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不靠譜的元宇宙,我更願意期待另一個未來。

就在上週,全球社交巨頭 Facebook 改名叫 Meta 了。

這波改名,直指當下的熱門概念 —— Metaverse,也就是元宇宙。

剛好 Facebook 急於求變,手頭握著全球社交資源和 Oculus 的 VR 技術的小扎決定劍指未來了。

「 元宇宙 」 這玩意兒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明明是個遙遠得不行的玩意兒,但是已經被搞得人人都知道了。。。

也多虧了網際網路資本和到處都能蹭的網際網路公司們,畢竟要說起它最近的故事,誰不眼饞呢?

前段時間,我們也寫了一篇文章,提到了最近借元宇宙概念大火的青少年遊戲社交平臺 Roblox。

這麼個乍一看其貌不揚的,主要使用者是青少年的「 小遊戲 」平臺,市值已經突破了 400 億美元。

你要是個幹網際網路創投的,你也想找一些「 元宇宙 」公司投資;

你要是個開網際網路公司的,你也想找個角度蹭蹭「 元宇宙 」。

元宇宙到底描繪了一個什麼場景,也許有的差友記得,但我還是再和大家重新回顧一下:

記得電影《 頭號玩家 》裡的 VR 遊戲平臺 「 綠洲 」麼?大概就是那樣。

就和現實世界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在元宇宙裡面創造內容,然後自由分享,進出別人的世界。

這麼個世界,一看就很美好,人人都想去享受。

而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只要有人做成了這個世界,那麼全世界的虛擬資產可以說都唾手可得。

也因此有了前面說的,拿著錢的投資人,收錢幹活的公司,都喜歡「 元宇宙 」。

元宇宙實現起來所需要的技術幾乎都是目前資訊行業的前沿領域,分別涵蓋了物聯網、網路和運算、人工智慧、電子遊戲技術等等。。。

本來這兩年網際網路公司們就難於創新,這一下出來個新的牛逼概念,而且所需的技術點和他們所擅長的資訊技術高度重合,這不一下子整高興壞了?

但現在,冷靜下來看,很多人開始沒那麼喜歡 「 元宇宙 」了。

首先,這個概念現在有點被吹爛了,我看到這三個字都快要 PTSD 了。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元宇宙需要的技術雖然現在都有相應的領域,但是我們距離最終成型依然還很遙遠。

比如說虛擬現實,也就是 VR 技術吧。

一般的消費級 VR 設備,也就是一個頭顯,加一對手柄,無線版本的電池續航一般也在 3 – 4 個小時。

能玩兒的東西也極其有限,而且參數不高的設備用起來還會頭暈。。。

進階的 VR 設備則看起來異常麻煩 ▼

進階的 VR 設備則看起來異常麻煩

而另一邊,電影《 頭號玩家 》裡的綠洲呢?

玩家們為了體驗這個高度真實的世界,穿上一套極為神奇的衣服,它包括觸覺反饋,全身操控對映,頭顯方面則是完全沉浸,而且可以完全沒有延時地和其他人一起互動。

就這個技術,世超感覺沒有個 10 – 20 年應該做不出來。。。

一個玩意兒再怎麼牛逼,我和你說 20 年以後可能才有,你不會心潮澎湃,最多隻是有點期待。

而這只是我目前覺得元宇宙不值得看好的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則是它無法改變生活。

哪怕元宇宙打造了一個完美的虛擬世界,哪怕它甚至可以和現實世界有所互動,但在我看來,它更多的是逃避現實的工具,不見得可以改變生活。

人們會覺得 《 駭客帝國 》裡的母體虛擬世界很神奇很酷,但一定不想生活在那個背景下的現實世界 —— 這還哪裡有生活的樣子?

而在另一邊,有個更加切實,也更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出現的概念 —— 「 全真互聯 」,正在默默地發展著。

馬化騰在 2018 年說過這麼一句話:

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

什麼是全真互聯?

與元宇宙那種平地起大樓的方式不同,全真互聯依然沒有脫離現實,強調數字技術與現實的融合。

如今計算機能力快速提升,人們被賦予的接觸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出現了質變。

世超給大傢伙舉個例子,你現在拿來看這篇文章的智慧手機,其實它的運算能力已經遠超 20 年前的電腦了,這是算力提升的大前提。

同樣的,你告訴 20 年前的自己說,這麼小的一個設備,可以看高畫質視訊,打高畫質的遊戲,那可能有些難以相信。

而在未來,也許擁有強大算力的甚至都不侷限於手機。

同時,雲技術讓資料處理能不受地域限制,隨時隨地解決問題。

再結合未來的互動體驗,也許各行各業發生大規模變化的時代就要來臨了,到時候人們會難以想象一門缺少數字技術的行業是什麼樣子的。

在世超的印象中,馬化騰這位網際網路大佬平時很少搬一些生詞概念,如果他這麼說了,那騰訊八成已經開始這麼幹了。

於是我一查資料,還真是。。。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在大傢伙印象裡騰訊還是搞社交軟體和遊戲的,但人家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且是一家領先的技術公司,造晶片那是不會缺席的:

