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發自 凹非寺
「這是我目前聽過關於AI最好、最治癒的一個應用。」

到底是什麼應用,能讓網友給出如此高度的評價?
原來,一個腦洞大開的網友Michelle,用GPT-3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童年Michelle」。
然後她和童年的自己聊起了天,對方甚至還寫來一封信。

「童年Michelle」的「學習資料」也很有意思——
是Michelle本人的日記,而且是連續十幾年,幾乎每天都寫的那種。
日記內容中有她的快樂和夢想,也有恐懼和抱怨;還有很多小秘密,包括和Crush聊天時緊張到眩暈…
(不愛寫日記的我真的給跪了……)

厚厚一疊日記可沒白看,「童年Michelle」不僅對過去的Michelle瞭如指掌,甚至還準確預測出她後來感興趣的領域。
「童年Michelle」說,為現在的她感到很驕傲,但也表示自己一會兒還得去寫作業、練琴。
Michelle把這段奇妙經歷發到了網上,立刻引來一大波關注,目前這篇推文已經收穫5萬+點贊。

有人聯想到自己過世的奶奶,他的奶奶也愛寫日記。所以若能用此創造一個類似的AI好友,那真的很奈斯。

話說回來,Michelle和AI具體都聊了些什麼?
和童年的自己對話
Michelle本人對這個「童年Michelle」充滿好奇,所以她首先向AI提出了一堆問題。
這裡摘取了幾個有趣的問答。
Michelle問:
你怎麼看待時間?
AI回答:
我認為時間就像一個可靠的朋友。它一直都在,並且遵循一定速度穩定地流逝,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

△Present Michelle是她本人,Young Michelle是AI
Michelle問:
自由和愛,哪一個更重要?
AI回答:
都重要。不過二者非要選一個的話,我會選擇愛。因為愛在任何境遇之下都會幫助我們,而自由有時讓人孤獨。

Michelle問:
你覺得社會上現在存在什麼系統性的問題?
AI回答:
我覺得一個明顯的問題是,人們看待精神健康的方式不對。我們需要更合理地幫助患精神疾病的群體,而不是充滿偏見地給他們貼標籤。

Michelle問: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人們更好地看待精神健康?
AI回答:
一方面,技術人員需要研究出更有效的疾病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大家需要對精神疾病進行正面合理的宣傳,去汙名化。

這其中,尤其是後面兩組的問答,讓Michielle倍感驚喜。
因為她提問時並未引導AI往精神健康方面靠,而且她童年的日記中也沒有明確寫出長大後想做這方面的工作,但現在這個確實是她最感興趣的領域。
由此Michielle指出,這個AI的推理能力也很出色。
除了這些,AI還反過來向Michelle提問,比如:
AI問她近況如何,尤其是在寫完那段日子裡最後一本日記之後,都做了什麼。
Michelle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實現兒時的夢想。不過現在,她偶爾仍會質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結果AI像一個知心朋友似的,溫柔地鼓勵道:
我為你已經完成的事感到驕傲,因為這很不容易;你正在做的事情很棒,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經過一番交流,Michelle直呼,「童年Michelle」竟然還可以教會她不少道理。
而AI還給出了暖心的答覆:「I think you do, too! 」

看到這些,不只是Michelle,連圍觀的網友都倍感治癒。

如何DIY自己的AI好友
至於這個AI好友是如何做出來的,Michelle附上了教程,主要分五步走:
第一步,是收集用於訓練模型的原始資料材料。
任何能夠顯示出你的個性、愛好、價值觀等的文字都可以。
就算你不怎麼寫日記也沒關係——存檔的聊天記錄也是很好的材料。
第二步,打開GPT-3 Playground。
(傳送門見文末連結)
這是Open AI在去年11月發佈的新功能,供大家自行設置參數來訓練模型。

你需要有一個Open AI賬戶,並設置好支付方式,因為這個功能不是完全免費的。
GPT-3 Playground裡面有多個模型,Michelle選擇了強大的達文西模型來訓練她的AI,價格約為每750個單詞(1000token)需要2美分。
第三步,在GPT-3 Playground中添加提示語,幫助完善AI的性格特點。
比如,Michelle希望「童年MIchelle」溫和治癒,於是她添加了提示語:有愛心的、友好的。
當然你也可以DIY一個搞怪版AI好友,像這樣:
如果你問AI:
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什麼時候起飛的?
AI倒是也認真回答了問題,但還會補刀:
我希望他們能飛過來帶我走。

第四步,添加、調整參數。
用大量的素材訓練完AI之後,為了讓效果比較理想,還需要添加一些參數並適當調整。

雖然訓練素材很多,但最好選擇幾個最能代表你的個性或價值觀的樣本,根據它們來調參。
第五步,點選提交——你的AI聊天好友就誕生啦!
看到這裡,想DIY專屬AI的各位小夥伴,不妨戳下面的傳送門試一試~
另外,如果是你,你希望擁有一個什麼樣的AI聊天好友?
傳送門:
https://beta.openai.com/docs/guides/completion/prompt-design
參考連結:
[1]https://twitter.com/michellehuang42/status/1597005489413713921
[2]https://www.iflscience.com/woman-trains-ai-chatbot-on-her-childhood-diaries-so-she-can-speak-to-herself-as-a-child-6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