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將裁員 17000 人,為科技巨頭最大規模公開裁員
1 月 5 日訊息,知情人士稱,亞馬遜新一輪裁員將影響超 1.7 萬名員工,高於公司最初計劃的人數,這將是迄今為止大型科技公司公佈的最大規模裁員。

亞馬遜去年 11 月宣佈將開始裁員,裁員主要集中在零售、設備和人力資源部門。當時該公司預計裁員總數約為 1 萬人,但知情人士表示,這一數字可能會發生變化。
截至去年 9 月,亞馬遜共有 150 萬名僱員,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其物流倉儲部門工作。一些知情人士說,裁員主要集中在亞馬遜的公司層面。(來源:新浪科技)

郭明錤:京東方將成為 iPhone 15 系列螢幕主要供應商
1 月 4 日訊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已經向顯示屏供應商京東方下達了 2023 年下半年的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ro 訂單,京東方有可能在 2024 年超過三星成為 iPhone 最大的顯示屏供應商。

郭明錤在他的 Medium 部落格中寫道,到 2024 年,京東方將開始為 iPhone 大規模出貨高端 LTPO 顯示屏,它已經擊敗三星,獲得了大多數 23 年下半年的新 iPhone 15 和 15 Plus 顯示屏訂單。如果未來幾個月開發和生產進展順利,京東方將成為 iPhone 15 系列最大的顯示屏供應商,份額約為 70%。(來源:TechWeb)
傳蘋果砍單 MacBook 等三大產品線,立訊精密股價暴跌
1 月 4 日訊息,近日有報道稱,蘋果以需求減弱為由,通知中國供應商本季減產 AirPods、Apple Watch 和 MacBook 元件,其中立訊精密受影響最大。據經濟觀察網報道,對此,立訊精密方面表示,目前沒有可透露的訊息,公司不對具體客戶、具體產品發表評論,如果有訊息將會以公告形式披露。
美國當地時間 1 月 4 日,蘋果股價大跌 3.7%,總市值跌破 2 萬億美元,原因與蘋果砍單 AirPods、Apple Watch 和 MacBook 三大產品線有關。受此影響,立訊精密幾近跌停,股價下跌 9.99% 報 28.37 元,總市值為 2018.66 億元。(來源:騰訊科技)
京東科技架構調整:成立雲事業部和三大中心
1 月 4 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京東科技發佈內部信,宣佈結構調整,成立一事業部和三中心:京東雲事業部、銷售中心、解決方案中心和交付中心,四位負責人均向京東科技 CEO 李婭雲彙報工作。
京東雲事業部,整合了原京東雲事業群下屬雲產品研發、通訊雲、無線寶等業務,將聚焦 IaaS、PaaS 產品、銷售、標準交付的一體化,建立信創雲產品矩陣。現任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科技京東雲事業群雲產品研發部負責人曹鵬任京東雲事業部負責人。
內部信中稱,調整是為了有效支撐科技戰略落地及業務發展,以科技引領產業數質化升級。一位京東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次調整主要聚焦於雲業務側,意味著京東科技未來將把雲業務放在更重要位置。(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信通院:2022 年 11 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34.1%
1 月 4 日訊息,中國信通院最新資料顯示,2022 年 11 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 2323.8 萬部,同比下降 34.1%,其中,5G 手機 1792.0 萬部,同比下降 38.1%,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 77.1%。2022 年 1-11 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 2.44 億部,同比下降 23.2%,其中,5G 手機出貨量 1.91 億部,同比下降 20.2%,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 78.3%。
2022 年 11 月,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 43 款,同比下降 8.5%。2022 年 1-11 月,上市新機型累計 381 款,同比下降 10.8%。(來源:IT 之家)
快手:2022 Q3 直播 DAU 滲透率已達近 80%
1 月 4 日訊息,快手發佈《2022 快手直播生態報告》。報告顯示,2022 年 Q3 快手直播 DAU 滲透率已達近 80%。這意味著,每 100 個快手使用者中,有接近 80 人每天都會來到直播間。同時,日活躍主播平均每天陪伴使用者時長較 2021 年平均水平提升了 30%。

