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學校塌房了 | 美國大學塌房合集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TD北美留學進化論

ID:testdaily

作者:枚青

最近,娛樂圈地震不斷,當紅明星塌房的一個接一個。人品不行,佔用公共資源,私用特權,還有各種寫出來可能會被屏的東西,是全沾了一遍,可真刑啊!

不過,誰說只有明星會塌房?連學術名聲極佳,是多少同學夢中情校的美國大學,醜聞也是不斷爆出,而且一件比一件勁爆。當然,塌房方式千千萬,醜聞只是其中一種,許多學校也有其他不太光彩的地方,能讓學子們心跳驟停。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捋一捋美國大學的花樣塌房。

「排名醜聞」

這大概是今年美國大學最常見的塌房形式之一了。隨著留學圈頂流哥倫比亞大學爆出排名資料造假醜聞之後,哥大的排名狂掉至18名,本就不低的含水量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說實話,哥大所謂」塌房「的技術門檻並不低,只不過在遞交給US News的報告中,宣稱全校教職員工100%都擁有Ph.D或者終身學位罷了。

更諷刺的是,今年6月,

更諷刺的是,今年6月,哥大正式宣佈退出今年的US News排名,也算是正面回應了「吹哨人」Thaddeus 教授2月份在他的網站上發表的 21 頁的小作文對排名提出的質疑——然而US News還是從教育部門和一些美國高校資料中心處得到了哥大的資料,弄出來了這個18的排名。

但是明顯,US News今年掌握的資料是不充分的,雖然哥大不至於第2,但是18的排名未免還是低了,也不知道算不算是US News的一種懲罰。排名醜聞,彷彿明星們的殭屍粉打榜沖銷量,在美國大學中屢見不鮮。

今年不久前,賓大就有學生在校報The Daily Pennsylvanian上發表文章稱,賓大在提供給US News的師生比資料方面,只統計了本科生的人數,從而降低了師生比。

賓大學生指責學校提供錯誤資料

賓大學生指責學校提供錯誤資料

去年,天普大學商學院的一位前院長因為在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間使用欺詐性資料來提高學校的全國排名和增加收入,被判有罪;2019年,五所大學也被爆出同樣的排名資料有誤,連口碑一向不錯的UC Berkeley也存在問題;五年前,南加州大學因為教育學院相關的資料不準確,U.S. News 將其從排名中撤出。

前南加州大學體育管理員Donna Heinel

收了超過 130 萬美元的賄賂

排名確實是提高學校聲望最有效率的一個途徑,但這也意味著許多美國大學向排名彙報的部門,只需要稍微操縱幾個數字,就能取得肉眼可見的」進步」

一旦被榜單們掛上黑名單,就看得出大學們確實是「急了」,這塌房塌得可是徹徹底底。以後再和別人提起塌房大學的排名,對方肯定表面誇誇,實際心裡os:「哦,就是那個造假的。」

錄取醜聞

錄取醜聞

比起包裝自身,打造「人設」之外,最能讓夢校形象塌房的,莫過於知道其實有的人,一出生,就在普通的同學們念念想要攀登的頂點。

就在9月15日,南加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前院長承認了接受洛杉磯市議員 Mark Ridley-Thomas 的行賄。為了讓這位議員的兒子獲得帶薪教授職位,她收下了10萬美金的賄賂。

此外,議員還提出為南加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提供財政支持,以填補學院數百萬美元的預算赤字。而前院長承諾給他的兒子提供全額學費獎學金,以及帶薪教授職位。

更窒息的是,這兒子要入學的原因,竟然是面臨性騷擾指控,不得不從州議會辭職,而南加大剛好成了他的跳板……不敢想象一旦事成,社會工作學院的學生碰到了這樣的教授會發生什麼。

南加大因為錄取相關的負面訊息塌房,已經不是一次。美國史上牽涉最廣、行事最大膽的錄取醜聞,也和南加大有關。2019年,聯邦檢察官對50人提出指控,這些人多多少少都參與了行賄,把自家孩子買進頂尖藤校。

其中,南加州大學的運動項目高管唐娜·海內爾(Donna Heinel)和男女水球隊教練約萬·瓦維奇(Jovan Vavic)都捲入其中。據聯邦檢察官稱,海內爾受賄130多萬美元,瓦維奇受賄約25萬美元。

不過這一次史上最大美國大學全體塌房事件,牽扯的也不止南加大。從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到維克森林,再到喬治城,甚至耶魯,這些頂尖高校的體育教練都被控收下數百萬美元,將根本不會某項運動的學生認定為高水平運動員,然後將他們錄取。

好傢伙,這就是傳說中的」全員惡人「吧。

這件事,也在2019年被拍成紀錄片:Operation Varsity Blues: 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ndal,成了不少留學生片單上常看常新的典中典。

然而大學們也努力為自己辯護:比如南加大,就堅稱自己在錄取醜聞中也是受害者,招生官員並不知道學生的成就是通過不正當渠道獲得;同時,大學也極力譴責個別利用特權把不合格的申請者塞進校園的人。

去異國求學的留學生們,無非是相信美國大學錄取的標準會更加公平,更加全面;但個別熱門頂尖大學不斷爆出的錄取醜聞操作,很難不勸退。

校友塌房

比起學校本身塌房來,校友的塌房可能對學校形象的影響並不算大。然而,對本身就名氣就不大或者留學圈外不了解的學校來說,這個「塌房校友」的標籤,就會牢牢地和學校綁定在一起。

