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微軟或明年收購 Netflix;特斯拉暫停招聘開啟新一輪裁員;FTX 創始人引渡回美,面臨 115 年牢獄生涯|極客早知道

微軟或於 2023 年收購 Netflix 以推進遊戲業務

12 月 21 日訊,微軟現任執行長納德拉正在積極拓展公司業務,並考慮在 2023 年收購 Netflix 公司。

據悉,兩家公司目前已經在多個領域建立了緊密合作。Netflix 選擇微軟作為其廣告合作伙伴,推出一項新的廣告支持訂閱服務。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也是 Netflix 董事會成員。達成交易的部分原因是微軟希望在多種設備上提供視訊遊戲流媒體服務。(來源:科創板日報)

特斯拉將暫停招聘並進行新一輪裁員

12 月 21 日訊息,據報道,特斯拉將暫停招聘並進行新一輪裁員。特斯拉告訴員工,公司正暫停招聘,並證實下個季度將出現另一波裁員。

值得一提的是,據英國《金融時報》訊息,特斯拉的市值自 2020 年以來首次跌至埃克森美孚之下,原因是投資者紛紛轉身迴歸石油巨頭,逃離伊隆·馬斯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的資料顯示,美股週二收盤時,埃克森美孚股票總市值超過 4390 億美元,當日上漲 1%,較年初上漲約 67%;特斯拉總市值為 4351 億美元,當日下跌 8.05%。(來源:Tech 星球)

奧迪正逐步淘汰燃油車,2029 年起所有工廠均能生產電動汽車

12 月 21 日訊息,據 Electrek 報道,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奧迪正「全力以赴」發展電動汽車,該公司今日宣佈,計劃在 2029 年前在其全球所有工廠生產純電動汽車。此舉不僅將降低生產成本,而且還將幫助該汽車製造商實現其先前聲明的到 2033 年逐步淘汰所有燃油車型的目標。

福斯汽車集團旗下奧迪 RS e-tron GT 最新電動車型。|來源:視覺中國

奧迪希望其所有工廠都能生產電池驅動的汽車,其將在未來幾年投資 5 億歐元(約 36.95 億元),以簡化其生產汽車的方式,使其工廠電氣化,並培訓世界各地的員工製造電動汽車。(來源:IT 之家)

歐盟將調查博通擬以 610 億美元收購 VMware 的交易

12 月 21 日電,歐盟的反壟斷監督機構週二表示,將對晶片製造商博通 (Broadcom Inc) 計劃以 610 億美元收購 VMware 的交易展開調查。歐盟反壟斷執法的歐盟委員會表示,擔心這項交易會讓博通限制某些硬體市場的競爭。該委員會將在明年 5 月之前對該併購案做出決定。(來源:財聯社)

FTX 創始人將被引渡回美國,面臨八大刑事指控

據多家外媒報道稱,一名巴哈馬監獄官員透露,FTX 創始人、前執行長 (CEO) 薩姆·班克曼-弗裡德 (Sam Bankman-Fried, SBF) 在巴哈馬簽署了引渡檔案,將於當地時間 12 月 21 日被引渡回美國,直面美國司法部門對其提出的八項刑事指控。

根據美國司法部紐約南區檢察官辦公室官網 12 月 13 日發佈的新聞稿和曼哈頓聯邦法院公佈的起訴書,現年 30 歲的班克曼·弗裡德正面臨八項刑事指控,包括:2 項遠端欺詐共謀罪、2 項遠端欺詐罪和 1 項洗錢共謀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處 20 年有期徒刑;以及大宗商品欺詐共謀罪、證券欺詐共謀罪、欺騙美國和違反競選財務規定共謀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處 5 年有期徒刑。這意味著如果八項罪名均被坐實,班克曼-弗裡德或將面臨最高 115 年的牢獄生涯。(來源:澎湃)

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恆馳 5 已交付超 100 輛車

12 月 21 日訊息,中國恒大集團在港交所發佈的檔案中稱,附屬公司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恆馳 5 在今年 9 月 16 日正式量產,首批量產車已於 2022 年 10 月 29 日開始交付。截至 12 月 7 日,已交付超過 100 輛車。(來源:TechWeb)

