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沒走,梅毒又來:日本原本還想「甩鍋」中國?

也是疫情的衍生問題

也是疫情的衍生問題。

正解局(ID:zhengjieclub)出品

新冠沒走,梅毒又來!

疫情這3年,全球各國都被折騰得夠嗆。

雖然在日本,新冠的限制已經沒那麼苛刻,但人與人還是會不自覺地保持一定的距離。

但奇怪的是,最近日本感染梅毒的患者數量卻在快速增加。

前段時間,日本國立感染研究所宣佈,今年日本梅毒的感染人數已經達到10744人。

這是自1999年採用現行調查方法後,首次突破1萬人,是去年的1.7倍!

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更奇怪的是,還有人要「甩鍋」中國。

更奇怪的是,還有人要「甩鍋」中國

日本梅毒患者破新高,早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就有徵兆。

當時日本國立感染研究所的資料顯示,截止到7月17日的時候,今年已經出現6106例梅毒病例,是去年相同時段人數的1.7倍。

而時間來到11月,這個數字就輕鬆突破了1萬人。

其實,這個數字還只是感染確診的人數,如果把處於潛伏期或者還沒去檢查的人也算上,這個數字可能會更驚人。

從年齡分佈來看,男性患病者的年齡主要在20歲到60歲之間。

而女性患病者的年齡則主要集中在20歲到30歲之間,佔女性患病總人數的將近60%。

日本從2011年開始,梅毒感染者的數量開始出現增加的趨勢,人們開始議論紛紛。

2017年的時候,日本全國的感染人數就已經突破5000人,當時就有日本右翼議員鈴木信行跳出來,甩鍋中國。

他說日本近10年以來,國內梅毒發病率跟赴日中國遊客的增長速度一樣。

「中國遊客」是日本梅毒氾濫的直接誘因。

鈴木此言一出,連日本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紛紛在其Twitter底下狂噴,讓他抓緊辭職。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也出面否定了鈴木的說法。

疫情三年,中國訪日遊客的數量斷崖式下跌,但日本梅毒患者卻創歷史新高。

鈴木之前的說法也不攻自破!

那日本梅毒為何氾濫呢?

那日本梅毒為何氾濫呢?

首先,在了解梅毒氾濫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梅毒。

梅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性傳播疾病,目前已知的宿主只有人類,離開人類之後很快便無法存活。

梅毒最早是在美洲大陸被發現,在幾百年前的醫療條件下,患上梅毒只有等死的份。

隨著航海大發現以及奴隸貿易的興起,梅毒被歐洲人帶出了美洲,開始在全球傳播。

在青黴素沒被發現之前,梅毒的致死率那是相當高。

身患梅毒的名人也數不勝數,比如舒伯特、梵高、貝多芬等等,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尋一下。

梅毒感染後主要分為三期症狀。

梅毒感染後主要分為三期症狀

梅毒一期的時候,感染部分會出現一個小硬塊潰瘍,也叫硬下疳,摸上去好像鼻尖的硬度,不痛不癢。

這一期去做梅毒的血清學測試,會出現陽性。

如果此時沒注意,不治療的話,這個硬下疳會在4-6周後自然消失,也沒有痕跡。

很多人會以為這個病已經自愈,所以不當回事。

這也是梅毒一期會被很多人忽略的原因。

當梅毒繼續發展,進入第二期的時候,會在手腳乃至全身出現梅毒紅斑,也會讓人有發燒倦怠感。

如果這個時候繼續放任不管,進入三期梅毒,就會發生骨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經梅毒等情況。

像貝多芬之所以失聰,瞎子阿炳之所以失明,據推測都是因為梅毒已經發展到了第三期。

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梅毒是可以通過懷孕生產傳染給胎兒的。

很多胎兒的梅毒在母體中就通過血液傳播,不會出現一期硬下疳的症狀,而是直接到二期梅毒,會造成嚴重的內臟損害。

多數胎兒可能會出現死亡的情況。

因為梅毒是性傳播疾病,所以傳播方式自然與性脫不開關係。

眾所周知,日本的性產業相當發達,人們對於性的開放程度也非常高。

於是就有很多不安寂寞的人,開發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玩法」。

在今年11月9日,日本媒體就報道了一個新聞。

日本警方打掉了一個組織賣淫的團伙

日本警方打掉了一個組織賣淫的團伙。

團伙的5名核心成員,在新大久保車站附近租了一個民宿。

他們招募了10名年齡在20-53歲之間的女性,主打的項目就是「亂交派對」。

這10名「女職員」也非常賣力,一個月就辦了15場派對。

每次女嘉賓就這10名,男嘉賓隨機換人!

