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奈飛 (Netflix) 的人怎麼越來越少了?

問差友們一個問題,大家上一次追奈飛Netflix)的劇是啥時候?對於我來說,還是去年爆火的 《 魷魚遊戲 》。

打那之後就感覺奈飛後面出的水準有點拉了。

在《 魷魚遊戲 》 推出後的半年裡,奈飛都沒有出現全球使用者觀看時長 10+ 億小時的爆款。

其中觀看時長最高的《 布里奇頓 2 》是 6.5 億小時,和 《 魷魚遊戲 》16.5 億小時的資料還是沒法比。

訂閱資料上也不好看,前段時間奈飛披露,在今年一季度跑了 20 萬使用者後,二季度又有 97 萬使用者 「 取關 」。

要知道在今年之前,奈飛的使用者數可是保持了連續 10 年的增長。

就在 2020 年底,奈飛全球使用者數還突破了 2 億,藉著全球疫情,大家都在家憋著,奈飛是狠狠受益了一波。

隨著使用者的流失,奈飛的股價也一落千丈,去年 11 月還漲到 700 美元/股,如今不到高點的三分之一,市值跌掉了 1.35 萬億。

大家也知道任何公司都不會一直保持高增長,但是奈飛跌落來得這麼快,確實有點沒想到。

因為去年,這家公司還收穫了 1800 萬個新使用者。

長視訊難搞又燒錢,看看咱們國內平臺的混戰,打了十多年,大家都沒掙到錢。

如今行業標杆奈飛都在掉粉,是流媒體這條路走不通了嗎?

為了知道到底啥情況,小辣椒翻了一下奈飛的資料,發現這好像與流媒體行業不搭嘎,更多是和奈飛自身有關。

咱們先來看下奈飛的全球使用者分佈。

最近兩年,歐美還是使用者數最多的區域,不過已經不漲粉了,奈飛的主要增長都來自拉美和亞太這兩個地區。

其實如果就這樣也還行,無非就是增長慢一點嘛。

但實際情況是,奈飛的大本營北美是使用者流失最多的地區。光是今年二季度,就有 130 萬使用者取消了訂閱。

而第二大區域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也好不到哪去,有 80 萬人取消。

也就是亞太的這點增長遠不如其他地區取消的多,導致整體使用者數下滑。

對於美國人脫離奈飛的這個選擇,我表示理解。

畢竟奈飛最近的口碑可真不太行。

今年一季度主打的三部劇《 布里奇頓 2 》、《 虛構安娜 》、《 殭屍校園 》都平平無奇,評分最高是 7.1 分。

近期出的幾個改編更是被噴無腦瞎改。

比如喪屍片鼻祖 《 生化危機 》 ,作為擁有無數粉絲的大 IP,奈飛這次推出的改編劇可把粉絲們炸開了鍋。

一頓大魔改下,雙時間線邏輯混亂,主角姐妹倆人物設定彷彿弱智,這個劇在爛番茄的新鮮度也只有 52%。

評分是 4.5,網友吐槽這部劇光顧著政治正確去了。

另一部改編自簡·奧斯丁同名小說的電影 《 勸導 》 也是被噴瞎改,《 紐約客 》 雜誌說奈飛的這版改編只碰到了簡·奧斯丁小說的皮毛。

評分只有 5.7

評分只有 5.7。

評分只有 5.7
評分只有 5.7

真心建議奈飛,不會改咱可以不改的。

劇不好好拍,我幹嘛還要花錢看你家的,看別家的不行嗎?

