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會鑽進你身體裡

不知大家在看各種恐怖片時,是否會對那些怪異生物鑽入人體的情節感到恐懼?

實際上,這樣重口的情節,在自然界中曾屢屢上演。

最近,南寧一位男子,在和朋友游泳時,抓到了一隻小蝦。沒想到他竟然為了和朋友打賭,把河蝦塞進了尿道里!

這一舉動,把河蝦嚇壞了!

這一舉動,把河蝦嚇壞了!

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河蝦便順著唯一的通路,沿著尿道一路鑽到膀胱之中。

幾天以後,河蝦在男子的膀胱中腐爛死亡,該男子覺得疼痛不已,才被迫去醫院動手術將河蝦取出,當醫生切開膀胱時,發現河蝦的頭和身體已經分離……

雖說這種作死的奇葩行為只是偶然,但類似這種魚蝦鑽進生殖器的事件,卻並非唯一。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之中,據說有一種魚類會順著人類在水中小便時,而鑽入到尿道之中,它就是:牙籤魚。

牙籤魚,顧名思義,真的長得和牙籤一樣細小,成體普遍小於10釐米。在水中真的很難讓人注意到它們的存在。

然而,1997年發生的一個案例,讓人們對細小的魚類有了恐怖的陰影。

當時,一個沒節操的巴西小夥子,在水中撒尿時,不幸吸引了牙籤魚的注意,被牙籤魚趁虛而入鑽入到尿道之中,鑽入的過程劇痛無比。(到處亂小便,果然是會遭到懲罰的……)

幸運的是,小夥子就醫及時,醫生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之後,成功地把牙籤魚弄出體外。

不過,這種牙籤魚,怎麼就這麼重口,專門想往人類排洩的器官裡鑽呢?

實際上,這真的是當時某些想譁眾取寵的媒體冤枉了它……

牙籤魚對人類的尿道真的沒什麼特殊癖好,它寄生的主要方式,是腮蓋上生長著成束的棘刺勾住大魚的腮部,躲在大魚的腮部生存。

這樣的生存策略,不僅讓牙籤漁獲得了大魚的庇護,從而得以在弱肉強食的水中生存下來,而且牙籤魚還能夠不斷吸食魚身上的營養物質為生,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和下面的這些寄生蟲相比,牙籤魚的寄生方式,實在是太小清新了。

以前在我國農村,有一種疾病令人聞風喪膽,那就是 「大肚子病」,得這種疾病的人到了一定程度無論男女老少都會頂著一個大肚子,失去勞動能力。

而這種可怕的疾病,就和一種十分普遍的寄生蟲有關。

這種寄生蟲,就叫血吸蟲,而被血吸蟲寄生的人,就會患上人們所說的「血吸蟲病」。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那會,無數的村莊直接被這種疾病摧毀,僅在江西就有超過1362個村莊直接因吸血蟲病變成「鬼村」,偌大的村莊找不到一個活人,其中包括一些超過1000戶的大村莊直接被摧毀,累計死亡人數超過31萬人。

那麼,這小小的蠕蟲,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什麼有如此可怕的破壞力?

這就要從血吸蟲隱蔽的傳播途徑說起。

吸血蟲的一生會經歷幾個過程,成蟲在人體內完成繁殖之後,它們的卵會通過尿液或者糞便排出體外。

當這些排洩物流入水體時,它們就會開始孵化並釋放出毛蚴,毛蚴會尋找它的第一任宿主——通常是蝸牛、釘螺等等。

毛蚴在釘螺體內變成尾蚴,並被蝸牛釋放,這個時候它們開始尋找下水的哺乳動物作為第二任宿主。

當宿主是人類時,尾蚴會粘在人的皮膚上,然後穿透皮膚進入血管。

進入人體後它們會脫落分叉的尾巴,成為真正的吸血蟲。通過靜脈循環最先遷移到肺,然後到心臟,最後到肝臟中發育,成熟後通過門靜脈系統離開肝臟進入腸道。

在進入人體後,血吸蟲最可怕的一面就體現了出來:在各種器官裡,它們會每天都在產卵,而且一產卵就是三四十年!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蠶食人體卻不致命,可見它們的演化有多成功。

不過,吸血蟲病的經典特徵——大肚子,並不是直接由成蟲引起的,而是由於大量蟲卵在人體內遷移過程中,在肝臟、脾臟或肺等器官發生栓塞後被困在組織中,這時候蟲卵的周圍會出現纖維化肉芽腫。

