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德國職場一向比較重視員工進行自我進修(Weiterbildung)。
自我進修有很多種方式,可能大家想的第一個就是培訓(Schulung),然後通過考試獲得Zertifikat,為自己的將來打下基礎。
不過培訓是不是能申請成功,其實要看很多因素:企業的培訓機制/申請方式,企業文化,還有你個人的背景,以及如何向領導開口等等。
有些國際大企業,各類規章制度比較清晰,每個員工按照流程,能比較清楚地為自己定幾個培訓計劃。這種情況,由於討論的空間不是太多,故不作為本文的重點。
今天和大家重點分析一些培訓機制不十分清晰的中小型企業,從甜貓當年的失敗經驗/培訓的最佳時機及方式/如何觀察企業對培訓的態度/如何開口要求去培訓等幾個角度,分享些我的看法和經驗。

培訓經驗(小公司)

第一個入職的小公司,我在那待了整整2年以後,才申請到了一次培訓機會,當時是去外面的培訓機構,做了2天的全天培訓,然後公司也報銷了考證的費用。
這個培訓來得很不容易。因為小公司沒有任何明文規定,員工什麼情況下可以去培訓,每個員工平均有幾次培訓機會等等,所以所有的機會都需要你和自己的領導商量。
我第一次向領導索要培訓,是因為得知了同團隊同職位的女生被送去了培訓,且考出了證書,琢磨著我也應該可以申請的情況下,才向領導開口的。
但是,因為當時心比較急,沒有把話說得順理成章和滴水不漏,被領導抓住了我說話裡邊的漏洞,所以就並沒有給我批,且順勢把話題引申到了一個我本不想討論的領域。那幾天鬱悶得我簡直要憋出了內傷。
吸取了失敗的教訓以後,我過了3個多月換了種方式又提出了同樣的訴求,這次因為話術準備得比較充足,領導終於批了。
我當時兩次的申請話術(一次失敗,一次成功),在下文中我會給大家再詳細描述,希望你們可以吸取我的教訓。

培訓經驗(中大型公司)

後來換了一家大型公司後,明顯感覺到公司對員工培訓的態度大大不同。
如果說前一小公司對這話題比較藏著掖著的話,那麼這家公司就是大大方方,擺在明面上了。甚至不用員工問,HR和各個部分負責人都會自己主動談及。
比方說,HR在新員工入職的welcome day上,會特意展示公司的培訓頁面,告訴大家如何查看及申請培訓項目,甚至一個員工每年一般可以申請培訓的次數等。
因為這家公司的文化,以及我索要的方式較為合理,所以在入職1個月後我就得到了培訓機會(相較於之前那家,可算是非常快速了)。


觀察公司的培訓文化

想知道企業會不會給員工進行培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
🗣面試
在面試最後一環,一般面試官會讓你有反問的機會。如果你比較看重自身發展,那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問下企業是否有培訓機制。在決定是否入職之前,就掌握這方面的資訊。
🗣入職談話
就像我上文提及的,真的有培訓文化的公司,不需要你問,他們是會主動介紹的。畢竟這也屬於公司的福利/特色,他們既然提供了,也沒有不利用機會來宣傳的道理。
🗣同事聊天
同理,有培訓文化的公司,同事之間的談話有時也會涉及到。比方說,我在剛跳槽後的一個月內,和同樣新來的同事開會,他們也聊到說他們馬上要去某某培訓,已經和領導打好了招呼云云。
反之,如果沒有培訓文化的公司,一般能被送去培訓的同事也不太會主動講這個話題。你可能知道的時候,已經是TA培訓完了,證書都考出來了,事後才將此訊息透露出來的。
🗣網評
查一下該企業往期/仍然就職的員工的評價。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一般在Kununu上被評為Top & open company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培訓制度。


