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應為中國製定新的貿易戰略,旨在減少對中國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依賴。」根據路透社報道,這是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綠黨)在接受採訪時說的。

哈貝克補充:「中國仍然是受歡迎的貿易伙伴,但德國不允許北京採取保護主義扭曲競爭,也不會因為擔心失去市場從而避免對中國侵犯人權的現象提出批評,我們不能再允許德國受到勒索。」
路透社指出,這是哈貝克首次明確表示對華強硬路線正在轉化為現實的政策。德國經濟部正在制定一系列措施削弱中國市場對德國企業的吸引力。
「由於關鍵行業嚴重依賴中國,目前來看雖然不太可能發生。但如果中國市場關閉了。我們就會遇到極為棘手的問題。因此德國必須向新的貿易伙伴和地區開放。經濟部正在為醞釀中的新對華戰略提供更多諮詢和建議。這一點上來看德國不再那麼天真了。」哈貝克解釋道。
哈貝克雖然沒有詳細介紹新的措施,但德國媒體普遍認為,一系列措施的中心點無非就是拒絕對在中國經營的公司提供國家投資和出口信貸擔保。
這些投資擔保有助於促進對外貿易,用於保護德國公司在新興國家的投資,在公司被徵用或是違反有約束力的承諾時生效。簡而言之,聯邦政府通過國家投資和出口信貸擔保保護德國公司的出口業務免受經濟和政治風險的影響。
據經濟部統計,去年新承擔的投資擔保額度為26億歐元。
今年五月,聯邦政府首次拒絕了包括大眾汽車在內的四份在新疆地區經營的德國公司的投資擔保。理由是當地的人權狀況。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像是預知未來似的,上週五就在北京表示:「我們希望德國對中國採取務實和理性的經濟政策。為中德互利合作注入正能量,而不是舉起石頭,砸在自己的腳上。德國拒絕對在中國經營的公司提供國家投資和出口擔保是非常荒謬的。」
此外,哈貝克還表示將對中國對歐洲的投資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特別是對歐洲基建的投資。
哈貝克說道:「歐洲不應支持中國有關‘一帶一路’的倡議。該倡議的目的是收購歐洲的戰略基礎設施並對貿易政策施加影響。」
哈貝克還特別提到了中遠海運入股漢堡「福地」(Tollerort)碼頭的收購案。表示他傾向於不允許這樁收購案通過。

去年9月,中國集裝箱碼頭運營商中遠海運計劃以6500萬歐元,收購漢堡「福地」碼頭35%的股份。但這項交易需得到德國政府的首肯。
目前來看,經濟部對此表示反對,但總理府傾向於尋找解決方案。
雖然哈貝克領銜的經濟部態度強硬。但德國經濟界對此相當不滿。
漢堡港務集團市場總監馬特恩(Axel Mattern)就認為:「政府如果拒絕這樁收購案。不僅對漢堡港,甚至對整個德國都是一場災難。讓中國人參與港口的運營不是危險,而是一個巨大收穫,特別是中遠海運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