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三強爭霸」

2011年,在韓國益山工廠生產車間,一排排BEV軟包電芯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中。這一年,憑藉軟包電池,LG化學動力電池業務開始加速擴張。

同年,在中國,曾毓群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立了一家專門經營汽車電池的新公司,並將其命名為「寧德時代」。而此時,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行駛在中國大街小巷。

彼時,這三家企業可能都不會想到,十年後,他們將成為彼此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已達240.8吉瓦時,寧德時代、LG新能源、比亞迪位列前三,佔據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呈「三分天下」之勢。

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三分天下」

今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240.8吉瓦時,同比增長76%。與去年相比,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松下「三雄爭霸」的格局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比亞迪「三分天下」的局面。

資料來源:SNE Research

資料來源:SNE Research

資料顯示,寧德時代依然是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絕對「霸主」。1-7月,它的裝機量達83.6吉瓦時,同比增長110.6%,市佔率達34.7%;LG新能源裝機量達34.4吉瓦時,市場佔比14.2%,排名保持第二不變;而比亞迪裝則以30.3吉瓦時的裝車量和12.6%的市佔率位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1年半年榜單和年度排名,寧德時代進一步拉開了和LG新能源之間的差距。此外,比亞迪7月的電池裝機量超過LG新能源,躍居第二。這是比亞迪繼4月和5月後,第三次從後者手中奪得第二名的寶座。而去年同期排名第三的松下,則以20.8吉瓦時的裝機量滑落至第四。

賽迪顧問新材料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總經理趙振越分析,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景氣是推動寧德時代、比亞迪電池規模增長的主要原因。此外,寧德時代客戶資源豐富,全方位覆蓋海內外車企,使其裝機量遙遙領先。比亞迪則憑藉自供車型銷售量激增迎來裝機量暴漲。「可以預見,在第三季度,全球裝機量排名或將繼續發生變化,而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比亞迪的三強之爭仍會繼續。」趙振越說。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然而,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比亞迪並不滿足於現有的市場版圖,為了分得更大的「蛋糕」,它們仍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寧德時代已實現主流車企供應鏈全覆蓋。「目前,基本上全球主流車企都是我們的客戶。」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寧德時代的「朋友圈」中,不僅有一汽、北汽、廣汽等六大國有車企,有「蔚小理」、哪吒、塞力斯等一眾造車新勢力,還有特斯拉、寶馬、大眾、通用等國外汽車巨頭。日前,有報道稱,寧德時代將為現代起亞韓國本土車型供貨,正式進入韓國市場。

LG新能源一直堅持全球化戰略,客戶多來自北美、歐洲和韓國,例如特斯拉、雷諾、現代、大眾、奧迪、保時捷、通用、起亞等。值得一提的是,在1-7月中國以外地區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中,LG新能源以31.1吉瓦時排名第一,而寧德時代僅位列第三。此外,LG新能源也開始瞄準中國市場,為中國自主品牌車企配套動力電池。例如,LG新能源在華全資子公司愛爾集為吉利豪情汽車供應動力電池。預計未來,LG新能源或將開拓更多中國本土車企客戶。

相比寧德時代和LG新能源,比亞迪電池長期以來以自供為主,直到近兩年才逐步走向「開放」,並與一汽紅旗、長安、金康、北汽等建立合作關係。同時,外傳它也在接觸特斯拉、福特、大眾、戴姆勒、現代汽車等多家國際車企。「比亞迪的零部件要走市場化方向,一方面做自己的生意,一方面做別人的生意,做到國外頂級車企的生意,這才叫本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幾乎你能想得到的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談合作。」

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曾佑鵬表示,優質的產品、成熟的技術、穩定的產能和產品更新迭代的創新能力是車企選擇動力電池廠商時的主要考量因素。目前,優質產能較為緊缺,而這三家電池大廠能夠保質保量、穩定交付產能,並且不斷提升續航里程、快充性能、安全性能等關鍵指標。這都是它們競爭力的體現。

此外,在與車企的合作中,三家企業都不只滿足於供應商的關係,而是希望通過與車企合資建廠、股權投資等形式完成深度捆綁。寧德時代與六大國有車企均達成合資建廠或者股權層面的合作,LG新能源和本田、通用在美國合資建廠,比亞迪也與一汽在長春共建動力電池廠。在趙振越看來,在這種模式下,電池企業出電芯技術,車企主導裝車集成,雙方利潤共享、風險共擔,形成更加穩定的供求關係。同時,雙方技術交流更加頻繁,有助於更好發揮彼此優勢,進一步推動電池技術的改進升級。

產能擴張賽白熱化

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和大規模量產能力成為目前動力電池企業競爭制勝的關鍵。福斯集團在自建電池廠時曾表示,在電動汽車時代,規模化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其在燃油車時代的重要性。

在供應鏈方面,從最上游的鋰礦、鋰鹽,到電池的正負極材料、隔膜、製造設備等,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比亞迪均有較為完善的佈局。例如,從上游資源看,寧德時代深度綁定天宜鋰業,並投資參股北美鋰業等外國礦業公司;LG新能源與澳大利亞鋰礦商Liontown Resources簽訂長期採購協議;比亞迪與融捷股份、盛新鋰能、西藏礦業等多家國內鋰礦企業深度合作。

此外,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汽車晶片、底盤、自動駕駛、鐳射雷達技術等方面也有延展布局,形成產業鏈一體化閉環。

在產能方面,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動力電池供應出現缺口。SNE Research預測, 如果以2021年年初的產能規劃進行計算,到2025年,動力電池產銷缺口將達到37%,裝車缺口將達到25%,且持續維持供需緊張的狀態。在此背景下,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比亞迪相繼加快擴產步伐,擴產競賽進入白熱化。

