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新疆首批出口馬來西亞的新梅,從伽師縣發車。標誌著新疆新梅出口實現「零突破」,成為新疆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助力「疆果出國」的又一新舉措。
喀什臺記者吳玉鳳: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伽師新梅出口馬來西亞的首發儀式現場,在我身後這些冷鏈車已經整裝待發了,這些冷鏈車裡裝載著價值80萬元,重達20噸的伽師新梅,這些伽師新梅將通過深圳口岸出口到馬來西亞。
伽師縣是國內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新梅產銷基地,目前,伽師縣種植新梅面積佔全國的40%、產量佔全國的60%。
伽師縣委副書記王東紀:伽師縣種植新梅 45萬畝,今年掛果36萬畝,預計產量23萬噸,僅新梅一項帶動人均增收 5650元,新梅已成為伽師縣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今後,我們爭取將新梅納入《中國藥食同源目錄》,開展藥食同源新產品研發,在高端加工上力求新突破,打造伽師新梅百億級產業集群式發展。
不斷成長的新梅產業,吸引眾多企業集聚。2021年,伽師縣中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伽師縣落戶,2022年5月在喀什海關和伽師縣委縣政府的專業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完成了5個鄉鎮13個村共7397畝新梅出境果園和出境包裝廠的註冊備案,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溯源管理體系和質量標準。
伽師縣中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彭琬婷:第一批發運後我們還會陸續通過冷藏車,將伽師新梅運至深圳口岸,再通過海運方式運到馬來西亞,全程約15天左右,預計9月初結束產地這邊的出口加工。未來伽師中荔,仍將以新梅的標準化基地建設、倉儲服務、國內外銷售做為重點,積極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助力伽師新梅走向全世界。
為更好助力新梅走向國際市場,喀什海關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海關」方式,對出境水果果園、水果包裝廠的申請註冊條件、辦理程序進行全程「線上辦理+線下指導」,並通過企業協調員機制,選派業務骨幹幫扶指導企業在種植、加工、包裝、儲運、出口等各環節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管理自控體系,嚴格落實產品源頭管控,加強新梅田間管理、開展病蟲害防治和有害生物監測,提升產品質量,保障出口新梅優「鮮」出口。
喀什海關稽查處處長王峰:為促進喀什地區優質地產農產品出口,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我們喀什海關結合本地農產品產業發展現狀,實施「一業一策」「一企一策」 幫扶政策,深入田間地頭幫助出口企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質量管理體系,解讀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備案申請條件、辦理程序等相關優惠政策。
來源 | 喀什全媒體記者 姜永輝 吳玉鳳 伽師縣融媒體中心 劉磊 周旋 通訊員 戈名傑、王峰 米開熱木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