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歐洲接收的難民庇護申請數量上升。申請者主要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德國、法國和西班牙是被申請最多的國家。
01
三大因素導致申請增加
綜合法國《巴黎人報》、法新社報道,歐洲難民庇護機構「歐洲難民事務援助辦公室」近日公佈的年報顯示,新冠疫情期間難民庇護申請數量驟減後,2021年,向歐洲國家申請庇護的人數再次上升,這還不包括來自烏克蘭340萬擁有獨立身份的難民。

▲ 歐盟邊境線上的難民。(法新社圖)
「數字上升有三個主要原因,」該機構負責人尼娜·格雷戈裡(Nina Gregori)說,「白俄羅斯對移民的‘工具化’做法,去年夏天塔利班接管阿富汗,烏克蘭戰爭。」
報告顯示,2021年,歐盟國家、瑞士、挪威、冰島和列支敦斯登收到了約64.8萬份難民庇護申請,比前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與2018年相當。疫情期間,歐洲庇護申請數量一度降至十年來最低水平。
2021年,敘利亞是申請庇護的第一大來源國,敘利亞人共提交了11.7萬份申請。其次是提交了10.2萬份申請的阿富汗人、伊拉克人(3萬份)、巴基斯坦人和土耳其人(各2.5萬份)以及孟加拉國人(2萬份)。
02
德法最受歡迎
自2月24日起的俄烏衝突引發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難民潮,促使歐盟給予了難民前所未有的「臨時保護」地位,允許他們進入住房、勞動力市場和學校系統,期限一年,之後可以延長。

▲ 歐洲收到庇護申請最多的國家是德國和法國。(法新社圖)
資料顯示,截至6月9日,約有340萬來自烏克蘭的難民——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婦女——在歐盟登記為該身份的受益人。格雷戈裡說:「‘臨時保護’地位確保了成員國的庇護系統不會因突然湧入的數百萬份申請而不堪重負。」她認為,「這種雙軌制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助於其他國家在歐洲尋求庇護的人。」而在難民中,這種制度引發了一些人對歐盟「雙標」的指責。

▲ 俄烏衝突以來,大批烏克蘭移民湧入歐洲。(法新社圖)
不過,仍有約2.23萬名烏克蘭人申請了難民庇護。格雷戈裡表示,這些人可能是在戰爭前就在歐盟的烏克蘭人,因此沒資格獲得「臨時保護」。3月份,烏克蘭人一度成為尋求庇護身份最多的國籍,超過了阿富汗人和敘利亞人。同月,俄羅斯人的申請(1400份)也比2月翻了一番。
2021年,歐洲收到庇護申請最多的國家是德國(191000份),其次是法國(121000份)、西班牙(65000份)和義大利(53000份)。70%的尋求庇護者是男性。難民身份/輔助性保護申請的認可率為34%。通過比例在厄利垂亞人中最高(81%),在喬治亞人中最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