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失敗,有些華人竟做出這種事!臉都丟盡了

「反正也不回來了, 最後再撈一筆!」

「回了國,這些賬單就和我沒關係了。」

這些想法,看上去有些可笑。

但不少人確實想過。

一些華人回國前,用多年積攢的信用,刷爆自己的信用卡,然後再逃回國內。

甚至,包括很多留學生。

部分華人回國前故意刷爆信用卡

部分華人回國前故意刷爆信用卡

順利畢業,簽證期將滿,許多華人準備踏上回家的旅途。

然而,有些人心裡想的,不是怎麼收拾行李,也不是怎麼買機票,而是怎麼刷爆自己的信用卡……

雖然不想承認,這已經不是個例,甚至成為了一種現象…

全球海外各個地方,都面對這個嚴峻的問題。

日本

日本

美國

美國

加拿大

加拿大

當然,也有澳洲的

當然,也有澳洲的

各大新聞網站也爭先報道了這件事。

不管是留學結束拿到畢業證,海外工作結束,還是家裡有了急事,決定回國。

抱著「老子走了,決不再見」的想法。

非要把事情做絕,就為了那幾千刀,搭上一輩子都不能

辦簽證的可能性。

做人為什麼要做得這種份上?

做人為什麼要做得這麼掉價?

而且,這些人居然完全不覺得自己在犯罪,明明在做違法的事情,卻在網路上公開地詢問解決辦法。

甚至在心底,還覺得自己的舉動聰明無敵,殊不知他們已和小偷強盜畫上了等號。

籤個手機再走?

籤個手機再走?

很多網友都表示刷爆信用卡這件事,「太正常了,無數人都會這樣做」…

彷彿走之前不撈一筆的話,簡直就賠大了…

雖然都是「撈一筆」,但是每個人用的招數很是不同。

而澳洲也有一些特殊的辦法,比如籤個手機再走……

在澳洲簽約手機,類似於手機的分期付款。

每個月按時交規定的話費,時間可能是一年、兩年或三年。

分期付款之後,這個手機就完全屬於你了。

而很多人就是鑽了這個空子……

我知道有的同學一定會問

我知道有的同學一定會問:

大部分回國的人都是簽證不足一年,怎麼能籤手機呢?

類似Vodafone和Optus的門店,對於顧客的資料是屬於抽查制,所以不是對於每一個要求籤手機的顧客,都需要所有的資料。

但是大部分的門店,為了防止被抽查到,都是要求顧客提供完整的資料。

但是有一些門店,為了業績,可能會網開一面。

那就是,開在city或者華人區的門店,他們為了方便服務,可能會降低要求……

在你們還在思考怎麼買得起瘋狂漲價的iphone13的時候,他們早已籤走一個「免費的」,深藏功與名…

此外,還有類似”欠錢不還先回國躲一躲」之類的變相撈錢法…

「沒拆過封,全新,超低價轉」

「沒拆過封,全新,超低價轉。」

不過,不要以為這些就是全部。

還有膽子更大的。

比起這些,那真可是大巫見小巫了。

中介倒賣,黑色產業鏈

在國外的小夥伴們,你們是否有過疑惑,有時會發現,連包裝都沒有打開的全新的真品,居然以低價出售?

居然以低價出售?

當然,肯定有一些是源於個人的原因。

但也有可能,是通過「特殊渠道」。

而之前的新聞就有報道一個真實的實例。

有一位來自廣東的同學,想買一臺膝上型電腦,在四處比價期間,有一個朋友給他好心介紹,說是有「特殊渠道」。

稱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心儀貨品,折扣為四折左右,也就是原本定價1000澳幣的膝上型電腦,現在四折才400澳幣!

整整便宜了600澳幣!

整整便宜了600澳幣!

