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差友們都知道在跨屏互聯這塊,目前不少手機廠商都有推出自家的方案,比如華為的多屏協同、小米的小米妙享,vivo 的量子套件。。。
這些方案怎麼說呢,做得都挺好用,只不過跨屏互聯並不是所有設備都能用上,你看像蘋果和華為就只允許在自家設備之間使用這功能。

說白了,廠商們這麼做還是為了打造自家的生態全家桶,其中在兼容性方面,moto 和 vivo 應該算是這幾家手機廠商裡做得比較好的。
因為前者的 Ready For 功能幾乎支持所有的 Windows 電腦,只要你在電腦上安裝一個 PC 版的 Ready For,就能實現 moto 手機與電腦的互聯:

而後者除了支持 Windows,甚至還推出了 macOS 版的量子套件,方便你在 Mac 上實現與 vivo 手機的跨平臺互聯:

當然了,其它好用的第三方跨屏互聯軟體也不是沒有。
比如安卓使用者藉助 anlink 這款軟體,就可以在 Windows 電腦上控制自己的手機,整體體驗還算可以,不過跟原生跨屏互聯肯定不能比:
Dell 也曾推出過一款名為 Dell Mobile Connect 的跨屏互聯軟體,它不僅支持安卓手機與 Windows 電腦的互聯,甚至還支持 iPhone:
只可惜這軟體僅限 Dell 電腦使用,其它電腦無法從微軟商店直接安裝,只能通過第三方渠道下載,而且現在它也已經停止運營。
而就在前陣子,世超注意到我們熟悉的牙膏廠 Intel 竟然也摻和了進來,在微軟商店正式上線了一款跨屏互聯應用 —— Intel Unison。

雖然明面上它只支持獲得英特爾 Evo 認證的 Win11 電腦,但其實搭載 AMD 處理器的電腦照樣也能用(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 NTR~ )。
而且在體驗了一陣子之後,我發現這款軟體在某些方面做得還不賴。

特別是在兼容性方面,它同樣支持安卓手機和 iPhone 配對上 Windows,算是 Windows 平臺為數不多支持 iPhone 的跨屏互聯軟體!
軟體的使用方式也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在電腦和手機上提前安裝好 Intel Unison,打開手機 App 掃個碼或者輸入配對碼就能完成配對:

配對上之後,你會發現它主要有五個功能,分別是傳檔案、管理照片、發訊息,同步通知以及打電話,相比同類型軟體少了映象控制手機的功能。


然而它有一個功能卻很牛掰,那就是很多跨屏互聯軟體往往要求電腦與手機處在於同個區域網內,而它卻能做到遠端傳輸檔案和管理照片。
只不過,用資料遠端傳輸檔案和訪問相簿的速度嘛,實在不敢恭維,基本就跟你線上訪問網盤裡的檔案一樣,看個幾 MB 的視訊都要等上幾秒:
要是它們都連上 WiFi 倒還好,最快傳輸速度能達到 15MB/s 左右,當然這速度跟原生跨屏互聯動輒二三十 MB/s 的速度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好在它的互動還算做得不錯,不管是傳照片、視訊還是文件,我們只要用滑鼠無腦選中它們然後往裡那麼一拖,檔案就能立馬開始傳輸:
包括簡訊也是,在電腦端藉助這個軟體自帶的對話方塊就能回手機簡訊:

而且電話來了之後,Windows 桌面同樣也會出現一個通知彈窗,我們直接在電腦上就能進行接聽,這種互動體驗確實有原生那味兒了。

總之在我使用過的第三方跨屏互聯軟體裡,Intel Unison 的體驗絕對屬於第一梯隊。
如果要說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大概就是它在後臺會時不時斷連,雖然重新打開軟體就能解決,但多少有些影響使用,希望 Intel 後續能及時改進。
文章最後,軟體的下載連結世超就放下方的資料來源裡了,感興趣的差友都可以在自己電腦上下載下來試試,感謝大家的觀看!
撰文:胖虎編輯:面線
圖片、資料來源:
vivo 官網、蘋果官網、小米官網、華為官網
https://apps.microsoft.com/store/detail/intel%C2%AE-unison%E2%84%A2/9PP9GZM2GN26?hl=zh-cn&gl=cn&rt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