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你押金的ofo創始人在紐約賣起咖啡,5家店估值2億美金…我還真去喝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 北美留學生觀察

本文授權轉載自: 北美留學生觀察

有些人只要還活著

就一直能整活

還記得當年火遍中國的ofo單車嗎?

據悉,ofo單車創始人戴威在紐約開起了連鎖咖啡店。

去年2月,一家掛著紅色雷虹燈招牌的小型咖啡店在紐約市最悠閒社區之一的格拉梅西公園開業。很快,這家名為About Time Coffee(咖啡時光)的咖啡店又在曼哈頓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又開了四家連鎖店。

售賣冰鎮珍珠咖啡(boba coffee,類似國內的珍珠奶茶),這種咖啡突然在美國TikTok和Instagram上成為了一種潮流。

這不是一家普通的社區咖啡館,而是一家精通科技的創業公司。並且獲得了中國一些大型風投公司的支持。

它的創辦者正是ofo創始人戴威。

它的創辦者正是ofo創始人戴威

戴威一直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穿梭,先是在西雅圖開了一家充電寶租賃創業公司,然後又在紐約開了一家咖啡連鎖店。

儘管ofo倒閉了,但這位企業家再次從信任他的投資者那裡獲得了資金。

目前為止,About Time已經以2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1000多萬美元資金。

網友炸了

網友炸了:這是要割美國人韭菜還債嗎?

相比起星巴克,這家about time咖啡似乎學的是「瑞幸模式」,一杯3—4刀左右。

從小紅書評價來看,這家咖啡的口味也十分一般,甚至有人評價「買了四種口味的,全倒掉了,太難喝了」。

但我們不太信小紅書的評價,就真的自己去喝了一杯。

About time coffee在紐約現在有五家店,其中我們去的這家就在百老匯大街上,距離時代廣場非常近。

總體口味簡直就是珍珠奶茶加了一份濃縮意式咖啡。

好喝,但不驚豔。店裡購買的人也都是年輕人。

至少從價格表上,看得出來還算便宜

至少從價格表上,看得出來還算便宜。

至少從價格表上,看得出來還算便宜
至少從價格表上,看得出來還算便宜

戴威在美國開咖啡館也許是另謀出路創業,也許也還抱著一絲繼續尋找投資來拯救當年企業的希望。

但是,這種質量的咖啡真的能給戴威帶來利潤嗎

得知訊息的中國網友已經是罵聲一片,一邊有人「怒吼」著還押金,一邊又有人懷疑說「註冊使用者就能免費喝咖啡,這家咖啡店不會只是他用來洗錢的吧」。

無論戴威的目的是什麼,從現在的勢頭來看,美國咖啡店讓他絕地重生的希望,並不很大。

不過,雖然已經徹底失去了國民的信任,戴威還是得到了眾多資本的投資,在失信限制高消費的前提下,又整出了新活兒

站在普羅大眾的視角上,戴威最好還是先把欠的押金還上,再去考慮創業盈利。畢竟以失信的身份,即使再次創業,也根本無法施展拳腳。

ofo曾經有多輝煌,摔得就有多重

2015年5月,第一輛無樁共享單車ofo首次出現在北京大學的校園裡;

2016年4月,摩拜單車正式在上海上線;

2018年4月,美團收購摩拜;

2018年9月22日,距離2018年結束還剩100天,堅持獨立發展的ofo,被曝「北京總部人去樓空」。

曾經,

曾經,共享經濟也有過春天的

由於搭上了「共享經濟」的快車,又恰逢低碳環保理念的推廣,當年的ofo曾一度風頭無二,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小黃車」的身影,也帶動了一眾共享單車的創業熱潮。