小鵬汽車 50 億成立動力電池公司

36 氪獲悉,天眼查 App 顯示,近日,廣州鵬悅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夏珩,註冊資本 50 億元,經營範圍包括電池製造;電池零配件生產;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等。股東資訊顯示,該公司由廣州鵬博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廣州鵬博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前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夏珩,註冊資本 50 億元,經營範圍含電池製造;電池零配件生產等,由 XPeng Power Battery(Hong Kong)Limited 間接全資持股。(來源:36 氪)

以色列初創公司 AIR 實現其首次無人駕駛飛行:垂直上升,可搭乘兩人

12 月 21 日訊息,據路透社報道,一輛以色列製造的電動汽車實現了首次無人駕駛飛行,該汽車旨在讓通勤者在擁擠的街道上進行短途旅行,開發商表示這一里程碑將有助於把它在未來兩年內推向市場。

以色列初創公司 AIR 的一名員工坐在 AIR ONE 的原型車裡|圖片來源:鳳凰科技

這款由以色列初創公司 AIR 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充一次電可以搭載兩個人,一名操作員和一名乘客,最遠可行駛 100 英里(約 160.93 公里)。AIR 和世界各地的許多競爭對手都認為,這種旅行方式最終將變得普遍。

該公司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拉尼・普勞特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今天已經過渡到向前飛行,這使我們距離 AIR ONE 量產的夢想更進一步」。(來源:鳳凰科技)

蘋果頭顯新專利:新引擎可帶來空氣波壓力/離心力等多種沉浸體驗

12 月 21 日訊,據 Patently Apple 報道,蘋果近日獲得了一項 HMD(頭戴式顯示器)的陀螺儀進動引擎(Gyroscopic Precession Engine)的專利,可能會裝備在未來的頭顯設備中。

Patently Apple 指出,該專利檔案討論了由扭矩傳遞(torque delivery)組成的引擎,對於沉浸式內容來說,可以提供更好的觸覺反饋。在使用者沉浸在虛擬世界時,該引擎可以從頭顯的多個地方向面部施加各種程度的力,而不僅僅只是震動。

圖片來源:蘋果

圖片來源:蘋果

陀螺儀進動引擎還可以改善電影和遊戲的沉浸式媒體內容,在使用者的頭部 / 頸部或其它身體部位提供與視覺內容同步的連續扭矩 / 力,如創造空氣波壓力的感覺(例如,來自爆炸場景),創造離心力的感覺(例如,顛簸的過山車或賽車),頭部 / 頸部 / 手部 / 手腕的鍛鍊(例如,為使用者的運動提供反扭矩),Ergo 矯正(例如,通知或引導使用者修復不良坐姿或站姿),以及在 VR 應用中提供反作用力反饋(例如,拳擊一個物體,感受手 / 手腕的反作用力)。(來源:品玩)

研究人員發現 WiFi 信號變化可以幫助識別呼吸問題,只需一臺路由器和一部手機

12 月 21 日訊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根據 WiFi 信號的微小變化來監測人的呼吸,命名為 BreatheSmart 深度學習演算法。們希望開發者能夠基於該項研究,推出可以使用現有硬體遠端監測呼吸的軟體。

圖片來源:NIST

圖片來源:NIST

NIST 表示 BreatheSmart 可與市場上已有的路由器和設備配合使用。它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和連接的設備。

IT 之家了解到,該團隊用人體模型模擬了幾種呼吸情況,並用現有的路由器和接收設備監測「頻道狀態資訊(CSI)」信號的變化。為了理解他們收集的資料,NIST 研究助理 Susanna Mosleh 開發了 BreatheSmart 演算法。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BreatheSmart 在模擬呼吸條件下的正確識別率達 99.54%。(來源:IT 之家)

騰訊出行服務和騰訊地圖發佈「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平臺」

12 月 21 日,為響應各地方政府單位鼓勵公眾共享藥品的倡議,騰訊出行服務和騰訊地圖快速上線了「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平臺」,助力民眾之間更加高效的進行「餘藥共享」。

圖片來源:騰訊官方

圖片來源:騰訊官方

對於有藥物需求的使用者,可以選擇「我需要藥」,根據需求選擇列表中國家衛健委推薦的居家常備非處方藥,填寫所在位置、聯繫方式、求助說明等資訊,完成實名認證後,將自己的用藥需求發佈到平臺的資訊廣場。(來源:36 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