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應用場景廣闊,產業化腳步不斷加速。
11月29日上午,中科海鈉(阜陽)全球首條GWh級鈉離子電池生產線產品下線儀式舉行,標誌著阜陽海鈉具備了GWh級鈉離子電池的規模化生產能力。

Source:阜陽新聞網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5.88億元,於今年7月28落成,依託阜陽區位、交通、政策、市場等多重優勢,憑藉中科海鈉在鈉離子電池領域的領先技術,利用三峽新能源、三峽資本、阜陽建投等資本力量,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鈉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資料顯示,中科海鈉成立於2017年2月,核心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勇勝研究員牽頭,擁有20餘項鈉離子電池核心發明專利,包括5項PCT國際專利。
據此前訊息顯示,2021年12月18日,中科海鈉與三峽能源、三峽資本及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政府達成合作,將共同建設全球首條鈉離子電池規模化量產線。該產線規劃產能5GWh,分兩期建設,一期產能1GWh,後續將在各方共同努力推動下,建設不少於30GWh全球先進鈉離子規模量產線。
中科海鈉當時稱,在未來實現量產的情況下,該公司鈉離子電池的材料成本預計為0.26元/Wh,較相同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下降約三成。在電池製造環節,鈉離子電池則與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成本相當。由此來看,中科海鈉生產的鈉離子電池技術優勢明顯。(文:集邦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