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黨「國民聯盟」請願拒絕大量接收阿富汗難民!10萬在法阿富汗人過得怎樣?

法國8月18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22319例,累計確診6620402例,新增死亡83例,累計死亡113265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法國國防部8月20日宣佈,截至週四(19日),已有466人從阿富汗順利撤回法國。就在不少左派市長宣佈準備好接收阿富汗難民之際,20日,法國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發起請願,要求拒絕大規模接收阿富汗難民,並認為那些左派市長「將同胞置於危險之中」。

Franceinfo相關報道截圖

▲ Franceinfo相關報道截圖

其實,自2018年以來,阿富汗人已成為獲得法國庇護居留最多的群體。法國內政部的資料顯示,目前法國境內持有合法居留證的阿富汗人約有45000人。這些阿富汗移民在法國生活如何?塔利班建國,在法阿富汗人怎麼看?

馬克龍在推特上發了一張法國軍人抱著一名孩子走下飛機的照片,並寫道,這是法國的榮譽歡迎。自8月15日法

▲ 馬克龍在推特上發了一張法國軍人抱著一名孩子走下飛機的照片,並寫道,這是法國的榮譽。歡迎。自8月15日法國啟動「APAGAN」撤離計劃以來,位於阿聯酋的Al-Dhafra法國空軍基地已派出40個撤僑航班。(推特截圖)

約10萬阿富汗人在法國

法國《世界報》報道,1980年至2010年間,法國每年接收100至200名阿富汗人,2011至2014年增長到400至700人。

隨著各國從阿富汗撤軍以及敘利亞戰亂,歐洲迎來第一批阿富汗難民潮,但主要目的地國為德國、瑞典和挪威。自2018年起,《都柏林協定》下的歐盟出現了內部難民潮:一些難民在被接收國家拒絕後,紛紛前往法國等其他國家提交第二次庇護申請。

▲ 就在西方國家從阿富汗撤僑之際,成千上萬的阿富汗人湧向喀布爾機場,希望離開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記者Asaad Hanna在現場看到,有母親將嬰兒拋過喀布爾機場隔離鐵絲網,希望對面的英/美士兵帶孩子離開阿富汗。但英、美官方已明確表示,不會將與家人分離的嬰孩單獨撤離。(推特截圖)

自2018年以來,阿富汗人已成為獲得法國庇護居留最多的群體。據悉,法國難民和無國籍人保護局(Ofpra)每年收到一萬多份阿富汗難民庇護申請(只有8%來自女性申請人),2018年5500阿富汗人獲得法國難民居留,2019年6244人,2020年7494人(佔2020年法國接收難民總數的四分之一)。

2020年底,全法共有34902名受Ofpra庇護的阿富汗人(其中僅13%為女性)

法國內政部的資料顯示,目前法國境內持有合法居留證的阿富汗人約有45000人。法阿友好協會(Afrane)主席Etienne Gille估計,約有10萬阿富汗人分散在全法各地,主要集中在巴黎大區等大城市。

馬克龍18日在推特上晒出,為法國工作或受到威脅的阿富汗人撤離喀布爾的照片(推特截圖)

▲ 馬克龍18日在推特上晒出,為法國工作或受到威脅的阿富汗人撤離喀布爾的照片。(推特截圖)

年輕且文化水平不高

資料顯示,2020年申請法國庇護的阿富汗人平均年紀27歲。而在法國去年接收387名無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中,其中167名是阿富汗人。

Rahimi Siftallah就曾是這些未成年難民中的一員。2016年,15歲的Rahimi隻身來到巴黎,現在他成為了一名電工,也有了自己的住所。而他的4個朋友,15天前剛剛抵達巴黎,目前只能在街頭過夜。

法國移民與融入辦公室(OFII)主任Didier Leschi指出,阿富汗移民群體「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較低,通常不會讀寫母語,因此要融入法國社會、找到工作、實現獨立較為困難」。

