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生產,AI配音的電影解說,正在讓幾千萬人慾罷不能。

任我行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

「 注意看,這個男人正在吃飯。 」

「 注意看,就在剛剛,這個男人遇上了佛波樂 」。

說到這,恐怕很多差友都知道我說的是啥了

說到這,恐怕很多差友都知道我說的是啥了。

是的,就是短視訊平臺裡的電影解說。

近一年來,這種流水線式的電影解說,正在被批量化生產出來,無論是數量還是速度,都已經超乎你的想象。

這些視訊會用一種極度套路化的形式講電影,為了內容更簡單易懂,甚至已經發展出一套獨立的語言體系。男的就叫小帥,女的叫小美,警察叫佛波樂,路人甲叫卡拉米:

再配上自動生成的 AI 音和專屬 BGM,就可以覆蓋任何形式的解說,甚至連 csgo 都可以用這個形式來解說。

這類視訊不僅內容精簡,速度也奇快無比,這麼說吧,《 黑袍糾察隊 》最新一集更新了,可能你都還沒找到資源,就先在抖音上刷到解說版了。

之所以你在哪都能聽到、刷到這樣的視訊,是因為這類電影解說實在太多了。不管是你看過的、沒看過的、中國的,歐美的、愛情動作戰爭恐怖,但凡是個影片,基本上都能在短視訊平臺看見。

而且,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從事這行業的人,已經要用百萬計算了。

計算了

比起普通人的普通事,這些被極致濃縮後的精華,就像工廠裡生產出來的黃桃罐頭,輸送到每個人的螢幕上。

高光的鏡頭配上比較搞笑吸引人的文案,永遠刷不完的新片老片。

2022 年,這種視訊正在讓所有人慾罷不能。

說起來,電影解說這一行,就跟公眾號差不多,都得算傳統自媒體了。

早在 15 年,谷阿莫帶著《 幾分鐘看完 XXX 電影 》系列橫空出世,只需要三四分鐘就能領略到一個爛片的奇葩之處。

當時他就會根據特徵,給電影主人公起一些奇葩的名字,再配上自己的吐槽,搞笑的風格讓他一炮而紅,也間接帶火了這個行業。

不同類型的 up 主和博主們也在湧現,比如喜歡精講電影,以高水平文案著稱的木魚水心等等。

幾年前,電影解說行業可以說是百家爭鳴

幾年前,電影解說行業可以說是百家爭鳴。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差評君也習慣刷刷這些博主們又更新了哪些片子,即使這部電影早就看過,也可以跟著博主的思路重新品品。

但是,如果你看看谷阿莫的首頁就會發現,作為快講類博主鼻祖的他,如今的播放量卻已經遠不如當年。

原因很簡單,這兩年,電影解說行業正在進行一場工業革命。

為啥我會用 「 工業革命 」 這個詞呢?

因為差評君採訪了一位做電影解說 MCN 的朋友 「 阿福 」,在脫離電商行業後,他跟一個合夥人開了這家公司,專門為想從事這行業的人提供課程,學成後也會提供商業轉化服務,屬於解說行業裡的 「 正規軍 」。

當他給我發來他們旗下賬號的資料時,我驚呆了。

抖音賬號數量

抖音賬號數量:12000+。

快手賬號數量:6000+。

總粉絲數:9.7 億。

是的,整整一萬八千多個賬號,每天都在生產影視解說內容。

阿福告訴我,這些賬號的所有者大部分都是 「 個體戶 」,並且很多人都不是全職在做,大多是寶媽、在校學生,以及一些工作比較空閒的摸魚達人。

阿福告訴我,他從 2019 年的 11 月開始做培訓,直接就開始了盈利,平均每個月有 1000 個人進來,到今天慢慢積累到了這個資料。

大量新人湧入,導致電影解說行業開始內卷。

先是卷題材,無論網飛剛上的新片還是壓箱底多年的小眾電影,從科幻到文藝,乃至主旋律,都有人解說。

題材卷完,就變成卷形式。

從精簡的分 part 發佈,壓縮時長,到最近興起的一剪到底,直接讓你看到爽。

也有人追求短,不講整部電影的劇情,而是直接抽出電影裡最高潮的一件小事講出來:

甚至都有人捲到把文案改成了 rap,重新講了一遍《 這個殺手不太冷 》。

內捲到了盡頭,也帶來標準化

內捲到了盡頭,也帶來標準化。

公司在提供教學時,不僅會教他們剪輯軟體的使用方法,也會傳授一些文案和製作上的套路。

比如一部電影最好分成三集,上傳時要做成三聯屏封面;在剪輯時要挑選高能鏡頭,並且前五秒鐘一定要吸引人;一部視訊的人名不能超過兩個,剩下的要用大美、阿強或者他們的性別職業代替,降低理解成本。