創始人戴威,也因敏銳的商業眼光和頗為神秘的背景,成為了全國皆知的風雲人物。

可是,短短兩三年的時間,ofo從被人看好的新興產業,淪落成深陷破產危機,連使用者押金都還不起的三無公司,戴威也不復當年,沒能挽救公司。

ofo敗局的背後,有資本意志的複雜性,也有創始人的個性使然,也有時間窗口的陰差陽錯。

在探究這個美國咖啡館之前,我們先來從一些知情人士視角,看看戴威和ofo的往事。

在小紅書平臺上,一位曾就讀於北大的同學分享了自己作為第一批「種子使用者」的經歷。

「親歷ofo小黃車從無到有,從北大走向全國甚至全球,從最巔峰滑到谷底,基本上已萬劫不復,深夜回想起來還是扼腕。」

這位同學回憶道,最早ofo是出現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看到一則通知,號召大家將自己的腳踏車共享出來,形成群體,然後所有人一起使用這些共享的腳踏車。

同學報名後,成為了ofo的第一批使用者,一年後它火起來了,得到了終身免費使用ofo的權利。

而這項權利沒使用多久,ofo帝國便轟然崩塌了

同學表示遺憾的同時,通過讀書時同學的講述,以及身邊人脈與創始人戴威的直接接觸,分析出了一些原因,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不可否認,戴威確實是一位很有智慧和遠見的創始人,良好的家境、高學歷和一路順利的學習生涯,既造就了他的成功,也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戴威從小到大確實太過順遂了,在後來跟阿里、滴滴等資本的協商和接觸中,太過堅持自己的判斷,堅持對公司的控制權。

然而家境優越,從小順風順水,就讀於頂尖學府的戴威,其實並沒有在大公司工作的經歷,社會經歷相對簡單,風險意識也不夠老道,對即將到來的大潮沒有預見性,錯失了「下船」的好時機。

戴威帶領的團隊並沒有找到持久盈利的模式,靠持續的燒錢顯然是缺乏長期可能的。後來的破產,也有很大一部分經營模式方面的原因。

而ofo暴雷,肯定也不完全是創始人的鍋。

據北大畢業後於國外就業的校友透露,ofo公司管理非常混亂,監督機制缺失,腐敗嚴重。

一些在國外的工作人員,名為從ofo公司領薪水然後在當地推廣共享單車,實則什麼都沒做,全靠資料造假,卻還領著一年60萬的薪水。

「ofo欠我的199元押金

什麼時候給?」

不少ofo使用者表示,ofo客戶端顯示押金退款預計15個工作日內到賬,但根本無法兌現,系統一直顯示退款中。

微博網友@zjt93曾經 爆料稱,自己嘗試了下傳說中的「外國人報案」策略,ofo不僅退了押金,還寫了一封英文道歉信。

「給自己設立了一個新的人設:來自加州,在中國生活了兩三年,中文不太好,做事喜歡上綱上線。然後以這個人設為基礎,寫了一封退款郵件」。

該網友表示自己也只是嘗試下。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ofo的退款,還回復了一封英文郵件道歉信。

(ofo道歉信)

(ofo道歉信)

此事一出,輿論瞬間發酵,很多網友都對此感到憤怒——

「我退了兩個月了,終於等到人工了,告訴我人工沒退錢的許可權了,讓我打人工,人工打不通,現在鬧什麼呢?」

「我是不是起訴小黃車,他才能給我退錢。」

「小黃車也要破產了嗎?還是說對自己國人能拖就拖?」

面對網友們的質問,有媒體聯繫了ofo的兩位公關,一位表示自己剛剛睡醒,還不知道這件事。

2017年,共享單車有多火?

ofo跌落神壇的時候就有多疼。

《2017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共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累計投入了2300萬輛單車。

當年融資金額達258億元,註冊使用者達到4億人次,累計服務170億人次,日最高使用量達到7000萬次。

共享單車為綠色出行和解決最後一公里發揮了積極作用。

(圖片來自新華網)

(圖片來自新華網)

只是,誠如後宮爭寵,一步踏錯步步錯,在資本的寵愛退去後,剩下的只有一地雞毛。

燒完錢,找不到投資人和機構接盤,那麼不管你是共享什麼,都不得不回到如何賺錢這個基礎問題上來。

只是,當年能與摩拜一較高下的小黃單車似乎並沒有長盛不衰——

相比於摩拜,ofo在鼎盛時期似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投放上,只是大批量的投放背後,單車質量卻令使用者吐槽不斷。

