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白話區塊鏈
責編 | 晉兆雨
頭圖 | 付費下載於視覺中國
什麼是 Web 3.0 呢?用一句話來說,Web 3.0 是更加以使用者為中心、專注於使事情更加人性化的、透明的、安全的網際網路。
在介紹 Web 3.0 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 Web 1.0 和 2.0。

Web 1.0:一切的開始
聽說過撥號連接以及下載 5MB 的檔案要花 200 年時間的事情嗎?人們當時主要使用網際網路來維持基本的溝通。通常,您只能在大公司辦公室才能看到網際網路的使用。與現在相比,網站數量非常少。是的,當時事情並不那麼美好,但這是一個開始,是一個文明新時代的開始。我們稱之為網際網路 Web 1.0。
Web 1.0 是單向的。大公司創造了供人們閱讀的內容,幾乎沒有互動,使用者只能讀取資料,只有內容創造者才能編輯和創作內容。所以,就像在圖書館看書一樣,使用者沒有太多權利,他們只是消費者。
後來,抄襲出現了。人們開始複製其他內容,然後將內容粘貼在他們的網站上,原創的內容非常罕見,所以即使是大學也不相信網際網路,查一個簡單的資訊都需要去跑一趟圖書館。當然,當時也沒有社交媒體。

Web 2.0:社會革命
當 Web 2.0 出現後,終端使用者獲益匪淺。使用者可以編寫並讀取資料,人們也意識到了只能處理一百萬使用者的框架存在嚴重的限制。Web 2.0 可以處理數十億使用者, 它有基於 Ajax 和 JavaScript 的框架,部落格取代了枯燥的靜態網頁內容。
Web 2.0 還引入了視訊流和線上遊戲,所有東西都上線了。網站可以互動,更具活力,網上商店開始統治世界經濟。
你可以說,它是一場真正的革命,Web 應用程序的引入開闢了新的視野。
雖然 Web 2.0 中的網際網路把每個人連結在了一起,使得資訊的流通速度和資訊量指數級上升,每個人都可以獲取資訊並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各種服務,好像很公平,但其實網際網路的管理是非常複雜的。
平臺、運營商都對各自地盤上發生的事情有管理權和監控權,比如推特可以擅自封殺美國前總統的賬號,比如攜程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行為進行大資料殺熟獲取商業利益。
Web 2.0 發展至今,使用者資料成為了每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而這資產的擁有者——使用者自己卻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Web3.0 引領網際網路未來的趨勢,將隨著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而發展,最終把權益都歸於使用者。