這些套路看似死板,但卻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流量最優解。

雖然做解說的不一定懂電影,但大家反倒不會盲目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而是保證絕對的理性,他們的評判標準只有一個:熱度。

有人會選擇像《 黑袍糾察隊》、《 魔女 2 》這種剛上線的熱劇,並且在抖音上已經有很高流量,經過驗證的,火的幾率會大很多。

差評君也問了兩個阿福的優秀學員,他們的思路則更為質樸,不斷嘗試,找到一個火爆的題材,那就不斷複製,繼續做相應的題材,簡單有效。

比起為賬號人設服務的舊模式,他們則是把賬號當成一個用於分發內容的載體,發視訊像是做實驗,看哪種形式能撬開流量的大門。

比如有一位已經成立工作室的老闆,有次發佈《 奇幻森林 》解說火了,說明動物受歡迎,那以後就多做一些動物主題的。

還有一位廣東老哥,因為疫情投身解說行業,他自己做了個名為 「 一顆紅星影視 」 的號,起初因為做一期《 外交風雲 》的視訊火了。

他意識到,講述真實歷史的紅色和戰爭電影受歡迎,於是以後只做這類內容,在他看來,比起自己的判斷,尊重平臺和觀眾的選擇,才是更重要的。

沒想到,還真的做起來了

沒想到,還真的做起來了。

不過差評君也很好奇,這些視訊到底是怎麼賺錢的呢?

這位廣東老哥告訴我,他主要的收入來源有三部分:平臺補貼、電影宣發和櫥窗賣書。

為了鼓勵內容創作,像西瓜視訊、快手這類平臺,一般會根據流量給創作者補貼,他這個水平的號,每月能拿五萬左右。

還有,為了增加新劇關注度,愛奇藝等平臺也會給阿福這樣的 MCN 機構下單做宣發,定製一些新劇和電影的解說。

比起頭部大號,因為這些小號的價格根據最終流量計費,所以他們在宣發渠道越來越吃香,阿福公司在愛奇藝那裡的預算,每月就有一百多萬。

再加上賣書的一定費用,廣東老哥每月能有小十萬的收入,據他說,自己的賬號沒有員工,自己每天喝喝茶,日更一期視訊,還挺享受這樣的生活的。

除此之外,據阿福說,解說行業裡還有個變現最猛的形式:陪看直播。

有的號在靠影視剪輯獲取流量後會開直播,播放一部有版權的電影,主播不打擾你,就在底下掛個連結賣靚號和流量卡,每月的流水能到一兩百萬。

不可否認的是,從谷阿莫的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到現在鋪天蓋地的流水線生產,電影解說,已經不再是電影人、或是電影愛好者的專利。

有人說,電影解說的興起,讓電影藝術導向浮躁和崩壞,十年後,人們將再也無法忍耐一部電影的長度。

但事實卻是,如此龐大的需求和收益交織,使它正在成為像外賣、電商一樣愈發壯大,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進來的行業,必然朝著標準化發展。

觀眾需要電影解說,導演和編劇們精雕細琢出的故事,被精簡後端上餐桌,在大資料的最佳化後推送給你,無需忍受漫長的空鏡和對話。

創作者需要電影解說,對於阿福來說,他成立教學公司,創業成功,讓很多空閒在家的人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平臺需要電影解說,比起生活中的美好,一百多年來的數萬部精彩電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內容庫。

楊德昌說,「 電影發明以後, 人類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長了三倍 」,我們在電影裡體驗別人的一生;如今,電影解說正在讓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三百倍。

在這個越來越高效的時代,對於觀眾、平臺和博主,這似乎都沒有錯。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電影,真的需要解說嗎?

撰文:莽山烙鐵頭編輯:莽山烙鐵頭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抖音,@卡牌影視阿福、@一顆紅星影視、@沐沐電影、@蛋白老六、@花花花山燻、@林者電影、@電影判官、@巴斯rap光年、@小胖說電影

B站,@木魚水心、@谷阿莫

B站,@木魚水心、@谷阿莫

相關文章

像素時代的黃昏和「淘寶叛軍」

像素時代的黃昏和「淘寶叛軍」

淺友們好~我是史中,我的日常生活是開撩五湖四海的科技大牛,我會嘗試各種姿勢,把他們的無邊腦洞和溫情故事講給你聽。如果你想和我做朋友,不妨加微...

什麼是 「無伺服器計算」 ?

什麼是 「無伺服器計算」 ?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一個雲端運算領域的熱門概念——Serverless。 到底什麼是Serverless? 英語好的童鞋,可能一眼就看出來...

這一週,全世界都興奮麻了

這一週,全世界都興奮麻了

大模型的技術能力,和它影響世界的能力,都在光速進化。 作者 | Founder Park 真是瘋狂的一週。 GPT-4、Microso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