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快訊

法國5月6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40224例,累計確診28890169例,新增死亡110例,累計死亡146608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暢聽要聞


法國要聞
01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在執政黨更名「復興黨」


當地時間5月5日,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在的LREM共和國前進黨宣佈,將更名為「Renaissance復興黨」參加6月的法國議會選舉。
在4月24日總統選舉第二輪勝選後,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在的共和國前進黨一直在尋求議會多數席位。經過談判,共和國前進黨在5日確認更名,並和法國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成立的新黨派「Horizons地平線」以及MoDem法國民主運動黨結成聯盟,聯盟名稱定為「Ensemble統一聯盟」。

02法國2022年第一季度淨增6.6萬個就業機會


法新社報道,法國國家統經所6日發佈的初步資料顯示,法國2022年第一季度私企淨增加66100個就業崗位,較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0.3%。
截至2022年3月底,私企就業崗位數較2019年疫情前水平增加了2%),即增加了389700個崗位,但工業領域崗位數仍低於疫情前水平(-1.1%,即減少32900個崗位)。

03五旬法國男子菲律賓強姦幼女被判15年


法新社報道,一名現年51歲的法國男子,於2015年至2017年間在菲律賓強姦了一名9歲女童、並把錄影上傳至網上,日前被安德爾-盧瓦爾省(Indre-et-Loire)重罪法庭判處15年刑期,出獄後6年內須接受司法監控,並且終身禁止從事與兒童相關職業。
據悉,受害女童被其親叔叔強迫賣淫,當時專門乘搭飛機前往該法國人下榻的酒店「提供服務」。女童叔叔已被菲律賓司法機關判處終身監禁。
此外,被告同時還揹負另一項預謀姦淫幼女的罪名。他在菲律賓期間上傳了至少14個視訊至戀童癖論壇上,被裡昂地區司法調查局(SRPJ)的網路巡警發現。他向臥底探員透露了一個「58計劃」:法國一名「母親」向他建議她5歲和8歲女兒的「特殊服務」。就在他返回法國準備「赴約」時,圖爾市警方將其逮捕。這名「母親」其實是一名58歲的男子,兩個女童是他女友的孩子。最終第二名被告被判5年監禁。

04諾曼底登陸所在地法國奧克角懸崖坍塌


法媒報道,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的象徵性地點—奧克角Pointe du Hoc (Calvados)的一大片懸崖於6日週五倒塌。
由於奧克角受到海水的逐漸侵蝕,6日,其連接英吉利海峽的突出部分懸崖倒塌了。據報道,沒有人員在滑坡中受傷,倒塌部分直接落入海中,對遊客沒有任何風險。
法新社的一名攝影師指出,在陽光下,約有100名遊客在場,並對被海浪吞噬的懸崖部分進行了拍攝。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事件中,225名士兵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冒著德軍的炮火攀登到25米的高點。他們中只有90人成功。

05法國葵花籽油短缺 餐館老闆憂心忡忡


作為世界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俄烏衝突的持續嚴重阻礙了烏克蘭相關產品的出口。在法國,首當其衝遭到打擊的就是餐館從業者。社會輿論也開始發酵,一些公眾人物甚至開始指責穆斯林群體囤積葵花籽油。
綜合法國新聞廣播電臺(France Info)、《西部報》報道,一家炸薯條攤位的老闆蘇黑拉(音譯)近日很煩惱。自從俄烏衝突爆發開始,葵花籽油的價格就不斷飆升。據她說,一桶25升葵花籽油的價格已經從30歐元漲到了108歐元。
「所有東西價格都漲了四倍。」蘇黑拉說。除了葵花籽油外,水果和蔬菜的價格也普遍上漲。勒芒市中心一家售賣可麗餅和三明治的店也貼出告示,暫停製作甜炸球和吉事果等油炸食品。
5月4日,擁有650餘家食品超市和大型綜合超市的勒克萊爾超市集團總裁米歇爾-愛德華·勒克萊爾在接受Cnews頻道採訪時稱,葵花籽油短缺的原因是因為「一群人在囤積」,並特別說明是「齋月期間穆斯林要炸羊肉」。
此聲明在社交網路上公佈後引發了網民的憤怒,一些網民指出勒克萊爾在不理解宗教習俗的情況下就隨便開口。還有人呼籲要抵制勒克萊爾超市繼續購物。實際上,勒克萊爾不是第一個說出這樣話的人。BFM電視臺此前曾以「齋月期間,穆斯林要準備傳統的齋月甜甜圈」來解釋葵花籽油的短缺。

歐洲要聞
01澤倫斯基簽署「關於烏克蘭國家立法去蘇聯化」的法律


當地時間6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發佈訊息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簽署了「關於烏克蘭國家立法去蘇聯化」的法律。該法律旨在取消烏克蘭立法中超過7000條在蘇聯時期通過的、但目前已不適用的法律條款。

02歐盟調整俄羅斯石油制裁計劃以贏得不支持國家


路透社報道,歐盟訊息人士6日透露,歐盟委員會已提議改變其對俄羅斯石油的禁運計劃,包括給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更多時間來適應,幫助他們升級自己的石油基礎設施,以贏得不情願國家的支持。
根據調整後的提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過渡期將延長至 2024 年底,捷克延至 2024 年 6 月,保加利亞也要求豁免,但沒有在最後期限上做出讓步。