36歲的Jan Kakar在巴黎法院做翻譯,他於2008年來到法國,2020年加入法國國籍。他表示:「會說一點法語的阿富汗移民去餐館幹活,不會說法語的,就去建築工地。」

文化差異造成融入困難

法國移民與融入辦公室(OFII)主任Didier Leschi指出,除了語言難關,文化差異也讓阿富汗移民的融入格外困難。「相比其他國家移民,阿富汗移民在學習法國社會規則,尤其是男女關係的問題上遇到的困難更大。前段時間,一名阿富汗人因為在地鐵摸女子胸部被判刑,他竟向法官解釋說,在OFII上課時沒有人告訴他不能這麼做!」

在法阿富汗人:「我們失去了母親」

塔利班建國,在法阿富汗人怎麼看?

「這幾天我就沒看到哪一個阿富汗人眼裡沒有淚水。」25歲的賈夫利Reza Jafari嘆道。賈夫利已在法國生活了11年,他是在法阿富汗人的非官方發言人。賈夫利說道:「連(阿富汗駐法國)大使都擁抱了我,以前他從來沒這麼做過。阿富汗人將祖國稱作‘第二個母親’,現在我們失去了母親。

位於巴黎18區La Chapelle街的Afghan Best Food餐館門口還懸掛著黑-紅-綠阿富汗前國旗,一名路人向店主笑著說道:「這國旗不對,該換新的了!」 店主阿馬努拉Amanullah Qudratullah迴應道:「我只認這面國旗。」

Afghan Best Food餐館(世界報圖)

▲ Afghan Best Food餐館(《世界報》圖)

2014年,阿馬努拉的父親死在塔利班的槍下,兩年後,汽車經銷商阿馬努拉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了法國。2019年,因為想念家鄉美食chapli 烤肉,阿馬努拉盤下一家印度快餐店,改做阿富汗風味餐廳。

記者觀察到,在Afghan Best Food餐館,印有一名女子畫像的冰箱貼是唯一的女性形象,餐館裡的客人清一色全是男性。

Afghan Best Food餐館內的客人清一色全是男的(世界報圖)

▲ Afghan Best Food餐館內的客人清一色全是男的。(《世界報》圖)

「團結是我們的唯一出路」

25歲的賈夫利Reza Jafari已在法國生活了11年,他是在法阿富汗人的非官方發言人。為了更好地將旅居法國的阿富汗移民團結到一起,賈夫利有意設立「阿富汗文化中心」:「我們還沒有自己的場地,暫借伊朗文化中心開展活動。不過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還沒有組織什麼大型活動。」賈夫利解釋說。

與很多國家一樣,阿富汗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數最多的為普什圖族,此外還有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哈扎拉族、土庫曼族等20多個民族。「在阿富汗,為了共同生活,大家相處還算和諧;但在法國,大家都是各過各的。」

賈夫利對此感到遺憾:「在法國,您去塔吉克族的協會,只能看到馬蘇德(阿富汗塔吉克族政治人物)的相片和呼羅珊旗幟(阿富汗塔吉克族欲成立的獨立國家)。哈扎拉族那邊也是一樣。分裂人民以更好的統治他們,這就是塔利班的計策,他們得逞了。」

賈夫利14歲就來到法國,現成為流浪在巴黎的阿富汗難民發言人(法國十字架報截圖)

▲ 賈夫利14歲就來到法國,現成為流浪在巴黎的阿富汗難民發言人。(法國《十字架報》截圖)

與其他協會負責人一樣,賈夫利也希望將在法阿富汗人團結凝聚到一起。

去年夏天,各民族協會聯合舉辦了阿富汗國慶日活動,原計劃500人參加,最終吸引了3000人。「這種活動可以更好地團結阿富汗人,團結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事情正在發生變化。」賈夫利對此充滿了信心。

(歐洲時報/ 原野 編譯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