這就是使用者流失的第二個原因——來自同行的壓力。

十幾年前,流媒體這個賽道的玩家屈指可數,奈飛作為老大也盡享紅利。

現在各路選手進場參賽,都想要分走老大手裡的蛋糕。

比如這波疫情讓傳統影視公司看到了流媒體的紅利,以前大家是把自家內容授權給奈飛,現在開始搞自己的平臺,當然就要拿回自己的東西了。

拿回自己的東西了

所以迪士尼在 2019 年開始上線了自己的 Disney+ ,憑著手裡漫威、星戰、皮克斯這些著名 IP,短短兩年多使用者數就到了 1.37 億。

這個增長速度可是比奈飛當年還要猛。

除此之外,亞馬遜 Prime Video、華納旗下 HBO Max、Apple TV+、Paramount+ 也都不是吃素選手,每家手裡都有熱門 IP。

看看 HBO Max 的資源,《 權力的遊戲 》、《 生活大爆炸 》、《 西部世界 》、《 慾望都市 》、《 哈利波特 》還有DC系列,全都是硬貨。

要論版權,奈飛手裡的那點薄家底可真拼不過這幫傳統影視公司。

雖然現在體量上還是奈飛最大,但其他選手背後都有大金主,實力不可小瞧。

就比如說,奈飛當年花了 2.18 億美元買來 《 老友記 》6 年版權,到期後,HBO Max 直接砸了 4.25 億美元,買下未來 5 年的獨播版權。

沒得辦法,奈飛只能下架。

沒得辦法,奈飛只能下架

而且,目前在各家出的訂閱服務裡,奈飛的價格也並不便宜。

2019 年以來,奈飛幾乎每年都在漲價,今年 1 月奈飛再次提升了北美的價格。

在美國市場上,Apple TV+ 每月訂閱費是 4.99 美元,Disney+ 是 7.99 美元,而奈飛的最低訂閱費是 8.99 美元。

市場好的時候你漲漲價格,使用者還能忍,今年這通脹嚴重的,沒有爆款還要漲價,自然勸退了一大波人。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之前一些人是因為疫情出不了門才轉投的流媒體,今年疫情逐漸好轉,電影院也大量開放了,那些使用者乾脆就不續費了。

巨大壓力下,奈飛的管理層也知道這麼搞下去不行,得想點轍了。

他們想的第一招就是賣廣告,奈飛決定要推出更便宜但是要看廣告的套餐。

從進入流媒體以來,奈飛就一直堅持無廣告,注重平臺的優質內容。就在2020年1月,當時的奈飛聯席 CEO 哈斯汀斯還聲稱,奈飛仍然拒絕採用基於廣告的商業模式作為增收手段。

不過在利益面前,嘿嘿,上廣告就上廣告吧。

今年 4 月在發佈一季度財報後 ,奈飛披露了未來會上廣告的計劃。

然後在 7 月 14 日,他們就宣佈了要和微軟合作銷售廣告,最快今年四季度上線。

看來奈飛其實早就坐不住了,只是之前時機不成熟,現在機會來了趕緊安排上。

這不知道算不算美國人向中國選手反向學習呢,畢竟愛優騰可是在 2015 年就開始走 「 會員 + 廣告 」 兩條路了。

他們甚至還探索了超前點播這種更牛叉的模式,不過就是還沒來得及讓奈飛學就已經淘汰了。。。

奈飛的第二招嘛,就是打擊共享賬號。

奈飛自己預計除了 2.2 億的付費使用者外,還有超過 1 億用別人賬號的 「 白嫖 」 使用者。

咳咳,小辣椒不會說自己也這樣幹過 ▼

咳咳,小辣椒不會說自己也這樣幹過

對於共享,以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現在為了生存也要動真格了。

3 月份,奈飛在拉美推出了付費共享功能,允許使用者共享賬號給不同地址的人登入,但最多只能給 2 個人。

就是說賬戶和地址綁定,你想在你家登別人的號那就得再掏一筆錢了。

還好,這個功能明年才會全面上線,今年還不影響咱們白嫖黨。

放出這麼些招數出來,奈飛在這次下滑危機中的反應還是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因為之前預測是二季度會減少 200 萬使用者,結果只丟了 97 萬,大大好於預期。

關鍵是重磅 IP 沒有垮掉。

二季度推出的 《 怪奇物語 4 》 上線後,72 小時突破 2.9 億小時的觀看時長,這也打破了奈飛的首播記錄。

豆瓣也是好評如潮

豆瓣也是好評如潮。

豆瓣也是好評如潮

不得不說,強如奈飛也被逼出絕技了,但歸根到底,長視訊還是內容為王,奈飛也表示未來要投入 170 億美元做原創內容。

再看看國內愛優騰的十年廝殺,借用知名編劇@汪海林的評論:

消滅了觀眾,培養出一代腦殘。關鍵是,還賠錢。

流媒體裡要做常青樹,毋庸置疑還得靠內容。

圖片資料來源:

豆瓣,微博@汪海林

盒飯財經,奈飛有病,愛優騰有藥?

ZAKER,奈飛向廣告低頭了,但長視訊的底層邏輯沒變

飛娛財經,文娛圈2022:賭新劇,不如開發老劇

極客電影,剛止損就跟微軟「閃婚」,Netflix下的什麼棋?

騰訊新聞深網,魷魚遊戲之後無爆款,奈飛「飛不動了」

相關文章

矽谷都在裁員,奈飛卻在增長

矽谷都在裁員,奈飛卻在增長

2022 年低開高走的奈飛,在年底交出了一份驚豔的答卷。 作者 | 賴求華編輯| 鄭玄 2022 下半年,過去 20 年最寒冷的冬天籠罩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