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12月20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71212例,累計確診38562952例,新增死亡130例,累計死亡160747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大巴黎地區交通網路發達是毋庸置疑的,巴黎城郊快線RER更號稱是「全歐洲最繁忙、最密集、最古老的鐵路網之一」。然而,由於施工、意外事故、罷工、可疑行李、缺少司機等原因,RER取消班列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讓上班族苦不堪言,一些人甚至因為交通問題辭職或搬家。但管理方卻表示,巴黎大區的郊區列車服務總體上「讓人滿意」。
01歐洲最繁忙、最古老的鐵路網
居住在巴黎市區,在郊區埃松省工作的路易斯面對法新社記者的提問,直言不諱的用「災難」形容巴黎城郊快線RER的狀況:「沒有理由的延誤,車次、終點站隨意更改,高峰時段經常需要等20分鐘才有一趟車。」路易斯有幾位同事甚至由於交通問題辭職,她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在考慮換工作。

▲ RATP工作人員幫擁擠的RER B線關門。(法新社圖)
RER大部分由法國鐵路公司SNCF運營,小部分由巴黎公交公司(RATP)運營,每天服務數百萬乘客。近年來,施工、意外、罷工、不明行李、缺少司機等情況越來越經常地導致取消班列,管理方低調地承認遭遇「運營困難」。
SNCF和RATP共同管理的B線準點率最低,今年前十個月僅為85.8%;其次是與B線在市區共用一段隧道的D線,準點率為87.2%。

▲ 今年9月,巴黎地鐵和郊區快線、小火車的準時情況。(《巴黎人報》截圖)
家住Seine-et-Marne,坐RER D線到埃松省Viry-Châtillon鎮上班的商人Idriss Djelaïd每天單程花費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早上6、7點鐘就要出門。因為車次經常延誤、取消,光是等車時間有時就要半小時。
SNCF通過名為Transilien的子公司運營巴黎郊區RER網路,這部分乘客佔據Transilien總客戶數量的70%。SNCF運營的RER線路佔全法國鐵路線路的10%,但車次達到全國總車次數的40%。因此,大巴黎RER號稱是「歐洲最繁忙、最密集、最古老的鐵路網之一」。
在埃松省Orangis-Bois de l’Epine車站,司莫正在為車站的資訊螢幕和設施拍照。他為SNCF的外包服務提供商工作,以確保為旅客提供的基礎設施正常運行。十年來他幾乎去過大巴黎所有的RER車站。司莫抱怨說:「我住在上塞納省Colombes,RER J線經常突然罷工……我覺得他們罷工很隨意。」
在距離巴黎市中心29公里的Grigny-Centre站,一個葡萄牙工人正在寒冷中等待 RER D,他是凡爾賽門展覽中心的清潔工。他抱怨道:「我得在上班時間前三小時出門」。
▲ 高峰時段的RER D線巴黎北站站。(法新社視訊截圖)
RATP的管理機構巴黎大區交通管理局(IDFM)Laurent Probst解釋說,D線正處於精簡線路的改革期中,所以不太穩定,「SNCF承諾90%的準點率沒有做到」。
Transilien的前經理Alain Krakovitch在關於大巴黎鐵路網路的著作《大都會列車》(Métropolitrain)中指出,RER D線於1987年設計的日運載量是20萬人次,如今已經超過三倍,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90萬。
除了現任運營商RATP和SNCF-Transilien,RER的管理和運營機構還包括IDFM(組織、補貼運營併為購買列車提供資金)、地方政府(規劃)、政府(保留決定權)、SNCF Réseau(控制大部分工程)、SNCF Gares&Connexions,以及中央和地區議員……這些機構有時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埃松省Boutigny-sur-Essonne市副市長Matthieu Delcambre指出:「我還記得IDFM的宣傳影片,人們悠閒地喝著茶,等待按時到達的列車。但現在,因為頻繁的延誤,換車的人需要奔跑。所以人們寧願開車,在公路上堵30-45分鐘,這也比不靠譜的公共交通強。」

▲ 堵成這樣好像開車也沒好到哪去?(法新社圖)
02「假如地獄存在,應該是RER B線這樣」
而在整個RER網路中,最令乘客怨聲載道的就是RER B線,年久失修,故障、延誤、人滿為患……。而它將在2024年巴黎奧運時肩負交通主幹線的任務,屆時它將是前往奧運游泳館和體操館、以及戴高樂機場的主要路線。
貫穿巴黎的B線連接著戴高樂機場、能容納8萬觀眾的法蘭西體育場(Stade de France),以及舉辦各種國際展覽會的維爾潘特展覽中心,以每天100萬人次排在全歐洲客流量線路的第二位,僅次於通達迪士尼樂園的RER A線。
B線北邊和南邊路段分別由SNCF和RATP運營。在整個大巴黎地區交通網路裡面,B線在準時方面長期墊底,特別是北邊部分,完全達不到管理方IDFM的要求。為此,SNCF和RATP還被IDFM罰錢,日後用來賠償給乘客。
「假如地獄真的存在,大概就是RER B線這樣的。」卡特琳(Catherine Laussucq)每天乘坐B線穿越巴黎,從北部近郊93省去到市中心第14區上班。她這樣通勤已整整30年,「沒有一天,我敢跟老闆說,今天開會不遲到。」「故障、停電、可疑行李、乘客不適……這樣的生活,對打工族真的太難了,能把人逼出病來。」

