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回辦公室?可以,但防摸魚神器已經在等著你

難道這就是各大公司「重新思考工作方式」的結果?

——

文|杜晨 編輯|VickyXiao

上週,我們報道了矽谷各大科技公司喊員工回辦公室坐班。包括 Twitter、Salesforce、Meta(原 Facebook)等一些公司,在疫情期間為了招人,把「我們再也回不去辦公室了」這句話吹上天……現如今也還是反悔了。

當然,在面對美國疫情「躺平」的現實情況之下,部分遠端/混合辦公仍然將會維持想當久的狀態——但如果你以為遠端辦公就可以很大程度「為所欲為」,那你就「輕敵」了: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僱主們正在想方設法採用各種技術手段,來監控遠端辦公時代的員工們。

Coworker.org,一家來自美國,聚焦僱員權益的非營利機構,採集了超過550款勞動力管理方面的科技產品的資料,並且採訪了很多這些產品的使用者和潛在受眾。調查發現:這些產品當中絕大多數都屬於「Bossware」,也即主要為老闆服務,而不是為幫助員工而開發的辦公/監工類軟體。

該機構近期發表了一份資料包告,名為《員工不是辦公科技的受益者》(Little Tech Is Coming for Workers),展示了此類辦公/監工軟體(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的興起和擴散,以及它們對員工、勞動標準和經濟的傷害方式。

一位曾在美國某電話客服中心打工,並且因為疫情期間失業而轉行當專職 Uber 和 Lyft 司機的受訪者表示:

「當我不得不在工作中使用這些技術時,我感覺到它們缺乏個人化。當我因為被解僱而用這些軟體向公司申請救濟的時候,我感覺他們不拿我當人。」

圖片來源:Coworker.org

圖片來源:Coworker.org

除了報告之外,Coworker.org 還將所有調查期間採用的資料公開在了網站上,做成了一個可以查詢的資料庫。

初探這個資料庫,令矽星人感到非常驚訝的是:想要監控員工的各種行為和狀態,可用的工具簡直不能更多、更全面了。

1)工作績效/效率監控類:包括閉路電視監控、地理位置監控、電話記錄、社交媒體、員工私下活動監控等;

2)工作安全:包括體溫監測、基於AI的體力勞動安全預測等

3)工作福利:包括工資和福利方面請求的自動化(非人工)處理、身體和心理健康應用等;

4)求職市場和勞動力最佳化:包括職場資料監控、自動化(非人工)解僱、零工經濟市場的勞務資料購買等

雖然這些分類名稱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有些軟體的監控行為對於員工個人隱私的騷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比如,打卡軟體可以跟蹤遠端員工 GPS 定位——這沒問題,但有的軟體會更進一步,按照員工的家庭住址設置gps圍欄,出門太久就會警告;還有能保存員工鍵盤輸入內容的,甚至會記錄員工是否進行了大量的複製粘貼操作,也會記錄在辦公設備上進行的私人通訊記錄……

我們用資料庫裡一家叫做 Beekeeper 的公司舉個例子:

從網站來看,這家公司宣稱其產品是「前線(非文職)員工必備的軟體」,能夠讓員工溝通更流暢、有效率。

但而實際上,Beekeeper 真正的核心賣點(至少對於買單的老闆來說),在於它能夠記錄和分析員工閱讀和回覆老闆訊息速度。

包括披薩速遞品牌 Domino’s、希爾頓酒店集團、倫敦希思羅機場等大客戶都在員工的設備上強制安裝並要求員工使用。公司的投資人包括瑞士一眾公立和私營機構,以及三星風投部門等大型機構投資者。

其實從產品名就能看出來:Beekeeper 養蜂人,不就是幫助老闆更好地管理這群勤勞的小蜜蜂嘛。

很多打著辦公效率的旗號,實則為員工監控的此類軟體,都屬於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Coworker.org 這份報告因此將它們命名為”Little Tech”。

不過正因為這些公司提供的產品定位非常精確,能夠給僱主帶來的效益十分清晰明白,此類公司在過去幾年裡(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有著非常不錯的業績表現。

這個快速成長的行業,目前的供應商數量已經超過數千家,並且參與者不僅限於小公司,甚至連企業服務公司和諮詢公司(湯森路透、甲骨文、IBM 等)、軍工企業(FLIR、Thermoteknix 等)、資料掮客(Argyle、Gridwise、Stoovo 等),以及其它大科技公司(谷歌、亞馬遜)都已經參與進來。

特別是大公司,最典型的應該就是亞馬遜了:疫情開始後,「香蕉廠」已經開發了至少8款辦公效率/監控/輔助類軟體和激勵計劃,對象主要為物流中心員工、送貨車司機等非文職員工。

當然除了這些疫情後推出的產品、技術和計劃之外,在疫情之前,亞馬遜也早就針對遠端辦公的文職員工(包括工程師)開發過監控工作績效的技術。

資料庫中統計的來自亞馬遜的產品 圖片來源:Coworker.org

報告指出,很多監工類軟體在資料隱私操守上面是違背 GDPR 精神的。但由於這些軟體的對象主要是體力勞動者、零工經濟參與者等此類在疫情時代的求職市場上十分弱勢的人士,他們為了能有一份工作養家餬口,很大程度上只能被迫接受僱主強制他們使用的各種監工軟體。

報告還指出,這些公司本身擅長規避法律風險,它們的投資者也在傾力出謀劃策、保駕護航:「它們的投資者,包括、VC、PE 和對沖基金,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將資本輸送到這個尚未得到監管的行業。」

結果就是,這些公司目前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監管壓力。

現如今,在方式員工被過度壓榨以及個人隱私被侵犯的立法干預方面,主要的干預對象都是大科技公司。以美國2019年通過的演算法責任法 (Algorithmic Accountability Act) 為例,這項法律只針對年收入超過5000萬美元或擁有資料量超過1億人的大公司。

然而在監工類軟體方面,有一家非常知名的資料掮客名為 Argyle,掌握了號稱全美國超過八成的零工經濟參與者的資料,為 Uber 等一票知名共享經濟公司壓榨其合同工的行為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資料支持——然而該公司的年收入據估計只有不到3000萬美元,不在受管制的範圍以內。

不過就在前幾天,科技重鎮西雅圖所在華盛頓州通過了《不再沉默法》(Silence No More Act),成為了繼加州之後美國第二個通過相似法律的州。該法律禁止僱主通過保密協議 (NDA) 的方式來限制員工公開或私下討論性騷擾、歧視、打擊報復等職場上的不公行為,法案的發起者

是兩位被蘋果和谷歌開除的女性員工。

這一訊息似乎預示著,在這個工作方式已經被高科技、演算法和網際網路徹底改寫的時代,員工權益保護的受重視程度正在逐漸提高——這肯定是一件好事。

注:封面圖來自於 Coworker.org,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矽谷又多了一個新大佬

矽谷又多了一個新大佬

谷歌地圖創始人、「點贊」按鈕發明者、Quip 創始人、Twitter 董事長、Salesforce 接班人…… —— 文|杜晨 編輯|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