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5月2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8737例,累計確診28690778例,新增死亡180例,累計死亡146142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550萬難民逃離烏克蘭,其中90%是婦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說,對於人口販運組織來說,烏克蘭戰爭不是人間悲劇而是「大好生意」。烏克蘭女性難民在千辛萬苦逃出戰火後,又面臨著被剝削的風險。

▲法國Franceinfo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法國Franceinfo新聞網站報道,在波蘭-烏克蘭邊境城市Medyka,邊防檢查站附近隨處可見提醒難民警惕人口販運的宣傳海報和小冊子。
「小心!大部分人是真心願意為您提供幫助,但也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 Medyka邊檢站國際移民組織(IOM)工作點貼出警示海報。旁邊不遠處的福利機構「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也在櫃檯前貼出提醒:「人口運販是真實存在的,請務必謹慎!」

▲福利機構「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在櫃檯前貼出提醒人販子的海報。(Franceinfo新聞臺圖)
正在Medyka做義工的墨西哥志願者Yosi向記者表示,每天都有形跡可疑的男人在邊檢站附近徘徊。「這些人一看到相對脆弱的女性,就會上去攀談,問她們是否需要幫助。」「我們時刻密切關注。」Yosi的志願者同事Arielle說。
事實上,歐洲委員會(Conseil de l’Europe)及其打擊販運人口行動專家組(GRETA)已就針對難民的人口販運危險拉響警報。該專家組負責人Helga Gayer強調,難民身心俱疲,對新環境不熟悉,極其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獵物。
01火車站、汽車站、難民接待收容中心風險高
在Medyka,難民們可乘坐公交車前往附近Przemysl市的Tesco購物中心,那裡已被改造為波烏邊境最大難民中心。此外,難民們還可搭乘已在人道主義組織Medair註冊的私家車前往想去的地方。
自3月23日以來,Medair組織就開始對難民、司機和志願者進行註冊。司機在登記車牌號後,可獲得與搭載乘客相同的可掃描手環。「我們的團隊會再三和難民強調,只能乘坐戴有掃描手環的司機的車。」 Medair緊急工作組成員Nathalie Fauveau承認,「確實存在(人口販運的)風險,我們儘可能地將風險降到最低。」

▲志願者向烏克蘭難民發放宣傳冊,提醒防範人販子。(Franceinfo新聞臺圖)
與Yosi一樣,很多志願者都在Tesco購物中心和Przemysl火車站親眼目睹一些烏克蘭女性難民遭到騷擾。美國志願者Eugene透露說,自己曾看到一名男子「使用性相關詞彙邀請」女難民去義大利。
「Unbound」反人口販運組織成員Allison也表示,曾看到一名開車男子與一名帶孩子的烏克蘭女性搭訕,但當自己上前詢問司機具體情況時,男子卻態度惡劣破口大罵。
還有一些Przemysl的志願者說,發生過帶孩子的女性難民被司機強行拽上車的情況。
為此,一些波蘭女司機在臉書上建立名為「女人駕車」的群組,目前已有1000多人註冊,幫助烏克蘭難民在波蘭境內出行。另外,波蘭警方也在波烏邊檢站和火車站附近增加巡邏,向難民分發更多警惕人口販運的宣傳冊。

▲帶著孩子的烏克蘭難民。(新華社圖)
在距烏克蘭北部200公里的波蘭盧布林 (Lublin),援助組織Homo Faber協調員Karolina向記者表示,每天都要在邊境地區發放一萬多份宣傳冊。在盧布林,志願者們觀察到有男人半夜三更獨自在火車站附近徘徊,也有鬼鬼祟祟的女人在汽車站向女性難民聲稱自己能為她們提供三十多間公寓。「我聽到她說‘你們把護照等身份證件交給我,我開車帶你們過去’。」 Karolina表示。
歐洲刑警組織早在三月份就在一份預警中指出,「火車站、汽車站、接待和收容中心」都是人口販運的高風險區域。
02「沒想到德國有這樣的危險」
在德國慕尼黑火車站,反人口販運協會Jadwiga成員Marina向每個抵達的烏克蘭難民分發安全宣傳冊。
「永遠不要把護照交給別人。有緊急情況可以打這條熱線電話,隨便用哪種語言留言都行。」身為烏克蘭人,Marina還專門前往慕尼黑附近的收容中心用烏克蘭語為難民作安全宣講。「說實話,很多(烏克蘭)女性沒想到在德國會有這樣的危險。」Marina承認。

