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了一下做媒體的感受(點選閱讀),朋友@second留言:
作為一個前媒體人或者說是前調查記者,是真正意義上的「前」,看到大家的留言,感覺大家已經忘了新聞真正的作用。我沒有絲毫責備的意思,我也快忘了。所謂天災人禍的報道,新聞人應該承載的,是去探究其真實發生的原因、被人掩蓋的真相、以及引以為戒的教訓。新聞是有意義的,新聞是一個社會不能缺席的,它應該能讓人銘記過往、它能讓人更好的面向未來。但是,我們現在的新聞,都不是新聞了;我們的記者,也早脫離記者的本質了。
我們聊了幾句,共同表示我們還算趕上了新聞行業最後的光,現在新入行的年輕人恐怕已經不知道新聞為何物了。
結果今天看到一段採訪視訊,更加驗證了這個感受。
這是一段視訊直播。一位年輕的男記者在地鐵車廂裡採訪一位阿姨。
記者:您是哪一站上車的?
阿姨:yangxi路(原諒我對上海不熟,不知道是哪個yangxi)
記者:什麼樣的心情啊現在是?
阿姨:坐地鐵今天特別高興。因為封了將近兩個月了吧。自從我出世到現在,還沒受過這樣的日子。被關在家裡啊,不能出去啊,天大的笑話。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當阿姨說到「封了將近兩個月了」的時候,記者手裡的話筒逐漸遠離阿姨,視訊裡傳來的聲音也越來越小。等阿姨說到「天大的笑話」的時候,話筒已經非常遠了。與此同時,鏡頭也迅速轉向,對準空蕩蕩的地鐵車廂。
大家看這三張圖:



看到這個視訊在微博上流傳,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載入新聞史的時刻。正好剛回憶過自己的媒體生涯,所以覺得這件事值得寫上一筆。
但是怎麼寫呢?我竟然有點同情這位出鏡的記者和沒有出鏡的攝影記者。
話筒和鏡頭已經表現出了足夠高的覺悟,但這個事件還是未能避免。我想,他們應該沒有接受過相應的培訓,沒人告訴他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但事情發生了,「天大的笑話」出來了。他們成為了焦點人物。不知道這起事件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會有何影響。
最讓人感到無奈的是,鏡頭沒有跟上話筒的反應,當話筒在遠離受採訪者的時候,鏡頭把這個過程忠實地記錄了下來,客觀上起到了出賣隊友的效果,讓整個事件的戲劇性大幅提升。
我這兩年的感受是,在這個已經不再生產新聞的新聞行業,不讓自己成為新聞,就算是新聞從業者最大的勝利了。
最後,建議給話筒頒發敬業獎,它已經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