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不少人一提到了澳洲,大家第一時間腦海裡浮現的是:奶粉,牛肉,羊肉,紅酒等等。
一是澳洲確實這類商品確實享譽全球,二是中國人特別愛在吃上面花心思。

隨著近年來民眾消費水平日益提高,澳洲不少產業也是樂開了花
今年1-8月,澳洲的牛肉出口量達到56.6萬噸!
而且中國市場的增長尤為強勁,出口到中國的牛肉總量達到驚人的10.2萬噸!

但最近爆出的這樣一則新聞,真的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殊不知,澳媒通過調查發現,中國市場上的澳洲牛肉,可能有50%都是假肉!
DailyMail

ABC News

中國無良商家用馬肉冒充牛肉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估計,在中國出售的那些打著澳大利亞旗號的牛肉中,有一半不是澳大利亞牛肉。
中國人餐盤中的澳洲牛肉,很可能是澳洲馬肉。

這下子有圖有真相,還有調查報告出來。
中國的牛肉進口公司被抓了個正著!
今年年初以來截至9月,澳洲對華牛肉總出口量已超過20萬噸,相比去年同期激增73%。
這還讓澳大利亞不知不覺,成為了出口牛肉最大的國家。

PwC公司表示,其實近幾年來,肉類欺詐行為十分肆意!
在中國出售的澳洲牛肉,也並不全是澳洲牛肉。

雖然我們還並未查明,有哪些中國肉類進口公司在做著昧著良心的事情。

但是一家在布里斯班的牛肉供應公司創始人Warwick Powell卻表示,這些假牛肉,很有可能是豬肉,鴨胸肉或者馬肉。

「根據我們和一些向該市場銷售紅肉的客戶交談的情況,根據中國內地經銷商提供的資訊,以及向中國市場供貨的肉牛飼養主交談的情況,我們得出了這個估計數字,這也可能是低估了的。」 他說。

也就是說,現在中國市面上銷售的澳洲牛肉,假肉比例恐怕達到50%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
而這些假牛肉,都是怎麼來的呢?
據ABC News報道,澳洲媒體經過暗訪發現:
這些假牛肉的來源很有可能是被澳洲淘汰的賽馬

賽馬作為澳大利亞人最重大的社交文化活動之一,也是紳士階層最愛的體育活動,火熱程度更是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場澳式足球賽。

澳洲賽馬是一項需要大量繁育馬仔的項目。
每年大約有8500匹馬從賽道上退役。

能上賽道的馬,大家都是精挑細選,從幾千匹駿馬,挑出一頭黑馬。
能成為賽馬上的黑馬都有它的黃金年齡段。
那麼被挑剩的馬,和退休的馬,都被安排去了哪裡呢?

沒錯!就是這些血淋淋的屠宰場中。
就在前段時間,昆士蘭的一個屠宰場中,22天內宰殺了300匹賽馬。

被「廢棄」的賽馬被剁了之後,便會變成寵物食品,或者是人類餐桌上的盤中餐。

原因很簡單,馬匹被繁殖過多了,新州政府沒有那麼多資源來養活他們。


以假亂真,渾水摸魚。進口一些馬肉混到牛肉中。
很多中國黑心商家認為吃進了肚子裡,管他是什麼肉。反正中國人都吃進去了, 又不是吃死人的毒肉,消費者也發現不出來吧?

來自北京一家Liberty Post的發言人 Katherina Li表示,肉類欺詐案件,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這樣就可以進口廉價的產品代替澳洲牛肉來換取更高的利益。」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澳洲牛肉出口量持續疲軟,但今年有回暖的態勢。
今年前8個月,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量達10.2萬噸。
事情做的多了,總有人會發現
中國的牛肉進口商請長點心吧!別再做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了。要想賺長期且穩定的大錢,還是得以誠頻道德為準啊!
假牛肉事件並不罕見
其實,假牛肉這個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了。
不僅是中國,歐洲也不例外。2013年時,當時歐洲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馬肉冒充牛肉事件,導致包括英國、愛爾蘭、法國等多國受到影響,也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
而在中國,此前也出現過多起假牛肉事件。而有些唯利是圖的商家,製作假牛肉的方法,簡直令人作嘔。