男女比例經常是5:1,甚至6:1。

這讓人不禁感嘆,日本人每天西裝領帶、彬彬有禮的背後,原來玩的是「很黃很暴力」。

當然,這在日本也不算什麼新鮮事。

當然,這在日本也不算什麼新鮮事

今年6月,日本自衛隊的一名官員就顯得更有實力,組織了一場120餘人規模的淫亂派對。

選址也非常考究,找了濱名湖景區一個偏僻的度假屋,一群人在裡面放飛自我,他們覺得也不會被人發現。

以上所說的,都是日本媒體報道過的,至於那些沒有曝光的小規模事件,那就更不計其數了。

亂交派對雖然亂,好歹還是在男女之間。

如今,隨著日本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同性之間傳播梅毒的案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這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新宿二丁目

這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新宿二丁目。

那是日本最有名的「男同志區」,路上隨處可見各種GAY BAR,可以說是男同的天堂。

因為同性的關係,情到深處的不少人往往會進行沒有保護的性行為。

而且一名男性有多名同性性伴侶的情況,在業內也是非常常見。

更有甚者,在與異性有婚姻戀愛關係的同時,也有同性伴侶,這樣的風險可想而知。

前面說到的亂交派對,同性性行為畢竟還算小眾。

下面要說的「パパ活(爸爸活)」,才是梅毒氾濫最有可能的原因!

日語「爸爸活」的意思相當於我們中文裡的「找乾爹」。

指的就是日本一些年輕女性與一些年長的、事業有成的男性之間以陪吃飯唱歌的名義進行約會。

男性會給年輕的女性一些「零花錢」。

男性會給年輕的女性一些「零花錢」

一開始,雙方的約會非常正常,就是簡單地吃吃飯、唱唱歌、看看電影而已。

一名年輕女性往往會有多名金主爸爸,一個月掙個幾十萬日元非常輕鬆。

後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發現這錢真好賺,紛紛加入進來。

行業也開始「內捲」起來,單純的陪吃陪喝已經不能滿足。

漸漸的,就有了「肉體交易」。

尤其是疫情出現的這幾年,一開始緊急狀態的時候,日本合法的風俗業因為營業時間的問題遭遇衝擊。

有超過30萬的風俗行業從業者面臨失業的危機。

這就讓很多「專業人員」被迫「下海」,開始找乾爹。

尤其是現在社群網路異常發達,打開Twitter簡單搜尋,就能發現不少「線上找活」的女孩。

佳子就是這樣的女孩

佳子就是這樣的女孩。

從鄉下來到東京上大學,高昂的學費、生活費,讓她不得不打2份工。

一個是在遊樂園兼職,一個是做陪酒女。

疫情肆虐初期,她同時失去了2份工作,佳子一下子傻了眼,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生活還要繼續,於是她就在網上找起了「爸爸活」的工作。

佳子的收費非常合理,只是單純的吃飯,一個小時就能有5000日元,還有2000日元的交通費。

當然也有想要發生性關係的男人,至於價格,那就看雙方聊得投機與否了。

只要能同時找好幾個乾爹,輕輕鬆鬆便能賺到女職員1個月的收入。

有人會想,既然之前就在風月場所上班,現線上下接私活,乾的都是一個事。

那為何梅毒患者會增加呢?

原因之前我們寫過的風俗業相關文章也曾提過。

日本大部分風俗行業都是有非常嚴格的行規。

可以「真槍實彈」的店非常有限,而且安全措施很到位。

想要在店內上班,女員工需要強制性地進行每月體檢。

AV行業同樣如此,很多AV女優不敢線上下亂找男朋友,就是怕染上性病,影響事業。

正因為有每月定期的體檢,所以如果有人得了像梅毒這樣的性病,才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和治療。

不會造成大面積感染。

而線下接私活則完全靠自己把握,甚至有人明知自己有性病,還要發生關係。

這樣不安全的性行為,傳播性病的風險就很大。

雖然日本梅毒人數突破歷史新高,但實際上,日本仍然是個性病小國。

而根據日本2019年的資料,梅毒發病率不到5.26/10萬人,這個數字在全世界並不算特別高。

日本性病發生很少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首先是完善的性病調查制度。

以梅毒為例,梅毒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而且經常會出現假自愈的情況。

如果只是通過表現出來的症狀懷疑是否染病,比較難以判斷。

在日本,人們可以在保健所免費進行血液檢查,診斷效率高。

而且醫院必須將診斷患者記錄在案,方便統計觀察梅毒患者的人數。

其次就是對醫療教育的普及非常全面。

其次就是對醫療教育的普及非常全面

日本人對於性衛生及防護工作非常看重,從孩子上中學階段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讓他們在最青春懵懂、容易衝動的年齡,就開始學會保護自己。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不會對性閉口不談。

因此日本也是保護措施覆蓋率非常好的國家。

已婚女性在性生活中採用安全措施的比例也有43.1%。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定期體檢的普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定期體檢的普及

早發現,早治療,在日本,很多人都有定期體檢的習慣。

年輕的女性都有專項的乳腺癌、宮頸癌等檢查。

正是在這樣的措施下,國民身體健康的很多風險,可以及時地篩查出來。

相關文章

75歲的老乾媽,能走出中年危機嗎?

75歲的老乾媽,能走出中年危機嗎?

留給老乾媽的時間,不多了。 正解局(ID:zhengjieclub)出品 貴州人愛喝酒,遂有茅臺;貴州人愛吃辣,故有老乾媽。 茅臺自然不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