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周,俄羅斯一點點在擰緊德國天然氣管道的開關,通過北溪一號管道輸往德國的天然氣量已經減少至正常水平的40%。7月11日,北溪一號開始了為期10天的例行檢修,在此期間完全停止向德國輸氣。

聯邦政府因此擔心,即使度過檢修期俄羅斯仍有可能不恢復供氣。這樣一來,僅靠德國現有的儲氣量,到冬天大家都得挨凍。
但目前為止,相關應急計劃規定得很清楚—一旦停止供應天然氣,優先保證普通民眾和社會基礎設施的供應。
意思就是,將會盡力保證普通民眾家庭,以及幼稚園、醫院等設施的天然氣供應。即便供應短缺,他們也將繼續得到供應。
相反,企業和工業界則將會首當其衝承受斷氣的後果。對於企業來說—近期能源價格不斷飆升、歐元匯率暴跌、甚至還要承擔因停氣停工的風險,顯然這一年舉步維艱。
北威州企業代表,公司總裁基興霍夫(Arndt Kirchhoff)要求公平對待企業公司和私人家庭:「如果要減少供應,至少應該一視同仁。否則工人們窩在溫暖的家了,工作卻丟了,又有什麼用呢?」
週二晚間,聯邦經濟部發出聲明:「表示優先供應普通民眾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不應該讓工業界獨自承擔後果。特別是目前只能依靠民眾自願節約能源,甚至還在浪費能源的情況下。」
副總理,經濟部長哈貝克更是表示:「私人家庭必須承擔起責任來,否則將對整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一直以來,經濟部長哈貝克都在呼籲,要求居民自願限制能源消耗,比如降低公寓的溫度或是洗冷水澡。

這位經濟部長甚至表示自己是如何以身作則的,稱自己洗澡從來不超過5分鐘。
但是用呼籲來處理能源短缺,顯然十分被動且很難有成效。
現在,哈貝克明確要求,從法律層面解決問題。他表示:「歐洲法規優先保護民眾,而忽略工業界的規定更適合短期供應瓶頸,但我們面臨的可能是長達數月的斷流。」
根據德國媒體報道,如何修改法律目前還沒有準確的訊息。媒體猜測也許會通過《能源安全法》制定節能條例,降低冬季供暖的最低溫度。
一部分住房公司已經開始向住戶吹風了。柏林-勃蘭登堡州住房公司協會(BBU)近期就詢問了旗下成員—即使官方沒有要求,您會選擇降低供暖溫度嗎?

超過一半的房東公司反對在沒有政治規定的情況下節流降溫(52.6%),36.9%的公司主動支持這種降溫措施,另外10%的公司對此不置可否。
鑑於能源價格大幅上漲,85%的BBU成員住房公司表示自2022年初以來,能源價格提高了300%!
大部分住房公司雖然並不同意主動降溫。但如果強制要求,大部分租戶是不會強烈反對的。僅有10%的房東預計住戶方面會產生強大阻力。(畢竟是從自己錢包往外掏錢,我們普通人表示多交錢很痛。)
調查也顯示,要想不挨凍,就要多掏錢。87%的BBU成員表示他們已經向租戶提出了增加供暖費用的要求,僅有10%的住房公司還沒要求漲價。
總而言之,這個冬天,要麼就挨凍,要麼就掏錢,要麼也許面臨的就是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