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4月14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137342例,累計確診27447427例,新增死亡151例,累計死亡143910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於4月10日舉行,滿任總統、「共和國前進黨」(LREM)候選人馬克龍與極右翼國民聯盟(RN)候選人勒龐勝出,二人將在4月24日的第二輪投票中對決。但一些法國大學生對這一結果非常不滿意,他們於14日佔領了索邦大學、巴黎政治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NS Paris)以示抗議。
此外,南特大學校長卡琳娜·貝爾諾(Carine Bernault)13日向全校師生致信,呼籲在第二輪投票中抵制勒龐引發爭議。
01「不要馬克龍,也不要勒龐!」
「不要馬克龍,也不要勒龐」「革命是義務」「索邦被佔領」……自本週二12日以來,巴黎、南錫和蘭斯等多地大學生佔領校園,表達對大選首輪投票結果的失望和不滿之情。
「索邦屬於誰?索邦屬於我們!」數百名學生14日聚集巴黎一大(先賢祠-索邦大學)校區前,揭露第二輪馬克龍和勒龐對決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14日,數百學生聚集在索邦大學前進行抗議。(Twitter圖)
面對被防暴警察封鎖的校園,校外的示威學生高喊「索邦,索邦,反法西斯」「對勒龐和馬克龍說不」「讓我們進去」等口號。



▲學生與警察發生衝突。(CNews新聞臺、法新社圖)

▲學生代表在索邦大學前發表講話。(Twitter圖)
民調機構Ipsos-Sopra Steria的調查顯示,42%的18-24歲年輕人沒有給首輪選舉投票,在18-34歲青年群體中得票率最高(18-24歲34%,25-34歲31%)正是極左「不屈的法蘭西黨」(LFI)候選人梅朗雄。
據《費加羅報》報道,14日上午,巴黎一大(先賢祠-索邦大學)校園被300-400名學生佔領。在被佔領的校區,記者是不受歡迎的群體。「放下你的攝像機,混蛋!」一名學生對《費加羅報》記者罵道。


▲佔領索邦大學的學生高喊反法西斯口號。(Twitter圖)
在巴黎一大的教學樓上,學生們掛出「索邦被佔領,抵制馬克龍、勒龐和他們的世界」橫幅。

▲學生在教學樓掛出「索邦被佔領,抵制馬克龍、勒龐和他們的世界」的橫幅。(法新社圖)
當天下午13時30分左右,防暴警察開始驅趕集會學生,引發人群騷亂,一些被催淚彈燻紅眼的年輕人高唱「所有人都討厭警察」。另一些在校園內的大學生則朝窗外投擲垃圾桶、滅火器、水瓶甚至桌椅等。
19歲的巴黎一大學生Tiphaine向記者表示,校方13日晚9點發郵件通知說,所有課程改為線上教學至本週六16日。
「我希望佔領學校的學生是真的為了選舉,而不是想逃掉期末考試。最讓我不舒服的是,他們辱罵候選人,比如‘馬克龍仇外’之類的。」這名政治學本科一年級學生說道。
02「馬克龍,讓位給梅朗雄!」
巴黎政治學院也被對首輪選舉結果不滿的大學生佔領,現場打出「馬克龍,辭職!把你的位子讓給梅朗雄!」「對極右說不」「拒絕我們的大學裡有法西斯」「聖日耳曼在燃燒,馬克龍和勒龐站中央」「反法西斯女性主義者」「對氣候不作為說不」等各種標語口號。

▲巴黎政治學院遭抗議學生封鎖。(法新社圖)

▲學生用垃圾桶堵住學校入口。(Twitter圖)

▲坐在校門前的抗議學生(Twitter圖)
法國最大的學生聯合會法國學生聯盟(UNEF)代表用擴音器喊道:「不能把勒龐和馬克龍相提並論,勒龐種族歧視且仇外。」另一名學生接著說:「不能指望馬克龍趕走極右,我們必須走上街頭。」
在位於巴黎十四區的巴黎高師校區,教學樓窗外打出紅色標語「年輕人造反,學校被佔領」。
「我們行動的目的是重塑大學,讓年輕人的聲音出現在兩位候選人的辯論裡。」可持續世界科學專業本科生Martin Labat向法新社表示:「我們很怕他們不認真對待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話題,比如種族歧視、伊斯蘭恐懼症、性別歧視、氣候問題等等」。
03「我們的未來被偷走」
索邦大學英語碩士生Clémence向法新社記者表示:「馬克龍和勒龐,一點也不能代表我們。兩個人半斤八兩,我們不想再在鼠疫和霍亂中做選擇。我們很擔心氣候、貧困和政治環境。」
哲學系碩士生Eli抱怨說:「我們將迎來過度自由主義或法西斯的5年。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真是糟糕透頂。這屆選舉被偷走了,我們的未來也被偷走了,所以我們要抗議。」
佔領校區的索邦大學學生表示解釋說,目的不是要強迫給哪個候選人投票,而是要行動起來,讓候選人在第二輪投票前的辯輪裡聽到年輕人的聲音。他們認為馬克龍和勒龐的競選綱領都是「倒退要挾」。

