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託尼看到了一個訊息,說黑鯊聯合創始人兼 CEO 羅語周的微博已經變成了大型 「 討薪現場 」 。
黑鯊離職員工紛紛留言,要求按時發放賠償金。
此外,還有網友還附上疑似黑鯊科技發給離職員工的資訊。

大概意思就是,公司遇到巨大困難,本次的離職補償金不能按時支付了。
甚至有傳聞說黑鯊的產品研發中心 —— 上海眾鏈科技的員工被通知解散了,賠償都分成了 6 筆支付。( 有沒有一種可能,黑鯊活不到 6 個月之後 )
爆料出的細節可以說非常豐富了。

至於線下討薪的橫幅,那更是早就掛好了。

不過相比於 「 惡意欠薪 」 ,我更願意相信,黑鯊手機確實是有什麼難處了。
近 10 個月沒有發佈新品、官微近 4 個月沒有更新( 據說是編輯部門已經被裁了 ),再加上整體下行且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黑鯊可能比想象的還要涼一些。
要知道,去年 1 月份的時候,騰訊還被曝出準備收購黑鯊,作為進軍元宇宙的 VR 硬體入口,黑鯊那可是意氣風發。

結果呢,黑鯊這邊甚至都做好了 「 變身 」 的準備,人都找齊了。

關鍵時候,鵝廠猶豫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騰訊元宇宙的業務重心轉移了,不再是 VR 硬體設備的遊戲娛樂方向,而是聚焦在 「 全真互聯 」 上,也就是軟體服務上。
畢竟有 meta 的例子在前,拿下黑鯊需要 20 多億,造個元宇宙可能還要燒個上百億。
現在硬著頭皮衝進去,不是很明智。
再加上一些貪汙、行業壟斷等真真假假的訊息。

黑鯊被收購這事,多半是沒有下文了。
於是, 「 爹 」 沒了, vr 業務也砍了,黑鯊現在想要找回曾經強勢的遊戲手機業務,好像也來不及了。
當初小米合夥人盧偉冰大膽預言, 「 2023 年你已經不需要一部電競手機,電競手機註定要消亡。」
萬萬沒想到,還真可能被他說中了,而主人公就是黑鯊。
結果這人還是黑鯊的東家,你說氣不氣。

如果,時間回到 5 年前,遊戲手機,還真的是一個夢幻的造富故事。
因為國內玩手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大概每三個人裡就有一個手機遊戲使用者。而且大家還比較富裕,時不時小氪一下,也是基本操作。
於是,針對這群使用者推出遊戲手機,堪稱 「 精確制導 」 。
比如,在散熱方面遊戲手機就會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聯想拯救者系列就使用了主板居中,電池分列兩端的 「 中置結構 」 。


火龍都能給你整明白了。
當然,還有給手機裡塞個風扇,加個水冷等機靈的廠商,以及打遊戲時非常好用的側鍵 & 肩鍵。
細節做得貼心不說,在常見的跑分測試平臺上,遊戲手機的得分也都是一騎絕塵。

當然,最卷的還是他們會和遊戲廠商們進行綁定合作,針對知名手游來一波特別最佳化。
比如我們硬體部門去年測試過的紅魔 7S Pro ,在璃月港滿配畫質下,足足堅持半小時原神拉滿 60 幀,在那個年代,已經相當於夜之城定製顯示卡了,懂得都懂。
性能先不說,光和原神適配的噓頭,就是教科書般的營銷案例。

不過,這個興奮勁過了之後,大家就發現:為了這點無傷大雅的參數優勢,咱們要做出的犧牲好像還不小。

比如在日常的使用場景裡,遊戲手機普遍 「 狂拽酷霸炫 」 的外觀,家裡玩玩還好,但是作為日常用機,好像有那麼一絲尷尬。
而且由於遊戲手機需要在性能上做額外的強化,所以往往都比較厚重,比如小米的 12S 只有 8 毫米厚, 182 克重;而同時期的遊戲手機普遍在 240g 上下, 10 毫米厚。

這在手感上的差異,遠比冷冰冰的資料差距來得誇張,真是誰用誰知道。
這就導致了,同價位裡,無論是拍照、續航,還是日常體驗上,安卓旗艦機型基本都會超過遊戲手機。
為此,我的暴脾氣同事就不止一次表示:遊戲手機就應該和 「 大冤種 」 畫上等號。
而且近幾年,專業遊戲手機與常規機型的區別,還在變小。

主流品牌驚喜地發現:只要做一定的改良就能輕鬆搶佔遊戲手機市場,甚至因為品牌認知度更高,效果反而更好。
就像 2019 年,小米的 「 親兒子 」 紅米手機發布了紅米 K40 遊戲增強版,不到 1 分鐘銷量就突破 10 萬臺,直接就把乾兒子黑鯊給看傻了。
這麼一來二去,到了 2021 年,常規手機廠商直接就搶佔了遊戲手機市場。
資料顯示,這些專攻於遊戲手機的廠商整體表現都很一般,遊戲手機領頭羊黑鯊和紅魔的市場佔有率只有 13% 和 10%。

反而是小米,以 44.7% 的市佔率(截止21 年 9 月 ),大口吃下了遊戲市場,把自己的乾兒子給幹趴了。

這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遊戲手機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會發現,遊戲手機所宣傳的 「 性能、螢幕高刷、旗艦的散熱以及外接的設備 」 好像所有的主流機型都有了。
而所謂的遊戲專用,還不如我入手一套手遊輔助設備靠譜,直接在遊戲和生活領域兩開花。
就像當年華為的餘承東所說的 「 單純的遊戲手機只是炒作一個概念,就像防水手機,現在所有的旗艦機都防水 」 。
當年看上去就像是 DISS 友商,結果發現是個 「 大預言家 」 。
在目前這樣的環境下,遊戲手機廠商艱難前行。只能靠和電競賽事合作,在和平精英、王者榮耀等手遊的職業聯賽賽場上怒刷存在感。

遊戲手機好像困在遊戲的標籤裡了。
總而言之,黑鯊手機作為遊戲手機的先驅,確實踩中不小的風口,但是靠 「 抖機靈 」 帶來的領先,好像並不持久。
企業最大的護城河還是成本優勢、技術積累。
沒有真正的硬核實力,風口上的豬,終究要屈服於地心引力。
撰文:及格編輯:面線 & 江江
圖片、資料來源;
鵝廠都不帶黑鯊玩了,遊戲手機們還能苟多久?
賣身失敗後,黑鯊遊戲手機也不好賣了
黑鯊手機拖欠裁員補償金,羅語周被線上討薪, 3 個月前被曝裁員 50%
騰訊不要了,黑鯊光速裁員 50% !
被傳子公司解散,賠償分 6 筆支付 ? 黑鯊手機這個冬天難過……
黑鯊手機被爆拖欠員工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