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11月7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3645例,累計確診36927826例,新增死亡152例,累計死亡157429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法新社7日報道,正在埃及出席聯合國全球氣候峰會(COP27)的法國總統馬克宏,以「模範生」的姿態晒出歐洲和法國的成績單,要求美國等「歐洲以外的富國」作出應有的貢獻,賠償貧窮國家因氣候遭受的損失。另一方面,狠批會議是「漂綠」峰會而拒絕出席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透露自己明年或將隱退回歸校園。
01
馬克宏:只有歐洲在付出 其他富國也應掏錢
按照行程,馬克宏7日在發表講話後,還將出席一系列活動,會見對其「無作為」政策感到失望的環保人士,親自向他們解釋其氣候政績。

▲ 2022 年 11 月 7 日,在 COP27 氣候峰會期間,法國總統馬克宏(中)在埃及紅海度假城市沙姆沙伊赫會見了年輕的非洲人。(法新社圖)。
在峰會上,馬克宏表示,在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以及財政團結方面,歐洲和法國一直「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但「歐洲在付出」,馬克宏說,「歐洲是唯一在付出的」。他希望說服其他發達國家對貧窮國家進行財政補償。
他強調說,「必須向歐洲以外的富裕國家施壓,對他們說‘你們必須支付你們的一份額’」。他還補充說,要「打贏氣候戰」,必須要有美國和中國的參與進來。
報道指出,馬克宏並不只是在國際舞臺上侃侃而談,在法國國內也正在用實際行動表現決心——週二8日,愛麗舍宮將召見法國工業的排放大戶代表,敦促他們加快「去碳化」轉型。
此外,在出席氣候會議前夕,馬克宏還在Twitter賬戶上發佈視訊,稱這周要與法國人「玩環保問答遊戲」。他對著鏡頭說:「我向你們建議,如果你有與生態環境、氣候,交通,能源等相關的問題,直接向我提出你的問題,我會回答你。」

▲ 在出席氣候會議前夕,馬克宏還在Twitter賬戶上發佈視訊,稱這周要與法國人「玩環保問答遊戲」。(Twitter截圖)。
02
呼籲「補償」貧窮國家
馬克宏將對最貧窮國家因氣候變化所遭受「損失和損害」進行賠償的問題擺上了桌面,這個議題成為了本屆氣候峰會的焦點,同時也是最棘手的議題。
同時,馬克宏為氣候「財政團結」辯護時舉例稱,可以是像非洲綠色長城這類「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並非一定要成立新的基金,就像一些脆弱國家所要求的那樣。

▲ 聯合國全球氣候峰會(COP27)會場。(法新社圖)。
一直以來,脆弱國家要求成立一個專門的融資機制。但發達國家對此是十分牴觸的,認為氣候問題已經「足夠複雜」了。去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高收入國家就否決了建立損失和損害融資機構的提議,而是支持就融資問題展開新的三年對話。
2009年,發達國家曾承諾同意每年撥款1000億美元,資助發展中國家的減排和氣候適應項目。但根據經合組織的最新評估,2020年的計劃資助目標並沒有實現:當年分配給最脆弱國家的資金只有833億美元。
法新社稱,今年融資問題第一次被正式提上聯合國氣候會議的日程。眼下需籌措的已起碼數百億美元——巴基斯坦的洪災估計損失就已經達300億美元——數字肯定還會大幅攀升。
但今屆的氣候大會也不會做出實質性的決定,討論將持續至下一屆2024年的大會。
03
法國將「維持承擔份額」 懇請各自遵守承諾
南方國家越來越迫切地要求發達國家增加其財政支持,以使它們能夠應對全球變暖及其引發的破壞性影響。愛麗舍宮斷言,法國將會與貧窮國家和新興國家「探討救助問題」。9月底,馬克宏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中認為「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南北間契約」。

▲ 南方國家需要發達國家增加其財政支持,以使它們能夠應對全球變暖及其引發的破壞性影響。(法新社圖)
包括富裕國家去年承諾為應對氣候變化增加一倍資金在內的投入,均出現拖拖拉拉。法國「維持其承擔份額」,馬克宏承諾:在2025年之前,每年將動用60億美元,其中逾2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
因此,在COP27峰會上,巴黎首先打算懇請其他主要經濟體遵守各自承諾。在英國《衛報》(TheGuardian)4日刊發的一篇專欄文章中,馬克宏與塞內加爾總統兼非洲聯盟主席麥基·薩勒(Macky Sall)和荷蘭首相呂特一起堅持表示:「所有國家都應該儘快履行為氣候行動提供資金的承諾。」
法國還表示,就在多次峰會過程中成為南、北間最棘手主題之一進行磋商「持開放態度」:對因氣候變化造成無法恢復的「損失和創傷」的那些最脆弱國家進行經濟補償。
然而,在巴黎看來,按照南方國家的要求再推出新的便利措施並不一定會更「適合」。愛麗舍宮解釋道,法國一直在研究類似預警系統的「解決方案」,並強調「在其他基金中已經預留相關資金」。
04
瑞典環保少女或將隱退:把話筒交給真正有故事的人
法新社報道,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在瑞典通訊社(TT)週一7日發佈的訪談中透露,有意將「話筒」傳給其他更需要發聲的人,她自己或在明年隱退去上大學。

▲ 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吐露自己或在明年隱退去上大學。(法新社圖)
「我們應該傾聽受氣候危機影響最嚴重的人們講述他們的經歷,」19歲的通貝里在接受瑞典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是時候把話筒交給那些真正有故事可講的人。我們需要新的觀點。」
「說我們人類會自我適應,不必擔心未來是非常虛偽的。」通貝里批評說。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舉辦。通貝里此前已明確表示不會前往參加,因為在她看來,這些國際會議不過是在「漂綠」(greenwashing)。她還表示,在與各國領導人會面後,自己「更加悲觀」了。「這群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對氣候危機的)認知如此匱乏,讓人震驚。」
在談到對未來的計劃時,通貝里暗示自己或將隱退,去上大學。「如果現在就要我做出選擇,我會選繼續唸書,最好是學習與社會問題相關的專業。」
2018年8月,瑞典遭遇百年不遇的森林大火。通貝里選擇罷課並連續三週坐在瑞典議會大樓前抗議,強烈要求瑞典政府嚴格按照《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放。此後,她選擇每星期五定期罷課,並開啟「星期五為了未來」環保運動,要求政府就氣候變化採取更多行動。在她的影響和號召下,全球多國青少年參與了罷課和遊行活動。通貝里在短時間內「吸粉」無數,迅速成為走紅全球的「環保先鋒」。
(歐洲時報/ 原野 賈言 夏洛特編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