▲索邦大學抗議學生。(CNews新聞臺圖)
索邦大學哲學系學生Clara向《世界報》表示,自10日(第一輪投票)以來,自己一直感到憤懣不平,「抵制(極右)應該是第一輪投票就該做的事」。她稱將在第二輪投票中棄權。Clara說,自己一些支持「法蘭西不屈黨」的同學因為用梅朗雄的競選海報遮蓋勒龐的競選海報,被警察拘留了10個小時。「這算什麼民主?警察這麼做我們還能相信這樣的民主嗎?」她氣憤質疑。
同為索邦大學學生的Julien也表示,希望大規模棄權讓選舉失去合法性。「我會根據最後的民調做決定,如果勒龐真的可能會勝選,那我就會給馬克龍投票,雖然這是違心的一票……」Julien認為,馬克龍和勒龐的競選綱領有很多共同點,尤其是移民政策,「馬克龍的移民政策有濃重的極右色彩」。
文學系大學生Camille則對年輕人棄權表示擔憂。「不能光想等到立法選舉的時候翻盤。勒龐、澤穆爾和杜蓬-埃尼昂(3名極右候選人)加起來得票率已經32%,年輕人不能不行動。」雖然不情願,但Camille還是下了決心:「我會給馬克龍投票,哭著投。」

▲抗議學生把門拆下來抵住索邦大學校門。(Twitter圖)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Université PSL)可持續世界科學本科生Jules指出,自馬克龍上任以來,大學生就「被逐出政治和媒體舞臺」。
自11日起,Jules就與六十多名學生一起,日夜「守護」巴黎高師Jourdan校區。「我們對本次總統競選的方式感到憎惡,對於環保問題,既沒有辯論也沒有媒體報道。環保協會的態度很明確:無論馬克龍還是勒龐的競選綱領,都無法讓法國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聯合國氣候專家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Giec)的報告說,要扭轉碳排放量曲線只剩下3年時間,我們不能再這樣浪費5年。」Jules強調說。
在馬克龍曾學習過的巴黎政治學院,150名學生佔領了校區,並打出「這裡沒有法西斯的位置」「對極右說不」等橫幅。學生們紛紛表示,無法從馬克龍和勒龐裡選出一人「抵制環保和社會危機」。在他們看來,這兩名候選人都「置(年輕人的)未來於危險中」。
「馬克龍和勒龐都對我們所關注的社會、環保、女權和種族歧視問題視而不見。我們不能也不願意再忍受5年的過度自由主義或專制民族主義。」學生們在一份聲明中寫道。
04南特大學校長呼籲抵制勒龐引爭議
法國CNEWS新聞臺報道,南特大學校長卡琳娜·貝爾諾(Carine Bernault)13日向全校師生致信,呼籲在第二輪投票中抵制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
「鑑於投票結果的重要性,我向你們發出這條不尋常但必要的資訊。歧視、排斥、自我封閉絕不是解決辦法。差別是一種財富,異見是大學的本質。因為大學的根本受到了威脅,我鄭重呼籲你們在4月24日的投票中抵制極右翼,也就是國民聯盟。無論投票結果如何,你們都可以相信我會致力捍衛我們的價值。」

▲南特大學校長卡琳娜·貝爾諾(《20分鐘報》圖)
對於校長的這封郵件,大學生們各有各的想法。一名外語專業的學生表示:「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見解,我不認為給誰投票應受到掌權者意見的影響,這失去了中立性。」
而另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則支持校長的做法:「我認為表明立場是對的,而且這不過只是(校長的)個人意見而已。」
不過,貝爾諾校長的郵件引發了右派政客的強烈批評。
「光復!(Reconquête !)」黨發言人Sébastien Pilard發推文控訴說,這封郵件是「重大錯誤,校長應該被開除」。
大西洋盧瓦爾省(Loire Atlantique)青年共和黨(LR)負責人Axel Casenave也批評說:「大學校長們在政治問題上接連失控……靜默義務呢?對大學生觀點的尊重呢?」
國民聯盟代理主席Jordan Bardella在Twitter上指責貝爾諾校長「犯下重大錯誤」:「南特大學校長表明立場違反了她所在職位要求的中立原則,是重大錯誤。大學生們有理由感到憤慨。別讓馬克龍的朋友影響你們的投票!」
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公共法教授Serge Slama向《費加羅報》表示,作為大學教授,貝爾納毫無疑問有言論自由權。大學教師可以在公共辯論中站隊,比如在媒體上發表公開信呼籲投票給梅朗雄。但問題是,貝爾納不僅是大學教授,還是大學校長。這個職位讓她代表大學,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中立。她的觀點不一定是全體教職員工的觀點。Serge Slama指出,貝爾納校長不一定犯了「重大錯誤」,但這種做法確實「有一些模稜兩可」。
事實上,除了南特大學貝爾納校長,法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France Universités)也在4月12日發佈的一則聲明中呼籲投票給馬克龍,抵制勒龐代表的極端主義。

▲民調機構Harris Interactive為 CNews 電視臺和Europe 1電臺所做的調查顯示,在第一輪投票中,18-24歲年輕人中18%投票給勒龐,24.3%投給馬克龍。
05多家工會、組織號召大遊行,對極右說不
據法新社14日報道,在人權聯盟(LDH)、勞工總會(CGT)和法官工會等多家工會和機構的號召下,本週六16日,法國各地將舉行數十場遊行集會,對極右翼說不。
據悉,遊行的中心思想將是「抵制極右翼及其觀點,不讓勒龐進愛麗舍宮」。
人權聯盟官網發佈的聲明寫道:「拒絕勒龐,是阻止毀滅我們日夜捍衛的法治國家和社會團結的民主共和國社會計劃的降臨;是揭露對最脆弱、最貧困、婦女、LGBTI及外國人群體帶來沉重打擊的欺騙性競選綱領。」
法國律師工會,農民聯合會,Fage、FSE、MNL、Unef等大學生組織,Solidaires工會,樂施會、綠色和平、地球之友等無政府組織,Attac協會、住房權協會(DAL)、FCPE家長聯合會,以及反種族主義協會MRAP和 SOS Racisme等多個組織簽署了這份聲明。
(歐洲時報/ 原野 編譯報道)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