且產品種類不侷限於電腦,出售的還有香水、化妝品、衣帽等,每件商品配有收據及原廠保證書,絕不可能是假貨或失竊贓物。

這個同學一聽,心臟跳得「砰砰」響,心中充滿疑問,可是這個價格實在是吸引人,很難打消念頭。

於是抵不過誘人的價格和甜言蜜語,去看了一看。

賣家是一位20多歲的華裔男子。

只見房子裡堆積了大大小小的各類全新產品,包括大螢幕電視、微波爐、電腦、相機、名牌錢包及香水等,連一些大型購物商場的禮品卡、連鎖餐廳的消費卡都有。

並且每件商品都有銷售單據和原廠保證書,全部從正規渠道購買。

而經過了解才發現,這些所謂的特殊渠道,無非是中國留學生結束本地學習後,用信用卡大量買入高價格物品、以超低價賣出,以此套取現金,之後便買單程機票飛回中國。

甚至形成了「產業」!

甚至形成了「產業」!

有些人在這裡看到了商機..

甚至專門去當了顧問。

這是一個來自洛杉磯華人論壇的事例。

透支信用卡是一種詐騙美國金融機構的方式,一些中國人眼看拿不到綠卡,就想開信用卡套現然後跑路。

而這些人並不懂得怎麼才能開更多的信用卡,於是出現了一批「中介」專門幫他們套現,為他們服務。

這個所謂的中介說,可以幫助他憑藉信用記錄最多可以透支20萬美金,事成之後一人一半。

然而,想開信用卡騙銀行錢的人想不到,他們也會被中介給騙了,等於是騙子遇到了騙子,中介只給了他5000美金,並且告訴他,出狀況了,你必須快點離開美國…

於是想著保命要緊的他趕緊去買了機票。

詭異的是,這名男子沒覺得自己是在犯罪,反而將這事放到網上……

他居然自己上網曝光了這件事!

在網上他發帖嚴厲聲討了該中介喪心病狂的騙錢行為!

所以說,這真的是一山比一山高。

回國前刷爆信用卡,這個小漏洞,甚至成為了有規模的詐騙行業了?

免費的午餐是最貴的

免費的午餐是最貴的

對於那些鑽漏洞,回國前刷爆信用卡的留學生。

只能說,「或許你很幸運,沒有被追究。」

根據專業律師介紹,很多華人的撈錢行為已經

涉欺詐銀行,是聯邦重罪,還涉及盜竊、詐騙等,至少5條以上的罪名。

更重要的是,銀行也會對這些詐騙者進行民事起訴,追討損失。

雖然澳洲和中國的引渡條約暫時擱淺,無法對他們進行逮捕和引渡。

但澳洲警方會對這些人發通緝令到所有與美國有引渡條約的國家,包括日本、歐洲大多數國家,當事人一旦去了這些國家,就有可能被逮捕後引渡受審。

而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個銀行可能在中國也開了分公司,記錄可能也存了檔。

所以說,逃是逃不過的。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恰恰相反,免費的都是最貴的。

首先,該類行為帶來的最致命的影響是,華人形象在這些海外商家的心中嚴重下降。

西方的大部分國家,都是信用至上。

由於太多華人鑽空子,無論是海外商家還是平民,都會對華人失去信任。

比如在美國,退貨已經沒那麼容易了,一些名牌店甚至對華人退貨作出種種限制。

這一切都是因為在打折季,中國代購會傾巢而出將打折商品幾乎買光,然而打折季結束之後便將沒賣出去的商品悉數退貨。

如此反覆之後,商家雖然沒有公開聲明,私下卻對華人退貨作出各種限制。

在日本,過去華人可以很輕鬆地簽到分期付款的手機,但如今商家則會百般審查你的身份,有時還會拒絕售賣。

而在澳洲,因為代購事業的火爆,澳媒更是直接用拼音發明了一個新詞

「daigou」!

「daigou」!

雖然大家都知道,代購生存很不容易。

但是因為中國人對奶粉的瘋狂購買,例如:有報道稱,墨爾本代購竟然大規模用卡車運奶粉。

澳洲媽媽買不到奶粉了,引起本地人的強烈不滿。

之前還特意為代購提出一個限制。

「不能買超過四罐的奶粉。」

還特意只寫了中文...

還特意只寫了中文…

並且掛在超市的每一個奶粉架子上..

印象結語

有無數句老古人留下來的名言警句。

「偷雞不成蝕把米」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古人總結的人生忠言,偏偏有人把這些都當作了耳旁風。

全部人的努力,卻由於少部分人的無知與愚昧,而成為了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