,但中位工資(salaire médian)卻是歐盟國家中「最接近最低工資」的。翻譯過來,那就是一半的法國人,工資不是Smic、就是隻比Smic高一點。那麼,法國人收入的真實水平是怎麼樣的呢?

01

法國人「收入中位數」在歐盟排第幾?

據法媒BFMTV報道,總統馬克宏22日接受採訪為其退休改革辯護時說到,在他看來,法國的法定最低工資已屬於「歐洲最高的行列」;但問題在於,法國的中位工資也是「最接近最低工資」的。「這導致一些職業的前途被限制,令部分同胞感到沮喪。」

3月22日,馬克宏接受法國電視一臺(TF1)和二臺(France2)聯合採訪(法新社圖)

▲ 3月22日,馬克宏接受法國電視一臺(TF1)和二臺(France2)聯合採訪。(法新社圖)

除了「法定最低工資」Smic,法國還有幾個衡量收入水平的指標:「中位工資」指的是一個群體中,一半人的工資低於該數值,另一半人的工資高於該數值,是一個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指標。「平均工資」則不考慮不平等性,平均值通常被高收入者拉高,達不到平均線的人佔多數。除此之外,還有「貧困線」和「體面收入」等按不同標準定義的指標。

據國家統計局Insee的最新資料,2023年,法國人的中位工資為淨薪(net)1850歐元/月、或22040歐元/年。一對撫養兩名14歲以下孩子的法國夫婦,其中位收入為3875歐元/月。

在同樣的統計時段,法國人的平均工資為淨薪2587歐元/月,或31044歐元/年;平均毛薪為39800歐元/年。平均工資比中位工資高出了約40%。

法國領薪員工2023年工資中位數為24410歐元/年;自由職業者24840歐元;失業者收入(補貼等)

▲ 法國領薪員工2023年工資中位數為24410歐元/年;自由職業者24840歐元;失業者收入(補貼等)中位數15310歐元;退休人員22380歐元。

不同條件下計算的中位工資差異可以很大,比如,巴黎金融業的中位工資,比佈雷斯特(Brest)酒店餐飲業的高出許多。據研究,法國人的中位工資受行業、教育水平、文憑和工作經驗、地區等因素影響。而相應的,這個中位值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直至50歲左右到達峰值,隨後將走下坡。總體上看,退休者的中位收入比50歲的人群要低。

整體的中位工資可衡量全國收入分配公平性,通常它的上漲可被視為大多數民眾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表現。然而,法國人的中位收入近年呈下降趨勢:在2010年前後,這個數字曾一度接近2000歐元/月。2018年開始法國人的購買力就持續下降,也正是這年爆發了「黃衫」運動。

1990年-2022年法國工資中位數走勢(資料來源:法國統經所;圖:business-cool.co

▲ 1990年-2022年法國工資中位數走勢。(資料來源:法國統經所;圖:business-cool.com)

根據法國統計局今年2月公佈的最新資料,法國稅後收入中位數僅略高於歐元區平均水平,在西歐國家中排名靠後。前五名分別是:盧森堡(42482歐/年)、丹麥(32088)、荷蘭(28441)、愛爾蘭(28130)和奧地利(27428)。

「生活水平」的定義是:除去所得稅、居住稅、地產稅等直接稅收後的個人收入(https://www.in
「生活水平」的定義是:除去所得稅、居住稅、地產稅等直接稅收後的個人收入(https://www.in

▲ 「生活水平」的定義是:除去所得稅、居住稅、地產稅等直接稅收後的個人收入。(https://www.insee.fr/fr/statistiques/2830158#figure1_radio2)

如果說光看收入不夠謹慎,那麼綜合各國物價差異等因素,法國標準購買力(SPA)在歐盟國家中的排名也不盡如人意。前五名分別是:盧森堡、荷蘭、奧地利、德國和丹麥。

(來源:同上)
(來源:同上)

▲ (來源:同上)

02

馬克宏承認「勞動的報酬不足」

原則上,法國打工人是受到最低工資Smic的保護的,也就是不會低於淨月薪1353歐元。但馬克宏稱,各行業中還存在大量工資不到Smic的僱員,這是怎麼回事呢?

