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顯示卡賺錢一倍,英偉達的這個資料中心是個什麼印鈔機?

前兩天,世超在衝浪找選題的時候,發現英偉達公佈了自家 2023 年第三季度的財報。

結果我點開財報一看,發現最賺錢的並不是 4090 等顯示卡業務,財報第一句話就給我整不會了。。。

資料中心反而被擺在了第一行的位置,而且營收和增長情況都不差。

不僅如此,在談到具體的進展時,資料中心也被第一個拿出來講,密密麻麻寫了一大篇。

財報上說,資料中心在第三季度的收入為 38.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31% ,較上一季度增長 1% 。

乍一看這 1% 好像很一般,但是隔壁賣顯示卡的遊戲業卻下降了 23% ,收入為 15.7 億美元。。。

再簡單來講,大家都以為英偉達是個賣顯示卡的,然而這方面卻並不是英偉達最專業的業務,資料中心才是。

而且這玩意兒並非英偉達一家獨大,大家熟悉的微軟、亞馬遜和 AMD 等都有類似的服務,而且都數錢到數到手抽筋兒。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資料中心啊?它為什麼這麼賺錢?

其實咱們只要還拿英偉達的財報舉例子,把裡面的條條款款拆開看一遍就知道了。

比如收入後面緊接著就寫到,新一代 NVIDIA GPU 和Quantum-2 系統已得到廣泛採用。

已得到廣泛採用

而這個 Quantum-2 系統是英偉達的一個網路平臺,由交換機、網路介面卡和資料處理單元組成,速度可以飈到 400Gb/s 。。。

它能夠為 AI 開發者和科研人員提供最牛逼的網路性能,足以應對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問題。

翻譯一下就是:商用產品,跟咱們臭打遊戲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再往下看,英偉達還跟甲骨文有一波 PY 交易,但仍然以商用為主。

甲骨文有一個東西叫做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甲骨文雲服務基礎設施,簡稱 OCI 。

OCI 能夠提供的服務奇多無比,從雲分析、資料庫管理再到網路防火牆等等,只要是和網路沾邊的服務,沒有他做不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光是 A 開頭的服務,就有 10 項。。。

而就在今年,甲骨文宣佈將會展開多年與英偉達的深度合作,把英偉達加速計算和 AI 訓練等技術帶到 OCI 上面。

那麼該怎麼加速計算和訓練 AI 呢?買顯示卡。

但是此顯示卡並非彼顯示卡,甲骨文買的並不是 4090 等 「 泛泛之輩 」 ,而是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售賣給中國的A100 和 H100 。

A100 和 H100

這玩意兒主要用於商用和人工智慧等領域,一個就能賣你 10 萬塊錢,性能直接幹翻 7 塊 3090 。。。

甲骨文肯定不會只買一兩塊顯示卡,具體的交易金額世超不清楚,但從 「 為期多年 」 這幾個字也能看出來是一筆大買賣。

所以再翻譯一下就是:商用產品,跟咱們臭打遊戲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如果到這裡你還能聽懂的話,那剩下的東西真是給世超看的一頭霧水,什麼 NeMo LLM 、BioNeMo LLM 、AI Enterprise 。。。

什麼什麼什麼,這寫的都是什麼啊?

什麼什麼什麼,這寫的都是什麼啊?

什麼什麼什麼,這寫的都是什麼啊?

不過最終我還是在一大段財報裡發現了一個親切的單詞 ——Microsoft ,巨硬。

同樣宣佈與微軟展開為期多年的合作,同樣也是為 Microsoft Azure 部署數大量的商用顯示卡,這個套路跟上面提到的甲骨文其實差不多。

Azure可不是什麼等閒之輩,國內有不少人都認識甚至用過 Azure 雲服務。

而且這裡就要把微軟的財報也拉過來了,因為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微軟最賺錢的業務不是 Xbox ,不是 Office ,更不是 Windows ,正是 Azure 雲服務。。。

在微軟 2022 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中,營收最多的是 Azure 雲服務,達到 20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 。

