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8月18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28405例,累計確診6574110例,新增死亡112例,累計死亡113022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8月15日,塔利班佔領阿富汗首都後,不少專家開始擔憂2015年的歐洲難民危機是否會再次上演?是否接收阿富汗難民,這個問題對歐盟來說有點微妙。

根據聯合國人權高專辦資料,由於戰爭衝突,今年年初至今已有超過55萬阿富汗人離開故土。雖然塔利班佔領阿富汗首都後,目前還只有少量平民逃亡阿富汗鄰國,但局勢仍在迅速變化。很難估計潛在的阿富汗難民會有多少。
多國宣佈接收阿富汗難民
目前,已有多國宣佈接收阿富汗難民。
早在8月13日,加拿大就宣佈將接收安置2萬名阿富汗人,主要是為加拿大駐阿軍隊工作過的阿富汗人及其家人。
8月16日,美國宣佈將用於安置阿富汗難民的緊急資金上限從7月計劃的1億美元提高到5億美元。17日,美國國防部宣佈準備接待2萬至2.2萬持特殊類移民簽證(SIV簽證)或正等待審批的阿富汗人及其家屬。(根據2009年參照伊拉克移民所設立的簽證項目,曾經為美國政府或北約工作的翻譯和其他平民可以獲得SIV簽證。)

▲ 8月15日,640名阿富汗人擠在一架從喀布爾國際機場起飛的美國空軍C-17運輸機裡,遠遠超過了機組人員原本打算運送的人數。(法新社圖)
8月17日,英國內政部宣佈,英國承諾在未來數年共接收2萬名阿富汗人赴英定居。根據緊急出臺的有關安置計劃,英國承諾在計劃啟動的第一年內接收5000名阿富汗人,包括婦女、女童以及其他弱勢群體。聲明說,將確保每個申請者都經過嚴格審查,以避免危害英國國家安全。
歐盟擔憂難民潮
接收難民仍是歐盟十分敏感的話題。2015年的難民危機仍歷歷在目,當年共有約150萬難民湧入歐洲大陸,其中大多為敘利亞難民。難民潮不僅使歐洲社會、經濟、政治多方面遭受重大沖擊,也使得歐盟反恐形勢更趨複雜。
18日,歐洲議會議長薩索利表示:「歐盟有責任接收阿富汗難民。」他呼籲各成員國就「平等分配難民數額」達成一致。
不過,就歐盟各成員國目前表態來看,要達成一致,並非易事。

▲ 在塔利班攻佔阿富汗首都前,歐盟委員會曾預估將有50萬難民離開阿富汗,但否認會造成新一輪難民危機。圖為17日,阿富汗塔利班成員在喀布爾街頭向小販購物。(新華社圖)
巴黎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Mathieu Tardis認為,歐盟成員國對接收難民問題三緘其口,主要因為各成員國未能就歐洲庇護和移民政策改革達成一致,未能調配各國接收能力。而且先前的難民危機帶來的分歧還沒能解決,沒人願意重新點燃爭端。因此,從目前來看,歐盟沒有開放邊境接收阿富汗難民的意願,特別是對於進入歐盟的門戶國家,如希臘。希臘移民和庇護部部長米塔拉希表示:「我們不會也不能成為難民試圖進入歐盟的門戶。」
法國地緣政治學家Pascal Boniface分析說:「塔利班控制著邊界,他們現在有了對歐洲人施加壓力的籌碼。」

▲ 2019年在歐洲申請庇護的難民中阿富汗人是第二多,僅次於敘利亞。圖為17日,阿富汗塔利班成員在喀布爾街頭。(新華社圖)
法、德希望阿富汗鄰國留住難民
面對阿富汗「變天」,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都表示,歐洲目前的重點是以人道主義援助的形式為阿富汗提供支援,此外,將對願意接收難民的阿富汗鄰國提供支持,如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
8月16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全國電視講話上表示,「歐洲無法獨自面對當前局勢造成的後果」,將和德國等歐洲國家一起採取行動,預防「大規模的非正常移民潮及其相伴的各種走私活動」,立即制定強有力的、協調統一的應對辦法,並希望「與巴基斯坦、土耳其或伊朗等國建立合作」。

▲ 馬克龍18日在推特上表示,200名為法國工作或受到威脅的阿富汗人已撤離喀布爾。(推特截圖)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將有控制地接收難民,並尋求區域解決方案來接收阿富汗難民。
目前,德國計劃撤離約1萬阿富汗人。總理默克爾16日解釋說將給幫助過德國的人一個希望,包括2500名直接為德國軍隊工作的阿富汗人及其家屬,以及在發展援助部門或非政府組織工作過的阿富汗人。
此外,除了受迫害威脅的阿富汗人,德國政府將不會接收其他阿富汗難民。

▲ 今年7月,兩名阿富汗男子涉嫌殺害並肢解其34歲的姐姐而被柏林警方逮捕,殺人動機竟只因無法接受姐姐的西方式生活。這一案件在德國引起轟動,也使得德國在是否接收阿富汗難民問題上變得更敏感。(網路配圖)
德國基民盟主席、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強調,「2015年的錯誤不應重演」,人道主義援助應該優先在阿富汗當地提供,並拒絕針對德國接收阿富汗難民做出承諾。拉舍特稱,聯合國難民署和其他正在阿富汗各地提供援助的機構在給予難民支持時,應該以「不會讓難民首先選擇動身前來歐洲和德國」為前提。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肖爾茨表示:「我們首先應確保難民能在阿富汗鄰國留下,並擁有一個有保障的未來,比如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

▲ 為防止大量難民湧入,土耳其正緊急在與伊朗的邊境地帶修建隔離牆。目前,伊朗已經接收了超過 350 萬阿富汗難民,而土耳其則有大約 360 萬敘利亞難民。因此,土伊兩國同樣擔憂面臨新一輪難民潮。(推特截圖)
目前,歐盟尚未達成統一決定。18日週三,歐盟各成員國內政部長將緊急開會商討相關議題。
法國多名市長宣佈已準備好接待難民
馬克龍關於預防大規模難民潮的表態引發不少左派政治人物的批評。17日,一些左派市長紛紛表示,已做好準備迎接阿富汗難民。
已宣佈參加明年法國大選的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也表示支持聯合國呼籲,準備好歡迎阿富汗難民並避免驅逐。
里昂市長Grégory Doucet在推特上表示里昂將響應法國的人道主義責任,並準備好接待阿富汗難民。


格勒諾布爾市市長Eric Piolle批評馬克龍「是法國的恥辱」,認為法國必須遵守其國際承諾,千萬別像馬克龍希望的那樣區分好的和不好的難民。
此外,馬賽、克萊蒙費朗、貝桑松、斯特拉斯堡、圖爾、南希等市長都宣佈準備接待阿富汗難民。
相反,尼斯和佩皮尼昂市長已明確表示不會接收阿富汗難民。
(歐洲時報/週週 編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