總統在採訪中說到,目前「勞動報酬不足」的情況依然廣泛存在。「還有一大堆的行業,開出的工資一直低於Smic,」 馬克宏宣稱,「這些崗位上的大多是新冠疫情期間戰鬥在第一、二線的勞動者。」

原來,法國的工資結構中存在一種被稱為「Smic陷阱」(piège à Smic)或「Smic瓶頸」的現象。因為,企業有權實施行業的最低工資標準(minima de branche),而不是Smic。行業最低工資是可能低於Smic的,比如,在家禽工業的薪資等級表(grille salaire)中,有12個等級低於Smic。假如一名僱員每年工資攀升一個等級,也需要12年才可能達到Smic。除非行業重新談判等級表。

但行業調薪通常是年度協商;而近1年半,政府已連漲了5次Smic,毛時薪從10.25歐元(2021年9月)上升至11.27歐元(2023年1月起),增長接近10%。

據政府勞工部統計,今年1月份,在全國171個最重要的行業中,最低薪資不足Smic的有136個;此後企業也有作出努力,但截至3月,仍有86個行業的僱員未能跨越Smic線。

因此,馬克宏稱,儘管Smic已提高了不少,但「可以做的還有更多」,尤其是行業提高它們的最低工資標準。

(https://www.insee.fr/fr/statistiques/2402214#figu
(https://www.insee.fr/fr/statistiques/2402214#figu

▲ (https://www.insee.fr/fr/statistiques/2402214#figure1_radio1)

03

在法國收入多少才「體面」?

綜合法新社及《赫芬頓郵報》報道,據法國扶貧政策委員會(CNLE)去年12月發表的報告,在法國要「體面地」生活,需要比貧困線高出不少的收入才有可能。因為這個「體面」收入,不僅僅要讓人「生存」,更重要的是讓人感覺到「融入社會」。

據國家統計局Insee的定義,「貧困線」是指月收入低於全國收入中位數的60%。對於撫養兩個子女的雙職工家庭,月收入超過2314歐元即不算是「貧困」;然而,據CNLE的報告,同樣的家庭,月收入至少3381歐元才能擁有「體面」的生活。

法媒相關報道截圖

▲ 法媒相關報道截圖。

指導研究的CNLE科學委員會負責人Michele Lelievre解釋,「體面收入」是指解決了衣食住行健康等剛需後,還有「參與社交生活」的餘力。

研究顯示,在衣、食,以及健康方面的支出,在哪裡都差不多;而在住、行,以及育兒方面的支出,則因地區而異,而且差別顯著。而Insee的貧困線並沒有地理上的區分。

因此,報告的作者研究了來自3個不同地區——鄉村、中等城市和巴黎,8種不同類型、包含不同階層的家庭。研究人員根據這些家庭所描述的日常必需開支,計算出3個不同地區的「體面收入參考數」。

01

地區差異大

地區差異大

兩子女的雙職工家庭為例:

1. 如果他們住在中等城市的社會福利房,體面收入參考數為3661歐元(法新社3381歐元);

2. 如果住在鄉下,則需要3824歐元,因為鄉下交通和育兒機構稀缺,導致這兩方面的成本增加。

3. 如果住在巴黎或近郊,並且租住私人住宅,那麼參考數飆升至4459歐元(法新社4451歐元)。撇除住房這個因素,參考數立即降到2685歐元。

一對退休夫婦,在鄉下需要2189歐元,在中等城市2227歐元,在巴黎地區2687歐元。

有工作的單身者

有工作的單身者:

1. 在鄉下體面生活需要1419歐元,2. 在中等城市1467歐元,3. 在巴黎地區1863歐元。

而Insee定義的單身人士貧困線為1102歐元。

據Insee統計,2019年,920萬法國人生活在貧困線下,佔法國本土人口14.6%;同一年,13.1%的人口處於「物質及社會資源缺乏」狀態:在取暖、購置新衣服、度假一週等13種被列為「日常生活要素」中,收入不足以承擔至少5種要素。

02

不窮但也未夠「體面」

CNLE的報告反映出,在法國有一部分「算不上貧困、但又不足以體面生活」的人群,主要是收入「高出貧困線不多的工薪階層」。

報告指出,他們通常是「各種優惠折扣的專家」,在儘量不至於月光的同時,他們會「想方設法達到標準生活水平」。這類家庭一般會先把預算用在限制型支出上,「砍掉社交開銷」,但他們「也可能連限制型支出也砍掉」。

按照CNLE的標準,法國38%鄉下人口達不到「體面收入」標準,中等城市有37%人口,巴黎地區35%。

(歐洲時報/ 夏洛特 編譯報道)

相關文章

疫情讓日常生活變得無比刺激

疫情讓日常生活變得無比刺激

文|西坡 不過是出去旅了個遊,彷彿完成了一場好萊塢大片式的冒險。回來已經幾天了,還沉浸在劇情裡,難以自拔。 出發之前,我們就說好,萬一有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