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西坡
8月3日,《商丘日報》發佈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全域人員賦碼管理通知》。通知顯示,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經民權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現對民權縣全域人員賦碼管理,其中綠洲街道、南華街道、北關鎮、王橋鎮、老顏集鄉、白雲寺鎮、野崗鎮等7個高風險區人員賦紅碼管理,伯黨鄉、花園鄉、胡集鄉、人和鎮、雙塔鎮、孫六鎮、王莊寨鎮、林七鄉、褚廟鄉、莊子鎮、程莊鎮、龍塘鎮等12個中風險區人員賦黃碼管理。
目前,民權疫情形勢嚴峻,8天感染超170例。
可是,給全域人員賦紅碼、黃碼,真的合理合規合法嗎?
眾所周知,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健康碼關係著每個人行走的權利、活動的空間,甚至會在心理上造成人與人的阻隔。
民權的疫情雖然嚴重,但並不是沒有過比它更嚴重的地方。其他地方為什麼沒有采取全域人員賦碼的辦法?是想不到嗎,還是權衡之後放棄了?
第九版防控方案發布之後,專家們紛紛表示,精準防控將有據可依,「層層加碼」「一刀切」將成為往事。我雖然不太敢相信,但當時也逐字逐句讀過這份方案,發現方案裡有兩個關鍵點:
一、高風險區原則上以居住小區(村)為單位劃定;
二、只有高風險區可以採取「足不出戶」管控措施。
如果這兩點可以有效落實,確實可以杜絕「層層加碼」「一刀切」。可是很遺憾的是,第九版防控方案發布後,有些地方還是出現了「全域足不出戶」的管控措施,而未見糾正,彷彿新版方案不存在一樣。





眼睜睜的,「全縣足不出戶」幾乎成了標準做法。但是因為採取這些措施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在網路上根本激不起什麼浪花。
我寫過幾篇呼籲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文章,應者寥寥,似乎就我一個人拿它當回事。那些此前為新版方案叫好的專家去哪裡了呢?
現在民權縣給全縣人員統一賦碼,是一個「壯舉」,更是開了一個先河。接下來,又會有其他什麼「壯舉」出來呢?
據百度百科,民權縣始建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取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的「民權」而得名。多麼有含義的一個縣名。
我們之所以關注要民權,是因為我們雖然不是民權人,但我們跟民權人共享著同一種碼。
在網上看到一個「民權加油」的短視訊,顯示許多農村的房子都被從外面綁上了鐵絲,配音慷慨激昂:「這一根根鐵絲,凝聚著無數的智慧和汗水。」不知道是不是反諷。



不要忘了,我們都是有碼的人。我們不跟碼較真,碼就會跟我們較真。我們退一步,碼就會進一步。
民權的「全員賦碼」壯舉,是否經得起追問,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