隨著快手持續拓展直播內容供給,截至 2022 年 12 月,快手已有近 400 種類型直播,其中最受使用者歡迎的五大直播類型分別為:才藝技能展示、日常生活記錄、助農扶農、科普教學與運動戶外。(來源:Pingwest)
電動皮卡 Rivian 2022 年第四季度交付量達 8054 輛,環比增長 22%
1 月 4 日訊息,據 TechWeb 報道,電動皮卡製造商 Rivian 公佈了 2022 年第四季度和 2022 年全年產量和交付量資料。
2022 年第四季度,該公司生產了 10020 輛汽車,環比增長 36%,交付了 8054 輛汽車,環比增長 22.3%。2022 年全年,該公司生產了 24337 輛汽車,僅比其全年 2.5 萬輛汽車的總體目標少 663 輛,交付了 20332 輛汽車。(來源:TechWeb)

路特斯將裝備國內首批流媒體外後視鏡
1 月 4 日,路特斯官方宣佈,路特斯 ELETRE 純電 SUV 將成為中國首批裝備流媒體外後視鏡的汽車。根據路特斯的說法,用智慧傳感器取代傳統外後視鏡,可以增加 50% 的橫向視野,並進一步降低風阻。
路特斯 ELETRE 上的流媒體外後視鏡採用了解析度為 1280*720 的 LCD 屏,支持 15 檔亮度調節,攝像頭部分採用斥水材質,還可加熱融化積雪,並支持盲區監測、開門預警、後方橫穿輔助等功能。這一配置在路特斯 ELETRE 上的選裝價格為 1.6 萬元。

法規方面,《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即將在今年 7 月 1 日實時,新規將不再要求車輛裝備傳統外後視鏡。(來源:愛範兒)
ROG 2023 全能本 + 遊戲本發佈:首發 13 代酷睿,獨佔銳龍 9 處理器
1 月 4 日訊息,據 IT 之家報道,ROG 舉行了 CES 2023 ROG 全球發佈會,全系筆記本新品正式發佈。其中,遊戲本系列包括 ROG 冰刃、槍神、魔霸系列,全能本 ROG 幻系列包括幻 16 系列、幻 14、幻 13 和幻 X。
其中 ROG 冰刃 7 雙屏為 ROG 遊戲本系列的旗艦機皇,採用雙屏設計,主螢幕為 ROG 星雲原畫屏,採用 Mini LED 背光,並由 512 分區提升至 1024 分區,峰值亮度提至 1100 尼特。
核心配置上,ROG 冰刃 7 雙屏首發獨佔 AMD 銳龍 9 7945HX 處理器,顯示卡部分則首次在筆記本中搭配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另一款筆記本 ROG 槍神系列則首發搭載 13 代英特爾酷睿 i9-13980HX 處理器。(來源:IT 之家)
傳高通驍龍 8 Gen 3 晶片將由台積電與三星共同代工
1 月 4 日,據工商時報報道,高通下一代驍龍 8 Gen 3 將向三星和台積電採購,預估台積電將佔據大部分的晶片組代工。
此前,高通驍龍 8 Gen 2 由台積電獨家代工,不過去年 11 月時,外媒 GizmoChina 披露,高通有意將驍龍 8 Gen 3 移動處理器的訂單,交給三星生產。
目前台積電 3nm 製程已經進入量產,根據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 3nm 量產暨擴產典禮上致詞透露,3nm 製程良率目前已與 5nm 量產同期相當。(來源:搜狐科技)

微軟必應搜尋或將納入 ChatGPT
1 月 4 日訊息,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軟正準備推出新版本必應(Bing)搜尋引擎,使用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背後的人工智慧來回答一些搜尋查詢,具體上線日期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

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始於 2019 年。當時微軟宣佈了與 OpenAI 的主要合作伙伴關係,其中包括 10 億美元的投資,以換取 OpenAI 技術的獨家許可,雙方將在 Azure 中建立一個計算平臺,可以訓練和運行越來越先進的人工智慧模型。(來源:Pingwest)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