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董事會改組:梁孟松留任聯席CEO,傳已獲美國成熟工藝許可

機器之心報道|機器之心編輯部

中芯國際的高管變動風波,看起來沒有延續到 2021 年。

12 月 31 日晚,中芯國際發出公告,宣佈獨立董事叢京生即日起辭職,公司的董事會組成也因此發生變化。在另一條公告中,中芯國際公佈了新董事會成員名單,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此前鬧出離職風波的梁孟松留任聯席 CEO,這意味著延續幾周的中芯高管辭職事件已近平息。

中芯國際發佈的最新董事會名單具體組成如下:

  • 董事長周子學;
  • 副董事長蔣尚義;
  • 聯席 CEO 趙海軍與梁孟松;
  • 首席財務官高永崗;
  • 非執行董事陳山枝、周杰、任凱、路軍、童國華;
  • 獨立非執行董事 William Tudor Brown、劉遵義、範仁達、楊光磊。

從這個名單來看,蔣尚義獲任副董事長是之前公佈的,聯席 CEO 梁孟松此前因為蔣尚義的任命而鬧出辭職風波,但在最新名單中他依然是聯席 CEO,這意味著他的辭職並沒有生效,不過在公告中,官方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中芯國際表示,身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叢京生辭任是由於「美國近期對公司的關注事項」,叢博士確認其與董事會意見並無分歧。而梁孟松的留任,則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們對於中芯國際未來發展的擔心。

12 月 16 日,中芯國際突然傳出了梁孟松辭職的訊息,梁孟松表示,自 2017 年 11 月擔任中芯國際聯席 CEO 至今已有三年多,幾乎從未休假,在其帶領的 2000 多位工程師的盡心竭力的努力下,完成了中芯國際從 28nm 到 7nm 工藝的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

一封辭職信的流出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梁孟松的訊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在半導體行業,梁孟松算得上是一位傳奇人物。

現年 68 歲的梁孟松在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期間就讀於台灣的成功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求學,幾年後拿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博士學位。舉世知名的 FinFET 工藝發明人胡正明是他的博士生導師。

畢業後,梁孟松在 AMD 工作了幾年,隨後在 1992 年加入台積電,那一年他四十歲。

梁孟松是助力台積電成為晶片製造龍頭的關鍵人物。他在台積電工作了 17 年之久,手握超過 500 項半導體相關的專利,幾乎參與了每一代晶片製程的研發。

梁孟松

梁孟松

2009 年,梁孟松突然從台積電離職,並在兩年後加入韓國三星,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帶領三星半導體追上台積電的製造工藝。但也因為這一成就,他遭到了台積電的起訴,被稱為「台積電叛將」。

2017 年,梁孟松跳槽到中芯國際,擔任聯席 CEO,主要負責中芯國際的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和瓶頸突破。梁孟松加盟中芯國際前,中芯國際還沒有突破 28nm 製造工藝。但在他加盟之後僅僅幾個月,後者就攻克了 28nm 工藝的技術難關。隨後梁孟松又力主中芯國際跳過較為落後的 20nm,直接研發 14nm 製造工藝。之後,中芯國際又實現了 14nm 晶片的量產,並在 12nm 技術上進入了客戶匯入階段。

而據傳與梁孟松不和的蔣尚義現年 76 歲,曾在台積電(TSMC)工作十多年,曾任職聯合營運長、資深研發副總裁。他是台積電 130nm 工藝研發的關鍵性人物,帶領檯積電實現了自主技術研發。擁有深厚的半導體資歷。在台積電期間,蔣尚義曾是梁孟松的上級。

蔣尚義

2020 年 12 月 15 日,中芯國際宣佈委任蔣尚義為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而在針對蔣尚義的委任議案中,中芯國際執行董事兼執行長梁孟松無理由投棄權票,並且他還在此次董事會上遞交了自己的辭呈。隨後,網傳梁孟松辭職信流出。

這份網傳辭職信提到:「我是在 12 月 9 號,上星期三早上,接獲董事長電話告知: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的休息片刻。」。多家媒體報道了這一辭職事件,同時「中芯國際管理層內訌」的訊息也不脛而走。

12 月 16 日,中芯國際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注意到有媒體報道本公司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擬辭任本公司職務的訊息,公司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將會適時發佈公告通報公司最高管理層的人事變動。

網傳中芯國際已獲美國成熟製程供貨許可

與此同時,另一件有關中芯國際的訊息也在昨日傳出。

12 月 18 日,美國商務部以「違反美國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驅動」為由將 77 個機構、公司與個人加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大疆等國內公司位列其中。

中芯國際對此事迴應稱:經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 10nm(奈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對用於 10nm 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採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公司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12 月 31 日上午,有業內人士透露,中芯國際獲取成熟製程相關的產品、設備、技術以及繼續提供代工服務等,已經獲得了美國供應許可。「成熟製程」具體的標準,我們暫時還不清楚,從業內共識來看應該是 28nm 及以上。人們分析,中芯國際在短期內將重點發展成熟工藝,因為其不像 10nm、7nm 那樣受到嚴格的限制。

另一方面,從中芯國際公佈的財務簡報中可以觀察到,這家公司成熟工藝晶圓代工獲得的利潤在最近一段時間裡仍佔主要部分。

如果此訊息為真,那麼對於中芯國際來說,眼前面臨的壓力將大大緩解——最近由於疫情等因素,晶片行業的市場存在供不應求的趨勢。「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 2022 年下半年,邏輯、DRAM 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象的地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 11 月曾表示。

作為國內技術最為領先的晶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一直被人們寄予厚望。目前這家公司的 14nm 製程工藝已經投產,N+1 製程即將量產。但在 7nm 及更先進的製程上,中芯國際還面臨著缺乏 EUV 曝光機的問題,這可能要寄望於中歐投資協定的簽署。

在 12 月 30 日和 31 的一個半交易日裡,可能是由於這些訊息的出現,中芯國際的股票經歷了兩次近 10% 的高漲幅,在昨天報收 22.1 港元,梁孟松辭職風波引發的跌幅已接近全部收回。

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我們現在可以持更樂觀的態度了。

參考連結: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2-16/doc-iiznezxs7174168.shtml

相關文章

福布斯:2022 區塊鏈 50 強榜單

福布斯:2022 區塊鏈 50 強榜單

區塊鏈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了!自 2019 年首次發佈區塊鏈 50 強以來,福布斯年度榜單上的十億美元級公司 (按銷售額或市值計算至少是十億美...

深度學習,撞牆了

深度學習,撞牆了

早在 2016 年,Hinton 就說過,我們不用再培養放射科醫生了。如今幾年過去,AI 並沒有取代任何一位放射科醫生。問題出在哪兒? 近年...

蔚小理走到了命運的「岔路口」

蔚小理走到了命運的「岔路口」

當新能源汽車的資格賽進入衝刺階段,競爭的焦點也發生了變化。 作者 | 周永亮編輯| 鄭玄 近日,隨著小鵬財報發佈,蔚小理都交出了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