寧德時代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大舉擴張產能。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7月,寧德時代披露的擴產投資金額已逾800億元,投資項目包括山東濟寧電池基地、匈牙利電池工廠、印尼電池產業鏈項目等。現階段,寧德時代已在全球範圍內投建12座生產基地,加上與車企合資產能,預計2025年產能超過670吉瓦時。

有觀點認為,2022年底,寧德時代產能就將超過400吉瓦時,疊加匈牙利擴產產能後,總產能規劃或將超900吉瓦時,遙遙領先其他國內外電池廠,可保證全球35%以上裝機份額。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歐洲、東南亞等地區佈局生產基地,形成全球化資源配置能力,能夠及時響應海外客戶的需求,保障太瓦時(Twh)時代的交付和供應。

LG新能源將擴產重心放在北美。今年以來,它已宣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亞利桑那州等地建設電池工廠。前不久,LG新能源還和本田舉行簽約儀式,商定投資44億美元在美國合建動力電池廠。目前,LG新能源在美國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擁有兩家建成的工廠,在田納西州、密歇根州的合資工廠正在進行建設。LG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申榮埈表示,預計到2025年,LG新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將產能將提高至540GWh,其中北美地區產能佔比將超過40%。

比亞迪的產能擴張主要聚焦國內。據統計,今年以來,比亞迪陸續在襄陽、長春、鹽城、貴陽等7地簽約、落地電池生產基地,預計新增規劃產能達187吉瓦時。再加上去年新增及擴建的蕪湖、滁州、西安等基地,預計到2025年實現產能規劃600吉瓦時。

談及電池大廠加速出海的原因,曾佑鵬認為,歐洲、北美等市場本土電池廠商未真正崛起,在全面電動化的過程中有很大提升空間。歐洲市場動力電池需求約佔據了全球的1/3,但電池產品主要依靠進口,而北美汽車的電動化率還不到10%,為電池大廠帶來很大市場空間。

趙振越認為,當前,頭部車企更傾向於選擇具有全球化優勢的供應商來降低投入和成本,這促使電池大廠加快出海建廠的步伐。而比亞迪屬於整車廠商,海外擴張起步較晚。但隨著其電池業務整體分拆獨立上市,從內供全面轉向市場化,或將加速海外產能佈局。

或將迎來第二輪重組

目前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多樣,性能各有不同。按照材料體系來劃分,分為磷酸鐵鋰和三元;按照封裝形式來劃分,分為圓柱、方形、軟包電池;CTP、CTC等電池結構創新也層出不窮。但總的來說,長壽命、真安全、超快充、高比能是動力電池技術創新方向,也是市場的主流需求。

圖片來源:比亞迪

圖片來源:比亞迪

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在材料領域,三元鋰和磷酸鐵鋰齊頭並進,並提前佈局M3P和鈉離子電池,同時積極推進固態電池、無鈷電池、無負極金屬電池等下一代電池;在結構領域,率先探索推廣CTP、CTC、A/B模式。

LG新能源技術佈局主要圍繞三元展開,是全球最早量產三元正極材料的公司,同時也在著手開發磷酸鐵鋰、無鈷電池和全固態電池。LG新能源中國事業總經理鄭淵鬥介紹,LG新能源在尖端材料技術及製造工藝上構建了差異化競爭優勢,擁有全球領先、能量密度更高的NCMA(四元鋰電池)技術,安全性能更優秀的聚合物、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和更輕量化的琉鋰電池。

而比亞迪在單一領域進行最佳化創新,即在材料和結構上聚集磷酸鐵鋰路線和刀片電池工藝的同時,也在研究新的電池形態。日前,比亞迪公佈了一款「六稜柱」電池專利。

據介紹,該電池單體電芯呈六稜柱狀,從上方看過去呈蜂巢狀,有別於目前主流的圓柱、軟包、方形等電池。專利描述,該電池可增大極芯容量,殼體內可以容納更多電解液,以延長極芯的使用壽命,同時在將多個電池連接為電池模組時,有效提高了外部空間利用率,避免電池短路或斷路,滿足各種尺寸電池模組的排布需求,以使電池模組適用於各種環境。

有觀點認為,第一輪電池供應鏈重組受益於軟包式微、方型崛起。在這輪重組中,寧德時代憑藉磷酸鐵鋰、高電壓三元、CTP等技術快速突破市場,市佔率不斷創下新高。而在第二輪重組中,新的電池結構及材料體系,如大圓柱、麒麟電池、超高鎳、磷酸錳鐵鋰等將成為重要創新。在這輪重組中,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池企業競爭力將不斷提升,引領動力電池市場繼續發展。(文:中國電子報)

相關文章

思科,跌落神壇的行業標杆

思科,跌落神壇的行業標杆

1973年,一個名叫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的小夥子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順利畢業。 隨後,他加入了當時著名的計算機制...

思科的沉浮往事

思科的沉浮往事

1973年,一個名叫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的小夥子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順利畢業。 隨後,他加入了當時著名的計算機制...

大唐電信:歷史的車轍

大唐電信:歷史的車轍

1949年,中國政權更替後,郵電科研力量極為薄弱。 薄弱到什麼程度呢?以1956年為例,當時,中國共有18.33萬名郵電職工,而真正從事郵電...

摩托羅拉的悲情往事

摩托羅拉的悲情往事

1928年9月25日,一家名叫「加爾文製造(Galvin Manufacturing)」的公司在美國芝加哥市哈里森街847號正式成立。 這家...

生物學家創業要跨過幾道坑?

生物學家創業要跨過幾道坑?

很多有希望的地方,它們的熾熱難以掩蓋。 整理 | 凌梓郡編輯| 靖宇 「有科學家的身份作為起點,會讓一個科技企業在研發少走彎路,但是有時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