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比0!法國將與阿根廷爭奪大力神杯!全法嚴防死守,多地禁菸花彈

法國12月14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70224例,累計確診38274817例,新增死亡114例,累計死亡160122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12月14日晚,世界盃第二場半決賽迎來法國隊與摩洛哥隊的歷史性對決。法國總統馬克宏兌現諾言前往卡達觀賽。最終法國隊以2比0戰勝摩洛哥隊,與阿根廷會師決賽。法國國內安全總局在賽前警告說,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都有發生「騷亂」和「城市暴力」的風險。法國內政部當天在全法部署1萬警力,其中5000人在巴黎大區(2200人在巴黎香街周邊)嚴陣以待。

在當晚的比賽中,上半場第5分鐘,特奧·埃爾南德斯率先為法國隊破門得分。這也是自1958年來,世界盃半決賽上的最快進球。

特奧·埃爾南德斯破門得分

▲ 特奧·埃爾南德斯破門得分。

下半場第79分鐘,科洛·穆阿尼再進一球,法國隊2比0領先。

姆巴佩與哈基米在比賽中(法新社圖)
姆巴佩與哈基米在比賽中(法新社圖)

▲ 姆巴佩與哈基米在比賽中。(法新社圖)

14日晚法國隊陣容:

洛裡 (隊長) – 孔德、瓦拉內、科納泰、特奧·埃爾南德斯 – 瓊阿梅尼、格里茲曼、福法納 – 登貝萊、吉魯、姆巴佩。

摩洛哥隊陣容:

布努 – 哈基米、埃爾·亞米克、賽斯(隊長)– 阿格爾德、馬茲拉維 – 齊耶什、阿姆拉巴特、烏納希、布法爾 – 恩內斯里

▲ 馬克宏發推:「我們把大力神杯搬回家?」(Twitter截圖)

01

力排眾議,馬克宏飛卡達為法國隊打call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報道,儘管圍繞卡達世界盃有許多爭議、近日又曝出歐洲議會高官為卡達「洗白」腐敗醜聞,但法國總統馬克宏還是無視爭議,飛往卡達豪爾海灣球場觀看法國對摩洛哥的比賽。

馬克宏發推文為法國隊加油(Twitter截圖)
馬克宏發推文為法國隊加油(Twitter截圖)

▲ 馬克宏發推文為法國隊加油。(Twitter截圖)

事實上,在歐洲議會被曝出腐敗醜聞後,數位左翼國會議員和歐洲議會議員呼籲馬克宏不要前往卡達,其中包括「不屈的法蘭西」(LFI)的邦帕爾(Manuel Bompard)、「公共空間」(Place Publique)的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以及歐洲環保綠黨(EELV)的雅多(Yannick Jadot)。

「多年來,大家都知道本屆世界盃是一場環保和社會悲劇,法國正在調查與授予其主辦權有關的腐敗約定,如今歐洲議會曝出‘卡達門’事件:我要求馬克宏14日不要去卡達。」雅多在Twitter上表示。

但這些勸阻顯然沒能讓馬克宏改變心意。其實,早在世界盃開賽前,馬克宏就曾公開反對抵制倡議,呼籲「不要將體育政治化」。法國總統認為,針對一些爭議問題,應該是在授予承辦權時就考慮的。

02

1萬警察如臨大敵,多省禁菸花彈

綜合《費加羅報》和BFM電視臺報道,法國國內安全總局在14日晚的半決賽前警告說,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都有發生「騷亂」和「城市暴力」的風險。

來不及解釋了,笑/哭就完了(網路圖)

▲ 來不及解釋了,笑/哭就完了。(網路圖)

國內安全總局在一份通知中指出,14日晚必將有摩洛哥隊的支持者(包括其他阿拉伯國家球迷)大規模集會,「即使法國隊獲勝,摩洛哥隊支持者仍會上街慶祝‘亞特拉斯雄獅’的歷史佳績」。

