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廠」Instacart 最早下週上市,又有一批灣區人要財務自由了?

曲折的IPO之路,是柳暗花明,還是「出道即巔峰」?

沸沸揚揚傳了好幾年,美國知名生鮮雜貨配送平臺 Instacart 上市的事兒終於板上釘釘。由於它的Logo是個胡蘿蔔,所以也被灣區人戲稱為「蘿蔔廠」。上市的訊息一出,「蘿蔔廠」的員工們瞬間又成為眾人豔羨的對象。但他們自己心裡,卻可能什麼滋味都有。

繼上月底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檔案後,Instacart於9月11日一早更新IPO (首次公開募股)招股書,計劃以每股26-28美元的價格出售共2200萬股股票,並最早於下週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股票程式碼為「CART」。

據最新招股檔案顯示,Instacart擬通過此次IPO籌集最多6.16億美元資金,完全稀釋後的預期市場估值在86億-93億美元之間,遠低於2021年最高點時的390億美元。

Instacart還透露,跨國食品巨頭百事公司已確定以私募方式購買1.75億美元可轉換優先股。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TCV、紅杉資本、D1 Capital Partners和Valiant Capital Management也表示有興趣成為該公司IPO的基石投資者,並將在此次發行中購買高達約4億美元的股票。

|美版「跑腿」,多次估值縮水

Instacart於2012年在舊金山成立,為美國和加拿大數百個城市使用者提供生鮮和生活用品送貨上門服務,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美國版「跑腿業務」。

使用者進入Instacart平臺選擇想要購買的超商下單結算,平臺會匹配附近的採購專員為你到店購買,再按照選定的時間送貨上門,全程最快只需一小時。

疫情期間,人們被迫居家無法外出,日常用品採購成了最大難題之一。生鮮雜貨配送服務迅速連結起傳統超商和普通消費者,不僅為無數家庭的生活剛需解決了燃眉之急,也救超市經營商於水火。彼時的Instacart業績全面開花:光是2020年整體銷售額就實現了323%的爆發式增長。2021年訂閱使用者數達到60萬,全年收入18億美元。

本打算乘著發展勢頭一路高歌,在2022年秋季進軍IPO。但隨著全球疫情形勢好轉,居家政策放寬,線下實體購物也逐步恢復。去年3月,Instacart宣佈由於市場經濟環境動盪,主動將估值從390億美元調低至約240億美元,下調近40%;7月又被投資人下調估值至147億美元,距離高點已經削去62%。而根據去年12月Reuters援引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內部估值已被下調至100億美元,也表示22年不再考慮上市。

|劍走偏鋒,轉虧為盈

|劍走偏鋒,轉虧為盈

就在人們認為Instacart大勢已過,同時面臨著來自Uber Eats, Doordash, Amazon Fresh等商業對手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時,公司卻在擁有Meta核心產品資深營銷經驗的新任女掌門Fidji Simo帶領下,轉而發力廣告業務佈局。依靠自身使用者基數和喜好資料,實現精準投放。同時不斷推出新的廣告產品,有力支持了其配送核心業務,實現逆風翻盤。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總收入為14.7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1%;上半年利潤為2.4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淨虧損7400萬美元。

在招股書中,Instacart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與超過1,400個零售品牌合作,覆蓋超過80,000家商店,佔美國超商行業85%以上份額,併為近770萬月活訂購使用者提供採購配送解決方案。

|坊間眾說紛紜, 「出道即巔峰」?

|坊間眾說紛紜, 「出道即巔峰」?

Instacart這條曲折的IPO之路經歷估值縮水、數次延期、穿越牛熊一路走來,終於成為今年繼軟銀旗下晶片設計公司ARM之後最受矚目的上市活動之一。

網友們紛紛議論,這回是不是終於輪到胡蘿蔔廠的打工人「苟富貴,勿相忘」,成為人生贏家了?畢竟職場匿名社區Blind上已經有小夥伴投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恭喜你們從instacart變成’insta-rich’!

然而也並不是人人都如此看好,面對平臺相對較高的手續費和越來越多民眾迴歸線下購物的大環境,即使IPO估值與去年相比已經幾近腰斬,仍有不少聲音表示,對Instacart業務的可持續性存疑:「93億美元還是虛高了」。

程式設計師社區一畝三分地上也有很多小夥伴說,能不能賺一筆關鍵看進場時間。一位曾經拒絕過Instacart offer的小夥伴發帖說,幸好在估值最高時沒去,雖然「紙錢變真錢」,可IPO後還要經歷半年的不確定性,除非迎來暴漲,否則到手的票子豈不是也要縮水了。

Instacart在投資者路演後,發行股價究竟會來到多少?是柳暗花明,迎來曙光,還是像許多科技公司一樣「出道即巔峰」?怕是最快下週敲鐘時才能揭曉了。

不論如何,相信它都能能引發新一輪IPO熱潮,解凍美國科技公司長期冰封的IPO市場。大家會為蘿蔔廠的股票埋單嗎?你身邊有沒有會靠這波IPO實現財務自由的程式設計師小夥伴?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注:封面圖來自於InvestorsObserver,配圖來自Blind,Instacart,一畝三分地,Reuters,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蘋果首款MR頭顯終極畫像來了

蘋果首款MR頭顯終極畫像來了

「孕育」七年之久的蘋果首款頭顯產品,即將在千呼萬喚後揭掉最後一層神秘面紗。 5月31日凌晨,蘋果官方正式發佈了 WWDC23(全球開發者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