03歐爾班:匈牙利不能支持歐盟對俄羅斯的新制裁


路透社報道,匈牙利總理歐爾班6日表示,歐盟委員會目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提議相當於對匈牙利經濟投下一顆「原子彈」,匈不能支持這一制裁方案,如果看到符合匈牙利利益的新提議,他們願意進行談判。
歐爾班表示,匈牙利需要 5 年時間對其煉廠和管道進行鉅額投資,改造目前依賴俄羅斯石油的系統。他質疑,在烏克蘭戰爭情況下,在 4 到 5 年內做出如此規模的投資是否明智。

04斐濟扣押俄羅斯寡頭價值 3 億美元的遊艇


路透社5日報道,美國司法部表示,斐濟當局應美國要求扣押了俄羅斯寡頭克里莫夫一艘價值 3 億美元的遊艇。這艘名為 Amadea 的豪華遊輪在從墨西哥穿越太平洋進行了為期 18 天的航行後,於上個月抵達斐濟。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將克里莫夫指定為俄羅斯寡頭集團分子,認為他們通過腐敗及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活動從俄羅斯政府中獲利。

05衛星遙感:烏克蘭小麥將減產35%


法新社報道,氣候和能源資料分析公司Kayrros 6日警告說,由於戰爭,烏克蘭2022年小麥產量預計為2100萬噸,比2021年下降至少35%。這是Kayrros公司通過4月14日至22日拍攝的Terre衛星圖像對烏克蘭小麥長勢進行監測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分析指出,烏克蘭小麥大部分產自戰事膠著的烏東地區。受戰爭影響,播種期被迫提前,農民頭戴安全帽身著防彈衣在地裡播種。然而,戰事讓鐵路和公路癱瘓,農民還將在收穫季遭遇儲存和運輸困難。

06俄烏衝突令德國工業訂單量下滑明顯


俄烏衝突後的第一個月,德國工業訂單量遭受始料未及的下降。受海外訂單減少的主要影響,德國3月訂單量環比下降4.7%。
德國每日新聞網報道,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這是自2021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儘管2月的訂單量也有所下降,但當月0.8%的降幅並不算大。
德國經濟部表示,俄烏衝突首月導致的市場負面影響已顯著上升。「目前看,未來幾個月市場行情仍然下降。」
經濟學家也持相似觀點。睿盛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托馬斯·吉策爾(Thomas Gitzel)表示:「夏季或是德國經濟的困難時期,經濟蕭條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一傢俬人銀行的首席濟師表示,德國經濟景氣當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俄烏衝突。「衝突持續越久,越多訂單就會取消。」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宏觀經濟學家布萊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德國工業訂單量和整個經濟都在承受重壓。
德國經濟的下行危險與海外訂單量下滑有很大關係,3月訂單量環比減少6.7%,歐元區之外下降13.2%,而歐元區內則增長5.6%。而德國國內訂單量下降1.8%。由於企業客戶縮減開支,投資類商品,如機器、飛機等需求量減少8.3%。

07寶馬增持中國合資企業股份 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4倍


德國寶馬公司增持中國合資企業股份後,盈利達數十億歐元。其第一季度稅前利潤為127億歐元,約為去年同期的4倍。
德國《商報》網站報道,利潤增長的原因是今年2月中旬寶馬公司增持了和中國華晨公司合資生產企業的股份。寶馬公司現在持有該企業75%的股份,也成為了在華第一家獲准持有中國合資企業多數股權的西方汽車製造商。寶馬公司表示,利潤資料的變化是由於對此前持有股票的重新評估而產生特殊效應。
但在經營業務中,寶馬公司和其子公司Mini以及勞斯萊斯卻必須同銷量下滑鬥爭。寶馬公司的全球銷量同比下降6.2%,雖然寶馬美國子公司銷量稍有上漲,但在歐洲和中國市場則有所下降。俄烏衝突正在影響著歐洲市場:由於缺乏烏克蘭工廠的電纜線束,多個德國工廠已經停滯數週;在中國,疫情防控減少了銷售活動。
寶馬總裁奧利弗·齊普塞(Oliver Zipse)表示,「寶馬集團的強勁和抗壓性恰好在充滿挑戰性的領域中體現出來。」 寶馬公司與其競爭對手奧迪、梅賽德斯一樣,利用高需求提升價格,加強高配置大型汽車的供應,希望以此抵消半導體供應短缺的負面影響。
寶馬公司表示,2022年將顯著提升電動汽車的產量。隨著i4和電動SUV iX的推出,兩款車型正在崛起,而頂級車型的電動版iX1和i7將於今年推出。
寶馬還表示,截至2025年將售出200餘萬輛電動汽車。所有車型均在燃油發動機的技術平臺上生產。此外,自2025年起,該公司將引入一項專門設計電動汽車外形的新型技術。

(歐洲時報網、歐洲時報微博,音訊製作:翟美毓)
編輯:翟美毓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