通知特別強調,一些犯罪投機分子會混入慶祝集會,很有可能會在大城市及其他城市的敏感街區與警方發生衝突,「尤其是投擲燃燒物、煙花彈,以及破壞城市設施或汽車」。

在斯特拉斯堡,一些極右小團體計劃14日晚在市中心組織巡邏,「以防止自己的城市被移民球迷佔領」。情報機構擔憂雙方會爆發衝突。

為此,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宣佈,14日在全法部署1萬警力,其中5000人在巴黎大區(2200人在巴黎香街周邊),但香街14日晚不會關閉。當局還建議商家在22點前關門,並收好可被用來投擲的桌椅等設施。

▲ 12月10日,支持摩洛哥隊的球迷在巴黎香街上慶祝晉級。(CLPRESS / Agence de presse視訊截圖)

上週六12月10日,摩洛哥隊和法國隊晉級半決賽後,2萬名球迷湧入巴黎香街狂歡。內政部的資料顯示,全法當晚共有170人逮捕,其中100人在巴黎。巴黎檢察院稱,在巴黎被捕的100人中,有80人(其中23名未成年人)被拘留。

12月10日,在巴黎香街上慶祝的摩洛哥球迷(法新社圖)

▲ 12月10日,在巴黎香街上慶祝的摩洛哥球迷。(法新社圖)

除了巴黎,外省各省長也採取措施嚴防死守。

France 3網站報道,北方省和加來海峽省宣佈,至15日早上,不得向個人出售煙花,並禁止非專業人士「在公共道路上運輸、攜帶煙花」。

北方省警察局在法令中指出,「鑑於無論法國與摩洛哥的半決賽結果如何,都有危險使用花炮的風險,因此禁止運輸、攜帶F2至F4級別的煙花」。

12月6日,摩洛哥在八分之一決賽中淘汰西班牙,里爾13名警察被煙花彈灼傷;12月10日四分之一決賽後,又有15名警察被噴煙花彈,6人受傷。

▲ 12月10日,巴黎香街上的球迷向警察燃放煙花彈。(CLPRESS / Agence de presse視訊截圖)

在瓦茲省(Oise)Compiègne,市府幹脆禁止煙花至世界盃結束,因為當地已發生過「多起城市暴力,警務人員遭到煙花彈襲擊」事件。違者罰款150歐元。

在南特,應CFDT工會要求,公交公司決定自14日晚9點半起停止市中心的公共交通服務,以保障「員工和乘客的安全」。

▲ 12月10日,南特球迷站在公交車頂上慶祝贏球。(Twitter使用者@ClaireDubois3)

羅訥省規定,14晚不得在公共道路上聚眾飲酒,並禁止外賣酒精飲料、持有使用煙花爆竹和運輸攜帶燃油。在里昂,自晚8點起,市中心多處車輛禁行。省長呼籲大家自覺,「讓慶祝活動在遵守公共秩序和體育價值中進行」。

在馬賽,考慮到市中心勢必會被球迷「佔領」,公交公司RTM宣佈,自晚9點起多條有軌電車和公交車線路中斷或有所調整。

▲ 12月14日,圖盧茲街頭看比賽的球迷。(Twitter使用者actutoulouse)

03

摩洛哥隊「外援」多,近半數球員擁有雙重國籍

摩洛哥隊有「亞特拉斯雄獅」(Lions de l’Atlas)之稱,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淘汰葡萄牙,創造非洲球隊有史以來最好成績。他們沒有輸球的心理壓力,是不可小覷的優勢。摩洛哥隊最近一次與法國隊交鋒還要追溯到2007年的友誼賽,當時兩隊以2比2戰平。

法國《解放報》指出,摩洛哥擁有3734萬人口(2021年資料),海外移民約有700-800萬人,這一點在摩洛哥隊的世界盃名單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入選的26名球員中,16人擁有雙重國籍,其中14人在外國出生:比利時4人、荷蘭4人、法國2人、西班牙2人、義大利1人、加拿大1人。