▲慕尼黑火車站關於防範人販子的宣傳告示。(Franceinfo新聞臺圖)
志願者Oksana向記者表示,曾發現一個穿著慈善團體「明愛(Caritas)」T恤的男子,用俄語問難民是否在尋找住所,但事實上該男子根本不是「明愛」社團的工作人員。
烏克蘭女孩Maria和朋友就險些落入陷阱。「一個奇怪的男人在火車站接近我們,和我們說可以提供住宿。但我之前在Instagram上看到有年輕女孩被拉到妓院的事,所以非常警惕。」
烏克蘭女孩Veronica也有類似的經歷。在與母親抵達柏林後,一些「既不是烏克蘭人,也不是志願者的男子神神秘秘地表示可以提供工作和住宿」,其中一人甚至一路尾隨她們直至接待中心,直到周圍的人多起來之後,男子才悻悻離開。「兩週後我們再來接待中心時,看到告示提醒說有男子在接待中心裡向難民介紹工作,但實際上是人口販運。」

▲抵達柏林火車站的烏克蘭難民。(法新社圖)
反人口販運協會Jadwiga成員Adina表示,目前還很難估計此類事件的數量,但每天都能聽到難民反映。「在公共場所會有一些男人向難民表示,自己可以提供絕佳的住所,但只接待女性;又或是有可以賺快錢的好機會。」
Adina的同事Juliane說,已經有兩名烏克蘭女子在火車站被男人強行拖走,目前下落不明;另有兩個女子通過社交網路被騙到妓院,幸好成功得以脫身。「賣淫在德國是合法的,皮條客在網上也有群,客戶甚至會在群裡交流有關烏克蘭女性的資訊。」
慕尼黑警察局發言人Wolfgang Hauner指出,相比火車站,烏克蘭難民在收容中心或尋找住宿時面臨的風險更大,據估計,每10個住宿介紹裡就有1個居心不良。
「全體抵制人口販運」協會協調員Geneviève向Franceinfo表示,很多難民都會加入臉書救助群,但問題在於群裡的住宿資訊並未經過審核篩選,「至少有30%的資訊十分可疑,且無法核實每個提供幫助人員的身份」。

▲志願者在柏林火車站接待抵達的烏克蘭難民。(法新社圖)
03遭壓榨做黑工
Geneviève警告說,有時候壞人還會耐心地先與難民建立信任感,之後再利用這種信任感進行勞動剝削。43歲的Anna和50歲的 Natalia(均為化名)就遭遇了這一情況。
俄烏戰爭爆發後,此前一直在烏克蘭做保姆的Anna在老主顧的介紹下,與好朋友Natalia一起來到西班牙,為一個烏克蘭富人家庭做工。
根據口頭合同,二人需照顧、陪伴僱主5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以及做家務,僱主還承諾包吃包住,一週放一天假。但很快,Anna和Natalia就發現,僱主的承諾沒有一條得到履行,二人從早上7點開始幹活,一直到晚上11點兩個孩子睡覺之後才能休息。
更要命的是,冰箱裡雖然塞滿了食物,但卻上了鎖,Anna和Natalia只能偷偷去撿僱主留在陽臺上的香蕉、獼猴桃等水果填肚子,或者等僱主晚上睡覺之後,悄悄溜進廚房「偷」一點麵包和罐頭。
在僱主一家搬來法國南部之後,Anna和Natalia的處境絲毫沒有改善。二人不能外出,只能在院子裡活動。直到有一天晚上,Anna趁僱主外出之際,用石子卡住大門,才成功逃了出來,勉強用英語向鄰居求助,並在鄰居的幫助下報了警。
最終,僱主不得不放走Anna和Natalia,並向二人各支付850歐元,作為三週工作的酬勞。

▲抵達法國的烏克蘭難民。(法新社圖)
「全體抵制人口販運」協會協調員Geneviève警告說,人口販運是非常隱蔽的犯罪,難民著急找到住宿和工作,很容易被利用。
荷蘭反人口販運協調中心協調員Brian透露說,目前已發現3名來自烏克蘭的人口販運受害者。歐洲最大打擊人口販運組織Payoke負責人Klaus Vanhoutte指出,該機構陸續收到家政和性工作剝削的案例報告,一些是有組織的犯罪。他警告說,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周和幾個月裡,全歐洲都會出現這樣的案例。
(歐洲時報/ 原野編譯報道)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