這時候,被沾上的學子們只能破口大罵「晦氣」,順便跨個賽博火盆。

坐擁不少明星校友的柏克萊就是這樣的例子。經常被打上「王力宏母校」、「王源、歐陽娜娜母校」的標籤的它,在明星的拉踩大戰中總免不了要被踩一腳。

今年王力宏史詩級塌房之後,柏克萊本就常常被誤解的名聲,更是無緣無故招了很多口水。再早一點的時候的爽子事件爆出後,一時間也有大批的營銷號扒出爽子的男友張恆的身世,並宣稱他就讀的俄亥俄州立大學(OSU)是野雞大學,從而立足張恆的草根人設。OSU就好像在街上散步,突然讓人踢了一腳。

跨個火盆

這裡也要說明,校友學校要分離,校友塌房不完全代表學校塌房。不要因為一兩顆老鼠屎就否定整個學校的學術水平啊!這是無良營銷號才幹得出來的事!

「錄取率暴跌」

愛上一所學校,不僅是因為它超強的專業實力、豐富的資源,更是因為它友好的錄取率。在藤校相繼把錄取率往5%以下壓的時候,總有那麼幾所小天使,比如UCSD, UCI, UCD還有曾經的紐大,會慷慨地對被拒麻了的大家伸出手。

但是今年,許多2026er們都感覺被背刺到了。往年包容開放,從不嫌棄同學們某一方面稍微有些不足的學校們紛紛叛逆起來,拒信滿天飛。

比如曾經的大眾情人紐大,如今早就已經高攀不起。從2020年到2022年,紐大的錄取率逐年下跌,從15%一直掉到12%,SAT中位數卻在逐年攀升。

比如一直對國際生算友好的UCI, UCD和UCSD,國際學生錄取率也在逐年下降。今年UCI的國際生錄取人數直接比2020年狂降4000人,UCSD則狂降7000人!而大家也要知道,UC系統的申請人數可是一年比一年多,再看看一年比一年少的錄取學生,這房算是塌得差不多了!

校園事故

校園事故

留學生最擔心的關於美國校園的事情,大概就是安全了。誰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讀書呢?然而,也有很多大學並非學術實力不強,而是因為校園周邊的犯罪率令人難以接受,而痛失學生。

去年,芝加哥大學中國留學生遇害的訊息震驚了整個留學圈。隨之而來的那個申請季,不少收到了芝加哥大學offer的同學們最終都沒有選擇入讀。

芝加哥大學同學自發紀念遇害學生

芝加哥大學同學自發紀念遇害學生

可見,大學要是在校園安全方面塌房,影響有多大。其他治安令人擔憂的學校還有南加大,猶他大學,UCLA,UCSB, 以及因為章瑩穎案破圈,以一種不太光彩的方式讓留學圈外的人得知的UIUC……

而在UCSB,每10000名學生當中就有20.4起暴力案件,122.6起財產犯罪。

UCLA更是重量級,

UCLA更是重量級,每10000名學生當中就有20起暴力犯罪,183起財產犯罪。南加大和猶他大學,則都發生過震驚國內外的中國留學生遇害事件。這樣慘烈的「塌房」,每每在新聞裡出現,都加強了家長們對於「美國很危險」的刻板印象。

「學費上漲」

每年上交學費的時候,就是各個大學的大型脫粉現場。就算是球賽場上、排名公佈時校魂拉滿的留學生們,看著portal上長長的賬單,也免不了產生問候本校校長祖宗十八代的衝動;私立學校更是如此。

今年,全美的大學幾乎全漲了學費。波士頓大學今年的學費增長了4.25%,為14年以來最高;USC的學費漲了5%,直接到了$63,468;雪城大學管理層也投票通過了4.5%漲幅的學費增加。

再看全美,2023年私立學校的平均學費已經到了$44,433,比2018年足足漲了6000刀。和10年前相比,私立大學的學雜費上漲了 134%,公立大學的州外學雜費上漲了 141%;公立大學的州內學雜費增長最快,增長了 175%。而和前一年相比,今年全美大學的費用增加了1%到3%左右。百分比看似不高,但對於學費本就高昂的私立學校來說,真的是一次次在挑戰貧窮留學生錢包的底線。

啥也別說了,上不起學,房也塌了。

「寫在最後」

「寫在最後」

美國大學並不是完美的,不少留學生也早就習慣了自家大學塌房,畢竟學校一大,什麼事都出。但是,也不能因為個別人的濫用特權和大環境下等等不可抗力因素,就全盤否定學校教育的價值。還是希望各位留學生,能客觀理性地看待大學負面訊息,不要一概而論。

但是如果自身權益確實因為大學做的不足之處受到損害,也要勇敢站出來發聲!畢竟,大學也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組成的。

你的大學曾「塌房」過嗎?你有因此「脫粉」「路轉黑」嗎?歡迎評論區討論~

相關文章

世界首富馬斯克,陷在愛的漩渦裡

世界首富馬斯克,陷在愛的漩渦裡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看天下實驗室 ID:vistaedulab 「考慮到他對人類的巨大影響力,每個人都希望他早日找到真愛。 「胡說八道!謝...

我在史丹佛的100個小時

我在史丹佛的100個小時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穀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 作者:Eric 最近美國大學排名頻頻爆出造假,也讓許多人開始反思: 我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