被血吸蟲的尾蚴叮咬後的皮膚

被血吸蟲的尾蚴叮咬後的皮膚

不過,血吸蟲病雖然看起來可怕,但要防治起來卻也比較簡單。

只要了解了血吸蟲的傳播途徑,並切斷中間宿主(釘螺),以及早發現早治療(新中國治療血吸蟲時,每天都會有醫務人員去高危地區挨家挨戶收集排洩物),基本上都能夠得到比較徹底的治理。

不過,看到這兒,不知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在失去了宿主後,寄生蟲就無法生存,那世界上第一種寄生蟲,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呢?

實際上,所有寄生蟲的鼻祖,可能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那麼愛「吃軟飯」, 一種基於進化生物學的推斷是,這些寄生蟲的祖先,有可能是營自生生活的動物,包括捕食或腐生等。

如果是寄生蟲的祖先是腐生的,那麼它就有可能被同樣是腐生的動物吃下肚。

這種偶然進入未來宿主體內的方式有很多種,尤其是在海洋中,意外總是特別多,比如下面這種生活在海底的「隱魚」,寄生的方式就特別重口和奇葩。

生活在海底的「隱魚」會鑽進海參的肛門,吞食海參的內臟和生殖腺,以此為生。

科學家曾經發現,一個海參的體內,最多能有15條隱魚寄生,真是悲催。

怎樣?看到這,是不是覺得菊花一緊?當然,海參也不是吃素的,它和隱魚在你爭我鬥中,也進化出了一些拿手絕活。

比如,有的海參長出了肛門齒,它們能緊緊的咬合在一起,很有可能是為了「擠死」那些該死的隱魚。

不過,海參本來的一個保命絕活,就是在危急關頭把內臟噴射出去,海參身上的器官,在幾周之內,就能重新長出來,隱魚的寄生並不會導致海參的死亡。

但是隱魚不僅會吞食海參的內臟,還會把海參的內部當做交配的場所,有時雌雄兩條隱魚會一起鑽進海參體內啪啪啪。

生物學家估計,這種古怪寄生行為的起源,可能是海底缺少庇護所。

在動物研究中,可以通過對比其兩種近緣物種體內的同源寄生蟲的差異來判斷親緣關係的遠近。

也就是說,這些寄生蟲為了吃上這碗「軟飯」,不得不被動地適應宿主體內的生理系統。

比如,有的寄生蟲會分泌一些物質干擾宿主的免疫識別,把自己偽裝成宿主身體的一部分,或是通過厭氧呼吸,在氧氣含量很低的腸道等器官維持生存。

但即便它們為了生存已經如此拼命,但它們的命運仍然不會完全由自己掌握,因為寄生這條路沒有回頭可言。

如果有一天,特定的宿主因為某種自然原因遭到了滅絕,那些依賴它們而生的寄生蟲也同樣要陪葬。

命不由己,這恐怕就是吃軟飯的代價吧。

資料來源:

楊洋,付寶權.動物寄生性蠕蟲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學報,2017

楊曉軍,陳澤,劉敬澤.蜱類的起源和演化[J].昆蟲知識,2008

Michael Marshall. Oldest known parasite isa worm-like animal from 512 million years ago. New Scientist, 2 June 2020.

Stephanie Pappas. Parasite Evolution:Here’s How Some Animals Became Moochers. Live Science, July 21, 2016.

相關文章

5G基站的輻射大?5G 被誤解的9個真相

5G基站的輻射大?5G 被誤解的9個真相

1、5G基站的輻射大? 5G跟前面的4G和3G一樣,同屬於行動通訊技術,在電磁輻射的強度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運營商建網都需要遵從相同的標...

建設 Web3,現在最需要 Web2 的移民?

建設 Web3,現在最需要 Web2 的移民?

Web3 處在「大規模應用」爆發的前夜 從國際局勢,到新冠疫情,過去三年「新常態」的衝擊,讓外部環境充斥著不確定性,也令這個時代的人們處於前...

​人工智慧能否跨越意識鴻溝?

​人工智慧能否跨越意識鴻溝?

全文共4749字,預計學習時長14分鐘 來源:zhihu 俗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工智慧(AI)之於我們亦是如此。對於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