在 2021 年的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首次披露了自研晶片進展。其中視訊轉碼晶片滄海,幫助他們自研的硬體編碼器在世界視訊編碼器大賽上多個客觀指標評測,以及人眼主觀評價第一名的成績。

與此同時,騰訊最新研發的智慧網路卡晶片玄靈相比業界性能提升了 4 倍,AI 推理晶片紫霄已經流片成功並順利點亮。

可以說,在海量算力的儲備上,騰訊是差不多做到了。

另一方面,騰訊在今年還放出了雲原生資料湖,和大資料結構相比,資料湖靠分散式儲存來把自家雲服務做得更能適應不同的場合。

在今年的大會上,騰訊還發布了雲原生作業系統 「 遨馳 」,這個產品可以拿來統一排程騰訊雲的伺服器資源,單個集群涵蓋了 10 萬臺伺服器,CPU 核心數過億。

對於用上了騰訊雲服務的人來說,意味著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隨地能做實時分析,永遠不會缺運算資源。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的英雄聯盟 S11 比賽,騰訊把比賽畫面直播的信號傳輸延遲做到了 0.4 秒以內,要知道今年的主場可是在冰島。

這得歸功於騰訊的音視訊技術,從壓縮演算法到傳輸協議都做到了行業領先。

這個技術能力不光能用於直播,也能用在教育領域:就在今年早些時候,騰訊還和深圳龍華區教育局一起發佈了一個線上學習系統 —— 龍華雲校。

音視訊傳輸速度夠極致,就能夠實現更加豐富的互動,這無疑為全真互聯鋪好了路。

在雲端運算上,騰訊雲亞太地區公網接入延時做到了小於 50 毫秒,這種低時延高算力的能力,能夠解鎖許多實際的行業場景。

擁有了海量算力、實時分析和極致傳輸能力的騰訊,終於給大 BOSS 馬化騰提出的全真互聯儲備了足夠的技術力量。

而這份力量能夠改變許多行業。

騰訊雲今年發佈了一套挖礦行業的遠端操控解決方案 TRRO:司機可以坐在辦公樓裡的駕駛艙內,面對螢幕用方向盤遠端操控車輛,聽起來和玩遊戲似的。

結合無人駕駛,一個司機甚至可以監控一組車隊,只在必要的時候遠端介入就行。

這樣一來,一項危險枯燥繁重的工作,就一下子變成了安全又輕鬆的工作,在全真互聯的未來,這樣的賦能會越來越多。

除了挖礦,騰訊雲還用上了別的姿勢改變其他行業。

例如和西門子醫療合作,用雲渲染伺服器把醫療影像重建成 3D 建模,以及和銀行合作,把原來繁複的線下金融業務搬到了線上。

技術賦能是一方面,把技術門檻降低也是個實現的好方法。

騰訊在早些時候,推出了一個叫做微搭的開發平臺,它的特點是「低程式碼」 —— 通過元件和模組的方式,讓技術實力不太強的團隊也能快速開發出小程序。

在疫情期間,「 武漢戰疫 」 小程序在這個平臺的幫助下,僅僅花了 48 小時就開發了出來。

從行業和消費者,從線上到線下,現在的生活都正在靠著技術邁向全真互聯,並且那一天正在加速到來。

最近這十年,我們從 PC 發展到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人人都能方便地接觸網路。

到如今,隨著技術積累和應用場景迭代發展,也許很快就不是我們接觸網路,而是數字技術帶著網路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給我們帶來互聯和便利。

相比起元宇宙所描繪的美輪美奐的科技童話,世超更願意期待這個更加現實,也能真正讓我們生活遞進的全真互聯的未來。

撰文:小鑫鑫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Google圖片、雪球@富爸爸進化島、

《 駭客帝國 》電影截圖、《 頭號玩家 》電影截圖、Roblox、騰訊新聞

騰訊雲 《 去年馬化騰提的全真互聯,這次騰訊雲講明白了 》

鵝廠黑板報《 這一次,騰訊走芯了 》

(廣告)

相關文章

到底什麼是「算力網路」?

到底什麼是「算力網路」?

引言: 前幾天,小棗君和大家聊了一下「算力」(連結)。今天,我們再接再勵,聊聊「算力網路」。 █什麼是「算力網路」 直奔主題,到底什麼是算力...

今年12月終結「蘋果稅」的願望落空了

今年12月終結「蘋果稅」的願望落空了

機器之心編輯部 最初的判決出爐之後,Epic 說:「對於開發者和使用者來說都不是勝利」,蘋果認為自己是大贏家,但蘋果仍然要上訴。 本週五,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