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宣佈破產。這一訊息引起了英媒的輪番報道,更是讓全球衝浪網友集體炸鍋。
伯明翰市政府表示,「我們破產,都怪女人」!英國首相蘇納克更是放話「幫不了」…為什麼一座如此歷史悠久的城市,市政府會破產?
英國第二大城市宣佈破產
市政府卻”責怪女人”…?

伯明翰都市區人口達到430萬,是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位於英國中部偏西,從古至今伯明翰都是英國舉足輕重的工業城市。

(圖:天空新聞)
據天空新聞訊息,伯明翰市今年的財政赤字為870萬英鎊。接下來的幾年內,市政府還需要7.6億英鎊來支付各種費用。
政府處於嚴重的入不敷出狀態,官方聲明表示,即日起伯明翰市除警察、醫療等必須服務外,一切市政服務都停擺。

(圖:天空新聞)
宣佈破產後,伯明翰市政府將矛頭指向了英國的《同工同酬》法案。
根據英國法律,從事同樣工作的人,無論性別,工資應該相等。按照法律,只有僱員的經驗、教育背景、面試表現等因素可以影響工資的高低。

也就是說,假設一男一女有同樣的教育水平、執業經驗,其他因素也相同時,二人在同一家公司做同樣的工作,工資不該有差距。
而伯明翰市政府就因為未能確保工資平等而被伯明翰公務員們告上了法庭。
2012年法庭宣佈,伯明翰市應向未能獲得她們應得工資的女僱員支付賠償金。

(圖:獨立報)
法庭宣判之後,伯明翰市先後支付了共11億英鎊的賠償金;2023年經相關部門核算後,伯明翰市政府還需要支付7.6億英鎊的賠償金。
關於同工同酬的矛盾持續多年,地方工會的代表米歇爾·麥克羅森 (Michelle McCrossen) 認為,女性成員的薪酬過低。
伯明翰這次破產,真的不能怪女性。
英國女性在幾百年來,為了獲得平等真的是拋頭顱灑熱血。1818年,英國哲學家傑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就曾寫書呼籲停止歧視女性,支持男女平等。

(圖:Britannica)
1851年,謝菲爾德成立了第一個支持女性參政的組織。

(圖:Parliamentary Archives)
1913年,英國女權主義者艾米麗·戴維森(Emily Davison)在抗議過程中英年早逝,年僅39歲。
1921年,英國通過改革,所有21歲以上公民無論男女皆可投票。
1970年英國出臺《同工同酬法》,規定禁止性別歧視,同等條件下男性女性工資相同。

(圖:獨立報)
2010年,英國出臺了《平等法案》修補了1970年法律中的漏洞,進一步確保男女平等。

(圖:BBC)
所以,當法院在2012年判定伯明翰市對女性僱員進行工資歧視,下令他們支付補償時,他們確實沒有什麼理由來辯解了…
當時伯明翰市議會發表聲明稱「我們致力於一勞永逸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
現在看來問題確實是沒有解決…
大手大腳,伯明翰市政府
用1億鎊維護計算機系統?

BBC報道稱,伯明翰市政府曾花費1億英鎊維護和升級他們的計算機系統。
據工作人員稱,引入Oracle電腦系統是為了徹底改革內部功能,包括支付系統和人力資源流程等。
領導人約翰·科頓在多次採訪中稱,會追責相關委員會工作人員。

疫情之後英國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飛速上漲,各行各業總在罷工要求漲薪;物價上漲導致政府支出也在各種因素之下水漲船高。
在英國,市政府的預算一般有三個來源:
–國家政府的撥款
–地產稅(council tax),由居民按月繳納
–商業稅(business rates),由當地商戶繳納
在疫情後危機的影響下,英國很多商戶破產或收入減少,導致繳稅額度降低。很多市政府都已經入不敷出,進入了「苟延殘喘」模式。

(伯明翰市政府,圖:Visit Birmingham)
當然,省錢的方式也不是沒有。
很多英國地方政府選擇將一些市政服務外包給私營企業,比如城市環境維護、垃圾回收處理等等,讓幾家公司競爭誰能幫政府省更多錢。

為了省錢最搞笑的可能還是倫敦。
2021年,倫敦市政府為了省房租,直接辦公大樓從接近市中心的薩瑟克(Southwark)搬到了遠離市中心的紐漢(Newham)。
搬家之後,因為離倫敦市中心太遠,還有英國網友嘲諷「倫敦市政府不在倫敦」。

(圖:pinterest)
英國首相蘇納克:不救,國家不該為無能地方買單!

面對伯明翰市破產的危機,英國工黨議員呼籲英國政府出資,幫助伯明翰度過難關。
但是,英國首相蘇納克表示:「英國政府不應該為無能的市政府買單。」


(圖:BBC)
蘇納克認為,伯明翰市應該自己管好自己的支出,而不是亂花完錢再跑到倫敦「喊救命」。
首相這麼說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很多人認為,他是不想給破產需要救助的諸多市政廳「開這個頭」。
根據2020年的一份調查,英國80%的市政府都在破產邊緣。這些苦苦支撐的城市甚至包括工業重鎮曼徹斯特、利物浦,以及倫敦附近的重要城市盧頓。

(圖:衛報)
倫敦南部的克羅伊登市(Croydon)在2020-2022年間,曾因欠下13億英鎊的債務,先後三次宣佈破產。

(圖:衛報)
2022年的一份調查顯示14個英國城市將在2023-24財年宣佈破產;這些市政府普遍表示通貨膨脹是自己產生赤字的主要原因。

(圖:PBS)
自2020年以來,已經有21個市政府獲得了英國政府的補貼以避免破產。
英國巴恩斯利市議員霍頓(Sir Stephen Houghton)表示:「這麼多市政府能撐到今天真的是個奇蹟。」

(圖:Evening Standard)
最後放上X上的網友精彩發言:
「早點交給剃刀黨,政府還能破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