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視訊,一個人用他的iPhone竟然吹滅了蠟燭的火焰。
是不是很神奇?

而這都歸功於一個小應用程序,叫做Blower,翻譯過來也就是「吹風機」的意思。
不過它並不是免費的APP,標價1.99美元。
雖說不是很貴,但還是有點奢侈。可為了一探究竟,還是剁手下載了一個。

它的操作界面非常簡單,上面一個帶有指針的儀表盤,用來顯示風量的強弱。中間則有三個按鈕,分別是啟停鍵、分享鍵和演示鍵。而最下面是一個模擬的風扇,在iPhone手機的揚聲器的位置就是出風口。

你可以用手轉動風扇,只不過感覺不到有風吹出。

但是,當你點選一下啟動按鈕時,就會有類似風扇轉動的刺耳聲音,同時,在揚聲器的小孔裡真的會有風吹出。

那風量有多大呢?
在桌子上撒些紙屑,用它就可以吹散。

再點上一根蠟燭,啟動之後,蠟燭火焰隨之就會熄滅。

難不成在iPhone裡真的有一個轉動的風扇?
當然不是。
這一切還要從聲音裡找真相。我們都知道,聲音是物質振動產生的波動,可它不能夠將空氣粒子推動形成風。

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在iPhone內部的揚聲器錐體移動時,會將一點空氣從手機底部的小孔推出。然後,當錐體向反向移動時,又會把空氣吸回。這樣一來,空氣進出的微小運動就形成了壓力波。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就是雖然進出的空氣量相同,但是吸入和排出的方式卻不一樣。
吸入時的空氣來自四面八方,比較分散,因此幾乎感覺不到。而排出時比較集中,所以就形成了一個風柱。

如果用吸塵器來做個試驗就會更加直觀。
當你把一個棉球放在出風口的地方時,啟動吸塵器,瞬間棉球就會從手中跑掉。

可是,如果把它放在進氣口時,棉球卻紋絲不動。

用iPhone這款應用程序也是如此,要是你仔細觀察,當你把手機揚聲器放置在蠟燭某一位置時,就會看到火焰被吸進來,不過不足以將其熄滅。

而排出的空氣卻可以把蠟燭吹滅。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用嘴吹蠟燭時,深吸一口氣時不能把它熄滅,可輕輕一吹氣火焰就會滅掉的原因所在。

既然有風從手機吹出要歸功於聲音,那麼是不是只要播放普通的音樂就有相同的效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只要達到240赫茲時,手機也同樣可以吹滅蠟燭。

只不過,沒有那種吹風機的界面,看起來沒有那麼神奇罷了。

知道了原理之後,這個APP的迷底也就揭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