「小黃壞車也太多了!好像只投放不修理似的!」

「每天遇到的小黃,要不就是沒鏈條,要不就是沒車座,要不就是被鎖……」

「車子過於笨重,急需用時掃碼全是壞車,也不知道報修了多久了。」

冬季是共享單車的「淡季」,但顯然ofo的寒冬已經與冬季無關。

曾經那一抹充滿活力的黃,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片片金黃燦爛的「墳場」。

曾經,展現「共享單車墳場」的視訊作品《無處安放》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攝影師吳國勇用半年時間,走訪20多個城市,拍下了32個共享單車墳場。

廈門同安,政府花了很大力氣,將廈門本島上的多餘共享單車幾乎都清理出島堆放在這裡

大風颳過,曾經被人們寶貝的共享單車們,此刻變成了浪費資源,擠佔交通的城市垃圾。

共享單車本是初衷很好的一個事物,但同時,在很多企業盈利的背後,沒有人願意為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汙染買單,為盈利及搶佔市場不擇手段。

在市場和資本的競爭中,只能不停的投放,誰投放的多誰就佔領了市場高點,但他們沒有想過或者說沒有顧忌過,市場是不是需要這麼多的單車投放。

只考慮投放,不考慮回收和管理,任由單車變成城市「小廣告」,違規停放被處理後也不情願承擔後果,他們似乎並不關心這個行業的未來,而是急著套現退場。

其實不管是摩拜還是ofo,抑或其他共享單車品牌,對於使用者來說,大把大把的融資數字,擴展到全球多少個國家、城市,單車投放量達到了多少都並不是最重要的。

我掃到的單車是不是能用,我的押金我的錢,最終能不能回到我的手上,這些才是使用者使用中最基本的需求。

在爆料假裝外國人退回押金的微博使用者@zjt93 的微博中已經找不到爆料原博,他的微博中,關於此事只剩一點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特別能理解,如果這個美國人是真的,他獲得了相比我更好的待遇,那我肯定也會生氣,尤其是這個‘待遇’還是我合理權利的時候。」

「但是即使是處於憤怒的責難,也應該剋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如果是對ofo的做法不滿,無論是上它的官博罵也好,還是私信它罵也好,艾特它罵也好,都OK。

不過再怎麼罵,也不應該把這些怒火上升到更高的層面,比如社會風氣,比如人民素質、奴性等等。這是我的看法,我就明確這一點」。

(@zjt93 微博節選)

(@zjt93 微博節選)

誠如這位網友所說,我們沒有必要這件事上升到國民素質和奴性上,那麼反之亦然。

曾經我們眼見ofo起高樓,我們眼見它宴賓客。

那些曾經「拋棄你」的同齡人,現在欠你199元押金這樣的鬧劇還會再次重演嗎?

相關文章

「 一 個 摳 門 留 學 生 的 自 白 」

「 一 個 摳 門 留 學 生 的 自 白 」

本文授權轉載自@豆瓣摳門小組 作者:山奈 你以為的留學生都是家境殷實的「富二代」,日常揮金如土,豪華超跑無數…然而,現實並不完全...

能把ChatGPT逼瘋的,只有留學生

能把ChatGPT逼瘋的,只有留學生

本文授權轉載自:TD北美留學進化論 自問世一個月以來,聊天機器人ChatGPT就以能寫論文,能造簡歷,能敲程式碼,還能解決各種日常生活瑣事的...

留學燒錢實錄:看完的我,心在滴血

留學燒錢實錄:看完的我,心在滴血

本文授權轉載自:TD北美留學進化論 自從決定留學,消費水平就開始直線上升,出國後學費有多貴暫且不論,光是留學前的一系列準備就足夠燒錢的了。 ...

出國留學=狂吃中餐?國外奇葩中餐大賞

出國留學=狂吃中餐?國外奇葩中餐大賞

本文授權轉載自:雅思哥 做留學生難,做吃貨留學生更難。 留學是一場磨練和成長的旅途,不少同學戲稱,「我出國上的新東方廚藝大學」,「主修餐飲☕...

這屆留學生,已經不會說中文了

這屆留學生,已經不會說中文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TD北美留學進化論 自從上次說過留學生們成為 「0國語言擁有者」 之後,北留君發現不少同學也在反映,除了英文水平之外,中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