培訓最佳時機及方式

單單從時機來說,我和幾個德國員工私下交流時都認為,剛入職的時候去培訓最為合適,原因如下:
🎊 剛入職通常不會太忙,比較有時間去聽課及備考
🎊 學來的東西可以馬上運用到之後的工作中去
然而,這是站在員工的角度上來說的。如果站在企業的角度,它們一般是不會在你剛入職不久送你去培訓的,原因主要以下幾點:
🎊 還未過試用期,不一定以後會長期共事
🎊 新人的能力還未看見,不想即刻投入錢
🎊 賣力的老員工還沒有得到培訓,先給新人機會容易引起不滿
因此,不難看出,員工的最佳培訓時間和企業的考量是有利益衝突的,這也導致剛入職不久的人,雖然有時間有精力,但不一定能學到東西。
這個衝突能不能解決呢?可以。在我親身經歷的經驗裡,有2種成功的方式:
✅項目需求
換句話說,就是有急需去培訓的強有力的理由。
比如某個項目要求你必須具備X性能力,為了獲得這個能力,你想去學習和突擊,懇請領導支持。
當年,有個剛入職2個月的同事就是這樣被送去培訓了,他後來就變成了公司裡Tableau領域專家。
✅曲線救國(轉外部培訓為內部/網上)
開篇也說了,培訓只是Weiterbildung的一種。如果你明白企業的顧慮,那麼你也可以提出一種妥協的方式。
外部培訓花錢的話,你可以看看公司內部有沒有培訓。
許多大公司都會倡導自己的職員自發組織培訓,比如A同事是個YY領域專家,那麼他就可以提供inhouse的YY領域培訓。考慮到還是在TA的工作時間內,企業除了給工資外,也不用額外花錢。
再比如,我還有一個同事也很聰明,他沒有要求去任何培訓,而是提出說每天block1個小時,這個時間他學習自己在Udemy上購買的課程(課程的錢自己出)。


要求培訓的話術:失敗經驗
現在到了大家可能最感興趣的地方了,即:當年甜貓申請去培訓,怎麼會失敗了。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想著讓大家避免和我一樣的錯誤,還是努力回憶出來給你們避坑。
我是在一對一的Review會議上給領導提的。當時是這樣說的:「我在工作中發現自己對某某領域有些疑問和不足,想利用時間去參加該領域的培訓,考出證書。」
語畢,我看領導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擔心自己說的不到位,又加了一句:「正好現在手頭上的工作也不是很忙。」
本來沒有表情的領導,突然聽了這後半句話,立馬就回應了:「我不太能理解手上工作不是很忙,如果真是這樣,那一定是工作分配哪裡出了問題,我們也許要談談這個。」
當時我真是悔恨交加,就是因為作死加了這後半句,被領導「老奸巨猾」地抓住了漏洞,把話題給引偏了。不僅沒有得到培訓機會,還要自己辯護為什麼手上工作不多,簡直得不償失。
所以,童鞋們,總結經驗:
👉 說話一定要邏輯通順,點到為止。切不要為了增加「分量」,額外補充些容易被對方抓住把柄的話。


要求培訓的話術:成功經驗

在第二份工作中,我吸收了教訓,成功地拿到了個培訓機會。當時我是剛入職不久,正好上司想安排我去的項目需要某某領域經驗,這個經驗我沒有,我上司就說可以給我安排個培訓。
然而,很可惜的是,後來這個項目公司沒有拿到手,上司也就取消了培訓。不過,在幾周後,他提出想知道下我對公司的期望,同時他也想提出對我的期望。
於是,我就利用了「提出期望」的這個機會,畫了一張自己的職業發展時間表,用時間順序向他簡述了我的過往和興趣點,順勢提出了我希望未來在某領域發展的願景,以及想盡早了解下該領域知識的需求。領導當下就同意了。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大多數取決於領導對你個人的態度,喜歡你的領導多半會同意,不喜歡你的多半就拒絕。
領導對你的喜愛程度確實是個因素(可能佔個30%),但不是絕對因素。畢竟你和TA是工作關係,沒有私下恩惠和仇恨,又有多少領導是絕對意義上的喜歡和討厭你的呢?
公司是利益為主的,在我看來,更重要的還是你在什麼時候說,以及怎麼說。
✅ 如果你說話的方式是站在自己角度,去生硬地「索要」一個東西,那麼你失敗的機率比較大。
✅ 要讓領導充分理解你的動機,看到你這樣做的充分理由,把他匯攏到自己身邊來,和你站在一個立場上,那麼他成全你的機率會更大。


尾

你覺得我當年的失敗是失敗在哪裡呢?
你有沒有自己申請培訓的失敗/成功經驗呢?

歡迎給我留言,也讓更多有此需求和煩惱的小夥伴,可以從中受益。

德國合同的坑你都懂嗎?你也想做自由職業者嗎?6大博主親手送上琉璃甲,助你打開武庫
在德國看婦科醫生,那些羞羞的詞該腫麼說?
有一種屬於程式設計師的幽默,叫做trockener Hum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