而個人計算機業務和生產力業務的營收分別為 144 億美元和 166 億美元。

你可以簡單把 Azure 當成是一個雲服務,但它嚴格來講是一個雲端運算平臺,可以幫助開發者開發程序,並且可以使用微軟的儲存和網路基礎服務等等。

儘管是雲端服務,但開發和運算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大量的算力和硬體支持,所以就不難理解微軟為什麼要和英偉達 「 稱兄道弟 」 了。

Azure 能提供的服務同樣非常廣泛,還有不少登陸即送的永久免費項目,對新手非常友好。

但像是虛擬機器等功能還是得乖乖付錢,要不然人家 200 多億是怎麼掙的。。。

所以看到這兒你也明白了,微軟最賺錢的業務,依然跟咱們臭打遊戲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難道這些大廠最賺錢的業務,真就和咱們普通小老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唄?

其實沒那麼離譜,你要是想用也能用,比如亞馬遜 AWS 就提供了基本的個人雲儲存服務。

AWS 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雲服務之一,它的服務差不多可以分為三大類:雲端運算、資料庫和雲儲存。

在很多人的眼裡,亞馬遜還是一個國際大賣場,其實 AWS 業務開展已經有年頭了,而且是亞馬遜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甚至在他們的財報上,部門竟然是按照北美部門、國際部門和 AWS 部門來分類的。。。

而在 2022 年度第三季度的財報上,AWS 部門的銷售額有同比 27% 的增長。另外兩個則分別是增長 20% 和下降 5% 。

更離譜的是營收,和去年同期相比,北美部門從小賺變小虧,全球部門從小虧變成了血虧。。。

只有 AWS 部門,從血賺變成大賺特賺。。。

AWS 的雲服務相對來講也是最親民的,它不僅支持個人雲儲存,還免費提供 30GB 的空間,可以往這個小角落存點七七八八的東西。

可以往這個小角落存點七七八八的東西

這玩意兒用起來依然有一點門檻,如果你對網路資料什麼的不是很了解,還是建議老老實實用雲盤。。。

但話說回來,世超也發現正是這些看上去有門檻的東西,成為了各家大廠最賺錢的業務。

顯示卡大廠英偉達、軟體出身的微軟、電商起家亞馬遜,他們的起步各不相同,但現在都選擇了資料服務這條路。

就連大家直呼 YES 的 AMD ,在面對疲軟的 PC 市場表現時,蘇媽也要在財報裡誇一句資料中心業務有所增長。

這麼一看,這些大廠好像已經沒法再從我們這群臭打遊戲的身上賺到更多錢了?

確實沒那麼賺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法從我們身上賺錢,或者說零售行業就不重要了,而是大家找到了更賺錢的方向。

而是大家找到了更賺錢的方向

當一個領域被挖掘並加大商業化力度,也說明資本嗅到了商機,這代表它在以後是可以持續產生大量利潤的。

而且現在大家動不動就什麼雲服務和 AI 什麼的,但凡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得出來,這些東西就是未來的大趨勢。

那既然以後的世界裡,AI 化和雲服務化不可避免,這些科技也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為什麼不能往這個方向發力呢?

現在是資料為王,等沒準過了十幾年,另外一個風靡世界的新技術登場,大家說不定就會再次更換賺錢的方向。

撰文:百威 編輯:面線

來源:

Wikipedia

Microsoft Azure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Documentation

Microsoft Press Release & Webcast

AMD – AMD公佈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

英偉達中國 – NVIDIA發佈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

Amazon.com Announces Third Quarter Results

相關文章

英偉達又「拔」了一下 AI 的上限

英偉達又「拔」了一下 AI 的上限

AI 繼續加速,解鎖了哪些新場景? 作者 | 宛辰編輯| 鄭玄 今年的 GTC,老黃又放了一堆「核彈」。 9 月 20 日晚上 11 點,英...

B 站最艱難的時刻過去了嗎?

B 站最艱難的時刻過去了嗎?

儘管還在虧損,但 B 站的降本已經開始收穫成效。 作者 | 鄭玄 當一個行業整體意識到必須改變時,相似的關鍵詞就會反覆出現在高管對外的分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