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家平常用的 Windows 系統其實有很多個版本,比如常見的家庭版、專業版和教育版什麼的。

但無論是哪個版本,大家都能感受到最近幾年的 Win10 和 Win11 系統是越來越臃腫了。。。
即使是一臺新電腦,也會附帶各種 「 臃腫服務 」 和沒什麼用的進程,像是什麼搜尋家庭網路設備,尋找列印機,儲存設備組策略。
對於咱們這種臭打遊戲的人來講,不能說是有一些用,只能說是完全用不上。。。
所以有些人會選擇裝一個精簡版的 Windows LTSC 系統,它刪掉了一些很少用到的 UWP 應用和服務,有的大神還給它加了個 「 禁用更新 」 的大招,可以說是輕量又好用。

原本世超以為這就是輕量化 Windows 的天花板了,直到我這兩天網上衝浪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更神的系統—— AtlasOS 。

這個系統的名號相當響亮:專為遊戲黨定製的高性能 Windows10 系統。

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 AtlasOS 的刀法相當大膽,直接砍掉了大部分的服務和進程,資源管理器上面什麼都沒有。。。

而像什麼藍牙和 WiFi 也都先給你禁掉,想用的話自己開去。。。
就連瀏覽器和 Windows Defender 都給你揚了,想下什麼下什麼,根本沒人管你。
系統更新禁用, Windows Defender 類目直接無了▼

總而言之, AtlasOS 基本上是一副 「 能玩遊戲就行,別的關老子屁事 」 的嘴臉。
而且這種大刀闊斧的資源最佳化,也正是老配置電腦所需要的。

那麼既然這系統這麼厲害,世超怎麼能不親自體驗一下呢?
正好公司有幾臺 「 上古配置 」 的電腦,雖說日常使用沒什麼問題,但是打遊戲的話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於是世超找到了一臺英特爾 7 代 i3 處理器搭配 GTX 1050 顯示卡和 16GB 記憶體的主機,給它裝上了 AtlasOS 。

作為對比,世超在這臺老設備上分別安裝了 Windows 11 和 AtlasOS 做個對比測試,來看看 AtlasOS 的表現到底咋樣。
但是沒想到這波測試居然翻車了,因為世超發現這倆系統下的遊戲表現好像沒什麼區別啊。。。
比如一上來就開懟的 3DMark TimeSpy 測試, Windows 11 和 AtlasOS 分別跑出了 1847 和 1866 分。。。


嗯,都挺低的,不愧是公司的元老級設備。
雖說 AtlasOS 跑分險勝,但跑分也就圖一樂,實際體驗還得看遊戲表現咋樣。
這次直接來個高端局《 賽博龐克 2077 》,結果兩個系統打了平手,都是 34 幀。。。

但降降畫質也不是不能玩,怎麼說也比電影級幀率要高嘛。

第二款遊戲選是剛剛歸來就要離去的《 守望先鋒:歸來 》,世超選擇的是 1080P 高畫質與訓練靶場機器人 1V1 。
結果 AtlasOS 非但沒能最佳化, 168 幀反而還比 Win11 的 172 幀要低。。。

這波啊,這波難不成是反向最佳化?我係統元件全被刪乾淨了,結果什麼優勢都沒拿到?
不是我說停停,你這個劇情完全沒照劇本走啊???

世超在經過了一番思索之後,覺得有可能是設備的問題,讓 AtlasOS 有點力不從心?
於是俺趕緊又找了一臺配置稍微好那麼些的拯救者整機,去年後期同事淘汰下來的。
處理器是 AMD 銳龍 3700X ,顯示卡是 RTX 2060 ,沒上一臺電腦那麼老,但也不那麼新。。。
記憶體則依舊是 16GB 。

這次我們再來看看錶現和之前有沒有出入。
首先說 3DMark TimeSpy 環節, Atlas OS 直接衝到了 7580 分。
年輕真好,直接翻了幾倍。。。

但沒想到的是, Win11 這邊跑了個更高的 7593 分。。。

再回到遊戲實際測試環節,《 賽博龐克 2077 》內建的 Benchmark 測試中, AtlasOS 高畫質可以跑到 62 幀,遊玩是完全沒問題的。


然後 Win11 反手就甩給了我一個 64 幀。。。

《 守望先鋒:歸來 》超高畫質下的幀數也分別是 150 和 151 幀, Win11 以 1 幀優勢勝出,這 Atlas 還不如不用。。。

但世超還是不信邪,又找來了 CSGO 高畫質,這下 Atlas 可算是爭了一口氣,跑出了 263 幀的成績,比 Win11 的 255 幀略高一點。

最後,在一系列的測試結果之後,世超得出了一個結論:AtlasOS 和 Win11 下的遊戲體驗是差不多的。
實不相瞞,世超對於這個成績還是挺失望的,你這 AtlasOS 一頓大砍特砍都要裸奔了,結果不如人家 Win11 拖家帶口的成績?
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們的編輯部最老的電腦。。。也還不夠老。
確切來說,是記憶體不夠小!
因為我後來又仔細看了一眼 AtlasOS 的官網,他們對比選取的配置不但是配置要老,而且記憶體只有 8GB——還沒現在一臺旗艦手機多。
同時 AtlasOS 也比較隱晦地介紹了自己的理念,不僅僅是通過刪掉系統元件節省 CPU 開銷,更重要的還是騰出儘可能多的可用記憶體,避免記憶體不夠用導致的遊戲卡頓。

那怪不得了,我們編輯部這兩臺電腦,雖然老,但至少都配備了 16 GB 的記憶體。。。
看來。。。是我們唐突了。。。
不過吧,話又說回來了,你們知道現在一條 8GB 的記憶體才多少錢嘛——感謝國產記憶體的崛起,以前一條三四百的 8 GB 的記憶體,只要 100 多塊錢!!!
大人,時代變啦!
現如今,假如這麼一道選擇題擺在我面前:遊戲幀數、系統完整功能體驗只能留一個;還是加一條記憶體,就能換來 「 我全都要 」 。。。
以前的我也許會猶豫,但現在我肯定會大聲的喊出。。。
BBBBB !

再一次感謝國產顆粒。。。謝謝你,長江;謝謝你,長鑫。
況且不是有訊息說, Windows 版 QQ 客戶端明年就要基於 Electron 技術重構了嘛,對小記憶體的老電腦也許會非常不友好!
所以。。。還是儘早加條記憶體吧,不然以後 8GB 的電腦可能連 QQ 都得閃退了。
不過當然了,我一個人能找到的老電腦有限、玩的遊戲也不能覆蓋到所有人的日常偏好,這個測試結果也不能說明全部。
假如有差友使用過 AtlasOS 而且效果還不錯的話,也歡迎留言告訴世超一聲。
當然,要是你覺得還有你這更逆天的最佳化方法,能夠拯救一些老掉牙的設備,也歡迎大家留言,世超幫你們上牆 ~
撰文:小杜編輯:面線 & 米羅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世超的電腦截圖
AtlasOS 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