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值得警惕。
正解局(ID:zhengjieclub)出品
前不久,日本參議院通過了2023財年預算案。
其中,防衛預算為6.82萬億日元(約合3478億元),比上個財年增長了26%,創歷史新高。

外媒報道日本再次上調2023年防衛預算
不過,增長的1.4萬億日元(約合713億元)預算主要是用來採購美國的無人機以及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導彈。
同時,還包括原計劃採購的F-35戰機以及新型防空、反艦導彈等武器裝備。

日本兵力部署示意圖
雖然日本提升軍費預算,購買美國武器裝備等舉動,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不出意料地都招致了「窮兵黷武,妄圖走二戰老路」的指責,但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才是日本人不願說出來的「痛」。
因為日本自衛隊的老齡化問題太嚴重了。

日本自衛隊的老齡化究竟有多嚴重?
用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話來說,現在「放眼望去都是灰頭白髮」。

這可不是我們在杜撰,而是這條新聞的原話
這篇文章中,選了一個無論從體力還是裝備都屬於精英的兵種「傘兵」,來進行舉例。
傘兵屬於「特種作戰」兵種,對士兵的體能要求十分嚴重,尤其高空跳傘,士兵的心臟功能更是必須優於常人。
那麼你猜,在體能要求極度苛刻的傘兵兵種中,日本自衛隊成員的最高年齡是多少?
答案是51歲!
《華爾街日報》這篇報道發表於2018年,那位被採訪的老兵自1986年加入傘兵部隊,已經連續跳了32年的傘。

採訪時,他正在準備自己的第133次跳傘
而且在採訪中,這位日本老兵還說,只要自己願意,還能一直跳下去,自衛隊也十分歡迎。
《華爾街日報》還介紹說,在自衛隊的傘兵部隊裡,50歲的老兵遠不只被採訪者一位,還有其他很多人,但是相比於年輕士兵,老兵普遍都攜帶著額外裝備——緩解肌肉痠痛的噴霧。
事實上,根據調查,日本自衛隊目前41歲以上的人佔比高達37%,也就是10個人裡面大概有4個人都是41歲以上的老兵;25歲及以下的人只佔到21%,也就是1/5稍多一點。
《華爾街日報》還特意拿美軍做了比較,做了一份對比圖。

圖中黑色條塊代表的就是41歲及以上老兵所佔的比例
從圖中不難看出,相比於日本自衛隊,美軍41歲以上的軍人佔比約9%,佔比還不到1/10;25歲以下的有44%,接近總人數的一半。
不知道5年過去了,這位日本老兵還有沒有繼續跳下去?
日本老兵年過五旬還在當傘兵,或許有熱愛工作的因素,但關鍵還是因為自衛隊的工資比較高。
眾所周知,日本人加入日本自衛隊很像進公司上班,作息時間不僅是「朝九晚五」,還能和企業一樣享受正常節假日。

日本自衛隊員很像在公司上班的職員,同樣有「朝九晚五」,還有節假日
只要「入職」,自衛隊員每月就可以有21.5萬日元(將近1.1萬元)的工資。
收入穩定不說,平時還有不少補貼和獎勵,夏季時大約發9萬日元(約4583元),冬季時會發35萬日元(約為1.7萬元)。
服役四年後,還能一次性拿到150萬日元(約為7.6萬元)補貼。
50歲以上的自衛隊員工資更高,基本月薪就達到50萬日元(約合2.5萬元),這還沒算上其他福利和補貼。
像傘兵這樣的特殊兵種,每月還有額外的「特種補貼」、「跳傘補貼」等收入。
這樣算下來,那位老兵的待遇已經遠超社會上同齡人的工資了。

日本自衛隊「老兵」收入遠超社會上的同齡人
截止到2022年,50-60歲日本人的平均工資為49萬日元(約合2.4萬);這個年齡段的退休老人收入僅為16萬日元(約合8147元)。
而且,自衛隊這份工資「旱澇保收」,不受經濟波動的影響,每月到時間就可以領錢。
不過,在日本自衛隊中,老兵「當道」以及超過平均水平的收入,折射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自衛隊實在招不到人了。

一直以來,日本自衛隊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招不到人。
原因首先是日本自衛隊自己不爭氣,各類負面新聞層出不窮。
這些年,日本自衛隊新兵被霸凌、內外勾結盜竊軍用物資、集體性犯罪、組織淫亂派對牟利等相關醜聞屢上頭條,嚴重影響了年輕人參軍的積極性。

日媒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員因為販賣色情片被捕

日媒報道,日本自衛隊員監守自盜

日媒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軍官因酒後性騷擾女性被捕
不過最讓年輕人望而卻步的,是自衛隊的伙食實在太差,甚至還吃不飽。
前不久,日本航空自衛隊一座基地曾因為晒出所謂的「營養均衡餐」而遭到群嘲,被日本網民吐槽像「監獄餐」,有人還嘲諷,「搞不好分量還沒有監獄的多。」

被嘲笑的日本航空自衛隊所謂的「營養均衡餐」
甚至,日本自衛隊還有因為食物分配過少,隊員吃不飽而去多拿食物,然後被處分的情況。
2021年,隸屬於陸上自衛隊中部航空隊的一名26歲三等陸尉,因為被同事揭發「非勤務時間去食堂蹭飯」,結果受到停職12個月的處分。
根據日媒報道,這位蹭飯的軍官在大約一年時間,在沒有執勤的時間內,前後「蹭吃了114頓晚飯」,加起來大約價值41000日元(約合2093元)。