Web 3.0:未來網際網路

1、萬物互聯
環顧四周,我們現在有了智慧冰箱、智慧電視、智慧秤,以及像「小愛同學」這樣的家庭助理。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連接到網際網路,它們形成了一個設備網路,稱之為物聯網(IoT)。
物聯網是 Web 3.0 的最大特徵之一,目的是將所有東西都連接到網際網路。目前,並非所有設備都可以連接,我們現在沒有這種基礎設施,但隨著 5G 的發展,這一目標將在不遠的未來得以實現。
2、以使用者為中心
Web 3.0 區塊鏈 DApp 更注重以使用者為中心,它將排除中間人,我們不必依賴私人公司控制的巨大資料伺服器,我們的個人資料將更加安全和私密。由於沒有中心化伺服器,所有資料都將在設備之間傳播,人們可以自由訪問它們。它將創造一個更加人性化的網際網路世界。
3、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將主要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分析和結果。事實上,科技巨頭已經在開展他們的 AI 項目,比如人工智慧會嘗試給你推薦符合你品味的音樂。
此外,你會發現,當你在 Google 上搜尋特定產品後,你 Facebook 網頁上的廣告也會發生變化,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未來的營銷策略將不再採用大規模營銷技術,而是以人為本。
4、語義網
區塊鏈技術堆疊提出了稱為語義網的主題。語義網意味著理解 Web 內容的方法,就像人類行為,它與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相關聯,試圖教會計算機理解資料及其行為方式。在語義搜尋中,搜尋結果將更加準確和相關。Web 2.0 依賴於關鍵字,頁面許可權和域許可權來對內容進行排名,但 Web 3 瀏覽器試圖像人一樣理解 Web 內容。
5、3D 圖形和內容的未來
毫無疑問,如今網頁內容更具圖像性,人們喜歡看到和分享視訊和圖像,而不是簡單的文字。近期,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將會普及化,不同的應用和遊戲將擁有更多逼真的圖形和感覺。此外,3D 列印不僅限於實驗室用途,人們將更多地使用 3D 列印,它將變得更加可用,更加便宜。
無論是 Web 1.0 和還是 Web 2.0 都十分依賴於特定的「資訊中介」,它可以是應用層面的平臺,比如推特、facebook,也可以是中心化的伺服器,比如阿里雲、AWS 等。
而 Web3.0 具有無需信任、去中心化、抗審查等特點,使用者對於自己的資料、隱私。為了實現 Web 3.0,則需要各種技術的加持,包括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這其中區塊鏈技術又與 Web 3.0 的願景尤為的契合,這也是區塊鏈被稱為「價值網際網路」的原因之一。
包括智慧合約在內的區塊鏈技術是基石,程式碼即法律,程式碼即規定。一切規則被寫進協議,一旦開啟,便不可篡改。程式碼開源,公開透明,接受所有人的檢查。同時區塊鏈節點分散式的協同共識,把信任的需求降到最低。無需信任,只需驗證程式碼。
又由於各種區塊鏈協議像樂高積木一樣,可以讓開發者隨意調用,並組合成神奇的城堡,也就是去中心化應用 DApp,碰撞出各種火花。而這一切將帶給我們一個與 Web 2.0 完全不同的世界。
另外,由於 Web 2.0 中,資料都被儲存在一臺或指定的中心化伺服器內,因此只要駭客對目標伺服器進行攻擊,就可以獲得大量使用者資料,比如某平臺的賬號密碼、甚至信用卡資訊。如果你曾經註冊過谷歌賬號,不妨現在登陸上去看一下,谷歌將會告訴你你的哪些密碼已經被洩露。
而來到 Web 3.0 的世界時,使用者資料可以儲存在去中心化的資料庫上,不需要再去租用特定的伺服器。因此,每次資料的授權都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才,而且由於分散式的記錄方式,也不存在單點攻破後的資料洩露問題,更好地保護了使用者隱私。
而使用者發佈資訊,也不再將收到平臺「一言堂」式的審查,真正實現了言論自由。在這一輪牛市中,市場也感知到了這一賽道的潛力,fil的價格因此也水漲船高。
Web 2.0 發展到現在,相信大家沒少在平時上網的時候被廣告轟炸。雖然每個人都獲得了免費的網際網路服務,但代價就是我們的基本資訊和行為資料被巨頭佔為己有,巨頭以此為賣點,向廣告方收費。
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之間對於使用者的爭奪也總是不休,Web 2.0 時代,使用者就是網際網路巨頭最大的資產,巨頭可以從為平臺付出內容、活躍貢獻的使用者中獲取利益,卻不支付使用者任何費用,也不經過使用者同意。
Web 3.0 可以把資料和資料帶來的收益迴歸個人,私鑰掌握在使用者自己手裡,也就是你把自己資料的使用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選擇保護它不然它被利用,也可以選擇將其出售獲得利益。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Web 2.0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的同時,卻沒有把資料自由給我們。而Web 3.0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自由度。

小結
Web 3.0 的願景看似美好無比,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區塊鏈網路擁堵導致效率低下,網路費用高企轉嫁到普通使用者身上,智慧合約漏洞被駭客利用攻擊等……
但任何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不會一蹴而就,無疑我們現在是處於 Web 3.0 爆發的前夜,新技術、新概念和新項目層出不窮,或許會存在泡沫,而未來的大規模落地卻指日可待。
你看好 Web 3.0 嗎?為什麼?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60+專家,13個技術領域,CSDN 《IT 人才成長路線圖》重磅來襲!
直接掃碼或微信搜尋「CSDN」公眾號,後臺回覆關鍵詞「路線圖」,即可獲取完整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