值得一提的是,摩洛哥國家隊隊長羅曼·賽斯(Romain Saïss)就是在法國東南小鎮Romans-sur-Isère(德龍省)出生長大的,擁有法國和摩洛哥雙重國籍。

賽斯(法新社圖)

▲ 賽斯。(法新社圖)

賽斯的父親拉杜安(Radouane Saïss)13日在RTL電臺上承認說,這場法摩對決對兒子來說非常特別。「(情感上)確實很不容易。這就像是媽媽和爸爸對決,而你必須從中做出選擇。」

「他(羅曼·賽斯)一直想成為職業球員,但他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入選摩洛哥國家隊或法國國家隊。摩洛哥先選中了他,所以他就去了。成為打進世界盃半決賽的摩洛哥隊的隊長,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拉杜安本人14日也前往卡達比賽現場為兒子加油助威。

事實上,摩洛哥隊員對法國隊無比熟悉,球隊中的左邊鋒布法爾(Sofiane Boufal,出生於法國巴黎)、中場烏納希(Azzedine Ounahi)、邊後衛哈基米(Achraf Hakimi,出生於西班牙馬德里)、中鋒阿布赫拉爾(Zakaria Aboukhlal,出生於荷蘭鹿特丹)以及中衛達裡(Achraf Dari)都在法甲效力,他們的很多隊友都在法國隊陣中。

▲ 今年1月,姆巴佩曾大膽「預言」法國隊將在卡達世界盃上與摩洛哥隊對決。他對站在一旁的哈基米笑著說「我將不得不摧毀我的好友」,哈基米則回應道「我也會粉碎他」,姆巴佩繼續笑說「這會有點讓我心碎,但這就是足球」。(beIN SPORTS視訊截圖)

04

雙國籍球迷左右為難:「選爹還是選媽?」

法國與摩洛哥在半決賽狹路相逢,這讓眾多在法國的、擁有法摩雙重國籍的球迷犯了難。

「我出生在法國,有摩洛哥血統,」伊夫林省(Yvelines)的卡里姆(Karim)向BFM表示,「我們支持摩洛哥隊和法國隊,但更傾向支持摩洛哥隊。因為法國隊已經得過世界冠軍,他們贏球習以為常,可對我們(摩洛哥)來說,能打到比賽這個階段實在難得。」

擁有法摩雙重國籍的法國喜劇演員杜布茲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雙贏(Twitter截圖)

▲ 擁有法摩雙重國籍的法國喜劇演員杜布茲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雙贏。(Twitter截圖)

「如果我們贏了,我很高興;如果法國贏了,也同樣高興,」與卡里姆一起踢球的隊友扎卡里亞(Zakaria)表示,「我們生活在法國,我也有法國和摩洛哥雙國籍。我們會感到緊張,就好像我們在球場上一樣。」

一位網友表示:「我是法國人,我一輩子都在法國但這次世界盃我決定支持摩洛哥,主要也是為了支持非洲(球隊

▲ 一位網友表示:「我是法國人,我一輩子都在法國。但這次世界盃我決定支持摩洛哥,主要也是為了支持非洲(球隊)。」(Twitter截圖)

出生在摩洛哥的拉無錫那(Lahoucine)將自己定義為一半法國人、一半摩洛哥人。他希望能「雙贏」,並將這種選擇定義為「在父親和母親之間」做出選擇。「我們真的很自豪能成為法國人並生活在法國,但我也不會忘記我的祖(籍)國,」他補充道,「這對我來說也很重要。祝願最優秀的隊獲勝(Que le meilleur gagne, inch’Allah.)。」

最後一發靈魂拷問:「卡達世界盃抵制得怎麼樣了?」

(歐洲時報/ 原野、賈言 編譯報道)

(歐洲時報/ 原野、賈言 編譯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