因為被指控食堂「蹭飯114次」,日本自衛官被停職12個月
這位軍官承認「蹭飯」指控屬實,但因為自己平時太忙,沒空做晚飯,這才做出違規蹭吃的事情。
這事件在日本引發很大爭議,因為停職12個月,基本就是逼著當事人主動辭職,其嚴重程度僅次於「懲戒退職(開除)」。
有些日本網民覺得處分雖然很重,但自衛隊是個講紀律原則的地方,違反紀律就該受到處罰。
但還有不少網民覺得這位「蹭飯小哥」有些冤枉,畢竟作為軍官,保證其吃飽飯是自衛隊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還有熟悉自衛隊內部食堂情況的自衛隊成員為其鳴冤,因為自衛隊食堂居然至今還在實行早已落後於時代的老做法:如果自衛隊成員想在食堂裡吃飯,得提前一個月手寫報告,食堂再根據申請計劃做飯。

日本自衛隊某駐地食堂的餐食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浪費糧食」,還可以精準控制配菜。
但被處分的那位「蹭飯小哥」隸屬航空隊,無法像普通自衛隊員那樣在正常時間吃飯,更沒法預計自己一個月後是不是能趕在食堂營業時間內去食堂吃飯。
在同一年,還有一位隸屬於航空救難團飛行群那霸救難隊的三等空佐,因為在食堂多拿了一點麵包和納豆,受到了停職10天的處罰。
關鍵是這件事發生在2年前,他造成的「損失」換算一下不到10元,卻依然被翻了「舊賬」。
不只是伙食,就連自衛隊廁所裡的衛生紙,也勸退了不少年輕人。
2019年,剛離任的日本前衛相河野太郎調侃:「如果要是投票決定購買F35戰鬥機還是購買衛生紙,那麼我還是覺得應該先購買衛生紙。」
原因是他在任期間,發現許多自衛隊的廁所裡連衛生紙都沒有(也不知道是否是他在上廁所時發現),他因此大為惱火。
在自衛隊,像衛生紙等公共用品都有定額,用完就得自己掏錢。

自衛隊衛生紙用完配額後,甚至需要隊員自費購入
這些問題看似是日本自衛隊管理嚴格,但讓自己的自衛隊成員連飯都「吃不飽」,還屢受「委屈」,這樣的新聞出現後,自然讓本來打算參軍的年輕人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如今的日本社會,想當兵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2022年,日本防衛省原打算招募9245名自衛隊官兵,但實際只招募了約4300人,新兵短缺情況是2009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日本經濟新聞》稱,「自2009年展開相關統計以來,自衛隊每年的新兵招募完成率基本在80%以上,但2018年為72%」。
但事實上,從2014年開始,日本自衛隊每年的徵兵指標都沒能完成,2018年只徵募到了目標人數的72%,這幾年更是每況愈下。
根據日本防衛省統計,受日本出生率連續下滑的影響,日本18-26歲的參軍適齡人群已從1994年的1700萬減少到現在的1050萬,而且自衛隊官兵的流失率很高,其中超過80%的人只願意服役1-2個任期。
原因也很簡單,自衛隊待遇再好,年輕人退役後還是要進公司上班。
但日本企業講究論資排輩,先進入公司的就會成為前輩,不論工資還是資歷都比後入的要高。
顯然,參加自衛隊總體看下來,不是很划算。

日本徵兵曾經有很多二次元的元素,目的就是為吸引宅男加入
日本自衛隊也知道這個情況,早期靠二次元的卡通美女徵兵圖難以再吸引年輕人,於是他們又想辦法在油管上開闢專門的徵兵頻道。
但是主題不是「徵兵」,而是Lifehack(生活管理術),嗯,就是教授生活技能的意思。

日本自衛隊的徵兵宣傳主題之一,內容主要是展示軍旅生活中可以學到的生活技能或者求生本領
但即便這樣,招來的人依然難以滿足自衛隊的兵源需要,所以自衛隊只好年輕人不夠,其他人來湊。
比如2018年的時候,自衛隊將新隊員的年齡上限,從26歲提高到了32歲,這是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調整。
這也使得自衛隊到處是40歲以上的「大叔」,50歲以上的人也不少,60歲以上的人未來也只會多,不會少。
對於年紀大的「老兵」,自衛隊還算體貼,基本都安排在體力要求少,可能更需要經驗的崗位,也很少讓他們參加體力訓練。
因為實在是沒辦法。
日本現在60歲以上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3,65歲以上也佔到了超過1/4……當社會中平均每三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60歲以上老年人的時候,這個國家軍事力量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日本自衛隊還想到去擴充女性隊伍,同時計劃在2030年,女兵比例能從現在的6.5%提高到9%。
二戰期間,因為日軍不會讓女性成為戰鬥部隊的軍官,所以國內抗日神劇才出現「女大佐」之類的笑話。

日本自衛隊正逐漸提升女兵的比例
甚至在自衛隊成立以後,女性也只能承擔護理和行政之類的非作戰工作。
但近年來,自衛隊女隊員已經被允許開戰鬥機、坦克,甚至擔任某些兵種的指揮官,這個過去抗日神劇裡的「笑話」已經成為現實。
還有一點必須指出,未來的戰爭不再是比誰的人多,而是比拼雙方的綜合作戰能力。
這也是近年來,日本自衛隊的軍費重點往一些智慧化武器裝備傾斜的原因。
客觀上說,日本自衛隊的整體年齡是偏大,但大量老兵的存在,也使自衛隊職業化程度更高,這些人操控武器也更為熟練,自衛隊的綜合作戰能力未必減弱。

2022年11月,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試射了最新型的「標準」-3 BlockIIA反導攔截彈。
正因如此,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僅看到日方兵力不足的層面。
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