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第一搶買到 iPhone 14 Pro 的朋友,想必都已經領教過「 靈動島 」帶給大家的「 奇妙 」體驗了。
第一批適配的 App,像網易雲音樂、QQ 音樂等,手機上方的靈動島的動畫特效,和蘋果宣傳片裡的效果已經做的大差不差了。
這兩天微博也跟進了在後臺播放視訊的靈動島效果,整體的觀感和適配度也是相當不錯。
而託尼覺得最靈性的功能,是在橫握打遊戲的時候,要是有人打電話進來,靈動島會以飛入的形式跑到左上角的位置上,更方便接聽的操作。

然而這些都是正常發揮,真體驗,還得看靈動島帶來的的「 超常發揮 」。
比如在 Face ID 面部解鎖的過程中,有網友遇到了解鎖界面從靈動島中分裂出來的地質奇觀。
而有時候在長按靈動島之後,還會觸發限定的「 黑色大嘆號 」,點開這個歎號之後,靈動島會直接進化成黑色大沼澤。
某些 App 因為沒有及時適配的原因,還保持著瀏海屏的 UI 排列,出現了「 小島吃字 」的情況。

當然這些 Bug,靠後期的更新推送可以慢慢修復,但另外一些問題,託尼我覺得是我們對靈動島的某些功能產生了誤解。
按託尼的理解,靈動島本身是有著資訊推送、通知、應用快速切換等互動功能的桌面綜合體,同時還能顯示正在進行的後臺應用。

但實際上,根據目前 iOS 開發者所掌握的情況,蘋果並沒有把通知推送這塊的 API 完全開放,目前只能做出應用內通知的效果。
蘋果給開發者的關於 「 靈動島 」 的更新文件指出:
「 只有應用在前臺的時候,才能開啟一個應用到靈動島 」 ▼

蘋果的邏輯是這樣的,靈動島所承載的內容,只能是由使用者主動發起的應用功能,像是聽音樂啦、點外賣啦、查看快遞或外賣的進度啦等等。

但對於被動接收到的訊息和資訊,除了打進來的電話之外,包括微信訊息、驗證碼、簡訊等所有的彈窗訊息,原則上不會走靈動島互動邏輯。
收到的簡訊是單獨的氣泡顯示 ▼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桌面界面中收到微信的聊天通知,就會收到一個在靈動島下方彈出的通知窗口。
這樣把被動通知剔除在靈動島邏輯之外的設定,或許有蘋果自身的一套道理在。
但至少在下個版本更新之前,iPhone 14 Pro 以及 iPhone14 Pro Max 的使用者,就都只能接受這樣的通知形態了。
除此之外,這段時間開發者也在靈動島上整了不少好玩樂子。
比如就有人利用靈動島本身,做了一款名為Hit The Island的遊戲。

這款遊戲倒是有點像是早期 iPod 上一款叫 Vortex 的打磚塊遊戲,利用靈動島作為障礙物設計出這麼好玩的遊戲,腦洞可以說是很大了。
另一個叫 Christian Selig 的 iOS 開發者,前不久則是在Twitter上分享了這麼一個叫 Dynamic Island Zoo( 靈動島動物園 )的小外掛。
它能把一個像素風的小動物( 包括了貓、狗、蠑螈、箭豬、狐狸等 )放在靈動島上走來走去。

雖然暫時沒啥功能上的意義,但作為一個桌面小掛件來說,還是挺有創意的。

當然,在靈動島出來之後,開發者也沒有忘記還在使用瀏海屏的 iPhone 使用者。
為了讓老使用者也能在第一時間體驗到靈動島的新鮮,有海外的開發者直接在越了獄的手機上,整了一個「 靈動半島 」出來。
然而這個半島的交模式打開之後,會佔據左右額角太多的空間,從使用上來說,託尼會更傾向往下延展的設計。
總的來說,不管你覺得靈動島是畫龍點睛還是力挽狂瀾,蘋果都憑藉著這個新創意,再一次吸引到了大眾的眼球。
用老羅昨天的話來說,iPhone 14 Pro 真機拿到手發現還是很醜,他對這個美國子公司的新產品牌感到難過。

託尼倒是覺得,蘋果的工業設計部門,真的要給自家的 UI 互動設計師磕個響頭。。。
它不僅極力彌補了藥丸屏帶來的硬體缺陷,還一舉奠定了接下來幾年 iPhone 的新互動形態。
蘋果並不缺乏優秀的設計,創新力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衰弱。
只不過在如今的手機市場裡,已經很難做到「 一騎絕塵 」了。
撰文:jijihao編輯:
面線封面:萱萱
參考資料:
微博:@一抹楊sulli
微博:新浪科技
B站:@小劉不是程式設計師
Twitter:@ChristianSel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