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佐斯( 亞馬遜 CEO ),比爾蓋茲( 微軟 CEO ),阿爾諾( 路易 · 威登 CEO )大家或多或少應該聽過吧?
畢竟這些都是各自領域響噹噹的人物,而且都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富豪。

但最近這段時間,有一個相對 「 名不見經傳 」 的印度老哥,在富有這件事情上狠狠反超上述大佬。
他的名字叫,高塔姆 · 阿達尼( Gautam Adani )↓↓

他的財富就跟坐上火箭了一樣在增長。。。
今年年初,他還位列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的第 14 位, 9 個月過去,現在他已經是僅次馬斯克的世界第二大富豪。
財產從年初的 856 億美元,飆升到 1468 億美元,整整賺了 612 億美元。
算了一下,在今年已經過去 263 天裡,他每天財富增長 2 億多美元,堪稱神奇。。。
點選可看大圖▼

阿達尼是誰?他又是如何成為 「 財富神話 」 的?
高塔姆 · 阿達尼 1962 年出生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現年 60 歲,有 7 個兄弟姐妹,家裡原本是做紡織業生意的。

這哥們本身就挺有商業頭腦。
大學沒讀完他就輟學了,找了家公司從鑽石分揀員做起,熟悉業務後他跳出來自己搞了鑽石公司,成為了百萬富翁,這個時候,他才 20 出頭。
後來還幫兄弟賣過進口 PVC ( 聚氯乙烯 ),這玩意在咱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塑膠袋、保鮮膜還有一些醫療機械都離不開它,做得也挺成功。

1988 年阿達尼成立了阿達尼集團,最開始做的是像進口 PVC 這樣的商品貿易生意,後來生意做大了,業務開始往基礎設施那邊靠。


阿達尼聰明的頭腦讓他確實賺到了不少錢,但要差評君來說,比頭腦更關鍵的,是選擇。
2000 年前後,阿達尼開始各種支持自己家鄉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這位部長的名字叫:莫迪。
2002 年,古吉拉特邦發生暴亂事件後,莫迪的口碑差到了極點,人民、企業家和其他政客都不待見他,美國直接禁止莫迪入境。這種情況下,阿達尼直接賭了一把,出錢又出力給莫迪搞起了正面宣傳。
2013 年,美國沃頓商學院取消了莫迪在沃頓印度經濟論壇上的主題演講,阿達尼集團聽說訊息以後,立馬撤回了對論壇的經濟支持。
如此種種,一波波操作下來,兩人的關係簡直如膠似漆。
2014 年莫迪忙競選拉票的時候,就專門坐阿達尼集團的飛機到處飛,大選獲勝飛新德里的時候,也是特地坐了阿達尼集團的飛機。

而隨著 2014 年莫迪就任印度總理,阿達尼集團在印度商場上大開 「 作弊器 」 。
原本阿達尼公司因為之前破壞環境,要被處以 20 億盧比的罰款。
但是 2016 年,好像這筆罰款被政府悄悄撤銷了。
當然哦,政府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也有站出來聲明,說什麼沒有撤銷,還要罰得更狠,就是不知道為啥,怎麼 8 年過去了,一搜都還是撤銷處罰的新聞?

2018 年,印度政府批准了 6 個機場的私有化,並且為了以擴大競爭範圍,放寬了規定,允許在該領域沒有任何經驗的公司參與競標。
然後,沒有機場運營歷史的富豪老哥,阿達尼,成功用鈔能力將這六家機場全部收入囊中,並且在其後的 2020 年收購了印度孟買第二大機場運營公司的控股權,以便自己的運營。
聰明的商業頭腦,再加上國家首腦的傾情支持下,阿達尼 1988 年創辦的阿達尼集團發展成了龐然大物。
集團業務涵蓋了煤炭貿易、煤礦開採、油氣勘探、港口、發電和輸送、天然氣配送等等。
老百姓:一切盡在不言中。。。▼

現在,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為阿達尼的股票而瘋狂。
有人更看重戰略契合度,認為阿達尼集團目前的業務跟國家願景高度一致,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不會出現問題。
有人認為阿達尼集團現在太大了,它的一舉一動關乎民生,所以不能倒閉;
有人看重阿達尼跟莫迪關係,認為作為好戰友,莫迪政府未來只會給阿達尼集團更多利好。
Twitter網友整活▼

總之,大家找到了各種理由押注阿達尼集團的未來。
再加上全球能源緊張,石油跟天然氣價格上漲,各種因素推波助瀾,共同造就了阿達尼集團的股價神話。

近三年來,阿達尼集團旗下 7 家上市公司股價飆升,根據彭博社今年 9 月初公佈的資料,阿達尼綠色能源跟阿達尼天然氣市盈率一度超過 750 倍,對比之下,特斯拉、亞馬遜的市盈率都在 100 倍左右。
而作為這些公司的主人,阿達尼的財富增長也成了神話。

與此同時,以往財富榜單上的大佬,他們的財富都在因為各種原因縮水。
比如,亞馬遜的貝佐斯 2019 年離婚跟妻子分了家產, 2020 年以來生意受到了疫情打擊,比爾蓋茲每年都忙著幾百億幾百億的做慈善,諸如此類。
2022 年,阿達尼是該指數前十中唯一一位財富沒有下降的人。
只是吧,資本的錢往往來得容易,去的也容易。
阿達尼集團看起來喜人的增長速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阿達尼一直在買買買,擴張業務,他的多元業務帝國很大一部分是借錢買來的。
債務研究機構 CreditSights 前陣子就發佈了一份報告,表示阿達尼集團的槓桿率 「 嚴重過高 」 ,其債務總額為 288 億美元,認為這家集團有陷入債務陷阱的可能。
雖然這位印度煤老闆,通過多元的產業抓住了各種民生命脈,但在如此令人憂心的債務面前,誰也無法精準地預料,他的日賺 2 億美元到底是超現實主義的財富神話,還是陽光下的美麗而易碎的泡沫。
備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撰文:亞南編輯:面線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 Understanding Gautam Adani ’ s rise : a story on how to generate wealth via hope , equity and of course debt 》
《 And now , Adani Group dumps Wharton event over Modi issue 》
《 https : //smartmoney.angelone.in/blog/success-story-of-gautam-adani/ 》
知乎:《 化工史話 74 最重要的塑膠——聚乙烯 》
《 新能源紅利引來石化大 BOSS !國外石化巨頭也坐不住了!投資 4800 億謀劃大轉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