▲ RER B線官方Twitter對B線「正常」一天的解讀:有車運行,但需要做好班次延誤、被取消的準備。(Twitter截圖)
B線的設備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品,比接近退休年齡的卡特琳年輕不了多少。IDFM副主席德拉斯蒂裡(Grégoire de Lasteyrie)也承認,B線的翻新「急不容緩」。IDFM表示,已耗資25.6億歐元定做了146輛新一代列車,「預計2025年」交付。
另一方面,B線一直在進行現代化工程。但現在民眾質疑,B線的改造或許不在當局的「優先考慮」中。當因為施工需要部分站點臨時關閉,民眾出行受影響時,SNCF表示計劃是「提前2年」制定,「很難變更」。但是今年5月IDFM一聲令下,計劃說變就變,中止施工讓路給歐冠杯決賽或者Indochine演唱會。
而且,和B線工程同時進行的,還有新機場快線CDG Express的修建。民眾抱怨,「90%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在預定2026年底前建成的快線,剩餘的才是B線改造。而絕大部分通勤族「或許永遠不坐」機場快線,「月票也用不了」。
03SNCF:準點率「超90%」 乘客滿意度「接近80%」
不過,在法鐵SNCF主管B線運營的郊區列車Transilien負責人夏爾樂(Sylvie Charles)看來,SNCF在巴黎大區的郊區列車服務,總體上「讓人滿意」。
她承認部分線路「有問題」,但以SNCF與巴黎大區交通管理局IDFM的運營合同的標準,SNCF已經接近滿分,甚至「超額完成」。
當提到乘客的苦況和抱怨,她「用資料說話」:準點率「超過了合同要求的90%」;「滿意和十分滿意」度達79%,這樣的大巴黎郊區列車服務無愧「全世界領先行列」。

▲ 乘客:聽我說,謝謝你
夏爾樂說的超90%準點率,指的其實是混合「戶外運行」的高鐵TGV、城際列車Intercités、區間列車TER,以及貨運列車等所計算得出。她承認,這個平均數後面確實藏著一些成績較差的,比如RER B和D線。
夏爾樂表示,SNCF作出很大努力才讓滿意度從62%升到79%,離「80%」終極目標只差最後一點,。
據她分析,問題「多來自管理方(IDFM)」。不過,她也稱讚了巴黎大區議會主席佩克雷斯執掌IDFM以來,IDFM推行了「宏大的現代化改造」,半數列車得到更新換代。而SNCF方面則「致力於保證列車的耐用性」,因為「不耐用的列車,再多也保障不了令乘客滿意的服務」。
04「理想」交通網路只是個夢?
要為巴黎大區打造一個綠色、可持續的完美交通網路,首先在經濟上就不符合可持續原則,成本至少成百上千億歐元——甚至極可能變成無底洞。有專家認為,重新設計大巴黎的城市規劃,或許來得更現實。
先來看一組數字:「大巴黎(Grand Paris)」地鐵計劃截至2012年已花了361億歐元,RER E線延長工程50億,RER B和D線信號改造、地鐵13號線自動化大概各需10億,6年來更換列車花了120億,2040年之前還需投入83億……
IDFM主席佩克雷斯表示,未來5年,除了大巴黎地鐵計劃以外,還需要至少100億,而她說的僅涉及「更新、延長現有的線路,以及完成「拖延了10年」的計劃。她認為,大巴黎不缺改造項目,工程已經多到「消化不了」。
總而言之,「新增郊區列車或RER線路的可能性不大」,交通能源轉型研究專家畢戈(Aurelien Bigo)總結到,「代價太大且耗時太久」。即使考慮到氣候和能源轉型,也不可能指望單靠公交網把所有駕車者吸收掉,因此,他建議發展「替代出行方式」,比如「腳踏車和步行」,又或者「重新設計城市規劃」,縮短出行距離,「從源頭上減少交通的需求」。
沒有交通需求,就沒有交通問題

不知道 RER B線和巴黎地鐵13號線比,哪個更「地獄」呢

(歐洲時報/ 來米、夏洛特 編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