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因資不抵債在48小時內倒閉後,3月10日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該訊息令市場震驚。就在7日,矽谷銀行剛宣佈「連續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國最佳銀行榜單」。矽谷銀行是誰,是怎麼破產的,是否會引發金融市場海嘯,儲戶能拿回錢嗎?本文將為讀者梳理這一事件的一些關鍵問題。
矽谷銀行是誰?

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的商業銀行,成立於1983年,在加利福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擁有17家分行。該銀行主要服務於科技、生命科學、清潔技術、食品和農業等行業的企業和投資者,是這些行業的領先金融機構之一。
矽谷銀行提供商業貸款、創業投資、信託和交易服務等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該銀行還在美國、英國、中國和以色列等地設有分支機構,服務於全球客戶。
截至2022年底,矽谷銀行總資產約為209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為1754億美元。
矽谷銀行如何在48小時內倒閉的
一句話來說,銀行關閉的原因是「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
8日,穆迪下調了矽谷銀行金融集團及其銀行子公司矽谷銀行的評級。評級下調後,矽谷銀行金融集團和矽谷銀行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變為「負面」。
矽谷銀行當天宣佈籌集22.5億美元資金,以彌補債券投資虧損。這觸發市場信心,客戶紛紛提取存款。
9日,投資者和儲戶試圖從矽谷銀行提取420億美元,使該銀行的現金餘額跌至負9.58億美元。這是10多年來美國最大的銀行擠兌之一。同時,其母公司矽谷銀行金融集團的股票價格在9日暴跌超過60%,10日暴跌68%,進入停牌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據彭博社11日報道,在矽谷銀行披露大規模虧損不到兩週前,矽谷銀行執行長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根據一項交易計劃賣出了360萬美元公司股票。
10日,該行股價在盤前再跌六成後停牌。美國政府介入,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宣佈關閉矽谷銀行,並移交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
破產原因是什麼?
據美聯社報道,作為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是科技行業、初創企業和科技工作者之間的主要金融渠道。但恰恰是與科技行業的聯繫加劇了它的麻煩。科技股在過去18個月受到重創,整個行業都在裁員,風投資金也一直在下降。
與此同時,該銀行受到了美聯儲對抗通脹,以及一系列激進加息以冷卻經濟做法的沉重打擊。隨著美聯儲提高基準利率,總體穩定的債券價值開始下跌。這通常不是問題,但當儲戶變得焦慮並開始取款時,銀行有時不得不在這些債券到期之前,出售這些債券以彌補資金外流。
這正是矽谷銀行所遭遇的情況,該銀行不得不出售210億美元的高流動性資產,來彌補突然的提款,而那筆交易虧損了18億美元。但這一訊息徹底暴露了這家銀行的困境。
破產前幾小時給員工發年終獎 引發儲戶不滿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在矽谷銀行於當地時間3月10日爆雷並被政府破產接管前的幾個小時,矽谷銀行的員工們收到了年終獎。
員工們說,這筆收入是他們完成2022年工作的年終獎。銀行破產前幾天,已在走程序。
據CNBC報道,儘管這筆獎金的數額到底是多少還不清楚,但來自美國招聘資訊網站Glassdoor.com的資訊顯示,該銀行一年發給員工和高管的獎金大約在1萬多美元到10多萬美元。其中初級的助理崗為1.27萬美元一年(約為8.29萬元),常務經理14萬美元一年(約為96.7萬)。
2018年,矽谷銀行已是美國所有上市銀行中薪資最高的一家。美國彭博社當年的資料顯示,該銀行在2018年支付給員工的年薪平均為25萬美元(按當時匯率算大約為160萬)。
據知情人士透露,矽谷銀行往年也是在3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發放這筆獎金。只是今年發獎金的日子剛好與爆雷的日子重合了。截至去年底,該銀行共有8528名員工。
矽谷銀行在臨近爆雷前還不忘給自己人發獎金的做法,引起了一些美國儲戶們的不滿。
目前,已經接管矽谷銀行的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拒絕就此事置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據彭博社11日報道,在矽谷銀行披露大規模虧損不到兩週前,矽谷銀行執行長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根據一項交易計劃賣出了360萬美元公司股票。
儲戶能拿回錢嗎?

圖片來源:美國財政部官網
美國財政部、聯儲局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12日晚間發表聯合聲明指,正採取果斷行動,以增強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並向矽谷銀行存戶保證,可以在13日週一取回所有存款。
上週末,美聯儲宣佈推出一項名為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 BTFP) 的緊急融資工具,將向抵押美國國債、機構債務、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MBS) 和其他合格資產的銀行提供最長一年的貸款。
這項緊急救濟措施經過了美聯儲理事會一致批准。美聯儲表示,BTFP的規模足夠大,能夠覆蓋所有未投保(高於25萬美元)的存款。
三家機構在聯合聲明中還表示,另一家面臨流動性危機的銀行Signature Bank也已經被紐約金融服務局接管,所有存款人都將得到全額補償。
美國財長耶倫稱,政府不擬紓困矽谷銀行,不會重蹈2008年金融海嘯覆轍,但將專注於滿足儲戶需求;矽谷銀行倒閉不會有骨牌效應,全美銀行系統很安全,資本充足。
有其他銀行會步其後塵嗎?

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矽谷銀行出事後,許多人擔心會出現銀行倒閉潮的骨牌效應;一些分析師也開始查看銀行的財務狀況,篩選出較為脆弱的銀行。
3月12日,美國財政部以存在系統性風險為由關閉總部設在紐約州的「標誌銀行」。該銀行是加密貨幣公司的主要融資來源之一。
業內人士是排除投行後,分析總資產至少為100億元的銀行,從FactSet研究108家銀行,將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再除以總營運資產,列出下列10間可能步矽谷銀行後塵的銀行名單,包括:Customers Bancorp (CUBI-US)、第一共和銀行 (First Republic Bank) (FRC-US)、Sandy Spring Bancorp (SASR-US)、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 (NYCB-US)、First Foundation (FFWM-US)、Ally Financial (ALLY-US)、Dime Community Bancshares (DCOM-US)、Pacific Premier Bancorp (PPBI-US)、Prosperity Bancshares (PB-US)、Columbia Financial (CLBK-US)。
一些分析師發現,第一共和銀行與矽谷銀行類似,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估計價值)與資產負債表價值(實際價值)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不過,第一共和銀行發出聲明呼籲存戶及投資者不必擔心,因為存款是安全的,公司存款基礎雄厚且來源非常多元化,只有約4%的存款與科技行業相關。
業內聲音: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成員Hagerty13日表示,矽谷銀行破產一事要歸咎於管理不善和監管不力;銀行應該專注於核心業務,而不是ESG(環境、社會和管理);儲戶希望從聯邦政府官員口中聽到明確的溝通意向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ETF組副主管兼基金經理萬瓊認為,矽谷銀行危機更多是其自身問題所致,風險由該區域性銀行傳導至大型銀行的可能性較低,頭部銀行仍持續受益於利率抬升和廣泛多元的客戶群。其次,SVB及區域銀行在美國銀行債板塊的佔比約6%,佔比美國投資級板塊比重僅1.5%,對於整體大型頭部銀行債券的傳染性影響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