對於這些商家來說,比較普遍的製作「假牛肉」的手法,就是用價格相對便宜的雞肉或者豬肉來代替牛肉,按照一定比例和牛肉混合在一,然後用牛肉香精醃製入味,這樣在口感上吃起來,豬肉也就會有牛肉的味道了。

還有一種就是人工合成牛肉:這就是完全都不用牛肉過來造假了,通常採用化學藥劑加上雞蛋白混合成糊狀,再加上拉縴設備製作成肌肉纖維狀,這樣就形成我們熟悉的牛肉乾了,而這種「假牛肉」同樣也是具有牛肉香精,普通人基本上是吃不出來的。

此前,中國央視新聞就曝光過一起湖南長沙的假牛肉製作工坊。
能完整看完這個視訊的,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有心理陰影,這家烤肉店就堂而皇之的用鴨肉冒充牛肉,給客人食用。

工作人員把鴨胸肉放入絞肉機中,打成條狀,再把一些紅色醬料摻進去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後,鴨胸肉搖身變成了「牛肉」。

在製作牛肉過程中,掉在地上的鴨肉條、兩三天前剩下來的、已經變黑的碎鴨肉,也都摻入到這堆原料當中。
工作人員聲稱食客們絕對分不出來牛肉的真假。

看完這些,都有心理陰影了有木有!以後簡直根本沒有辦法安心吃牛肉了!
所以印象君也在這裡奉勸大家一句,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吃這些自助餐,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下去的究竟是些什麼東西!
如何辨別假牛肉
由於一些利慾薰心的商家總是通過各種非法的手段偽造各類假牛肉,讓許多朋友覺得防不勝防
今天,印象君就給大家科普一些常用的辨別真假牛肉的知識。

以後大家買牛肉的時候,記住以下這些辨別技巧,別再上當受騙了!
(1)從色澤上看:
新鮮牛肉相比豬肉,整體顏色較深,顏色更紅,肉質比較有光澤,脂肪顏色呈白色或乳黃色。
而假牛肉的顏色相對略淺,肉色也不均勻,肌肉纖維黯然無光。

如果是做熟了的牛肉:
牛肉遇油後發白,而浸泡過牛肉膏的豬肉遇熱油後,表面開始發黃。
(2)從氣味來挑:
豬肉有種特有的甜味,而牛肉的氣味則帶有少量腥味。
假牛肉聞起來會感覺味道怪怪的,不新鮮的肉會有腐臭味。

(3)從手感來分:
摸起來,牛肉比較硬實,拿刀將兩塊肉沿著紋理切開,就會發現,牛肉很難切開。
再看肉塊切面,牛肉的肉質紋理較粗糙,肉質緊湊,紋路清晰而長。
且真牛肉按壓下去後,彈性好,可以回覆初時模樣。

假牛肉的切面肉質平滑細嫩,肉質比較鬆散,彈性差,邊緣已經散開,肉的回彈力明顯不強,無法回到初時的樣子。
肉質也較粗,摸起來粘糊糊的感覺不舒服。
(4)從口感來辨:
一般來說牛肉的肉會比較難嚼,吃起來有嚼勁。
牛肉的纖維長度較長,肉質結構粗並緊湊,食用牛肉時感到肉老,食用豬肉時感到肉嫩。

假牛肉煮的時候容易散成一小塊一小塊,吃著像豆渣一樣,嚼起來口感差。
印象結語
一向被讚揚民風淳樸且誠實的澳洲人,其產品也一直因為優質且安全在國內擁有極高的信譽。
誰也想不到,如今竟爆出如此大的食品安全醜聞。
雖然食用馬肉並不對健康成重大風險。
但以價廉的馬肉冒充價高的牛肉,其行為無疑是惡劣的。
而且以澳媒的報道來看,這些銷往中國的假牛肉不僅是馬肉而已,背後或許還有比想象中更加骯髒、恐怖的黑色產業鏈。
試想,如果這類事件發生在澳洲,不知道會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希望中國相關部門對這起事件嚴查,保護中國消費者的權力,杜絕此類的事情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