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淨 明敏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只憑一張人臉,就能檢索出各種公開網站上的照片。
甚至連十幾年前的黑歷史都可能挖到!
最近,一個名為PimEyes的人臉搜尋引擎,引發了巨大爭議。

這個網站支持搜尋任何人的照片,而且準確度驚人。
即便帶著口罩、墨鏡、臉上有頭髮遮擋,人臉也能被識別,然後扒出各種相似人臉照片。


這當中,甚至可能還會被扒出露骨照。
一軟體工程師Cher Scarlett(之後叫她雪姐)分享了一段經歷,本想測試能否搜出親人,結果竟找到自己十幾年前被性虐待的照片。
更要命的是,要想清除這些照片,要麼是手動提交申請,要麼就是訂閱他們的服務——
每月至少支付79.9美元,即可管理搜尋結果,隱藏一些不想被看到的照片。

前提還要滿足上傳自己的隱私資訊驗明身份。
而且一次清除是遠遠不夠的。網站表示,只要後續出現在了不同的連結上,還是會被顯示出來。
也就是說,你的那些黑歷史,任何人都能可以翻開來看,而且花錢都不一定能清除。
此事一出,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
不少網友表示:它提醒我們監管在科技領域是多麼地重要。

它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像2010年代中期的報復性色情敲詐者模式:強迫未經同意的受害者付費保護自己來賺錢。

被扒出黑歷史還刪不掉
首先回顧整場風波的起因,據CNN報道,雪姐此前有過這樣一段經歷,曾通過Facebook的臉部辨識搜尋功能,結果找到了她的遠房親戚。
於是有人給她分享了這個網站 PimEyes,她想研究下這個網站是否也會像Facebook一樣,把她親戚的照片誤認為是她。
不過這一次,雪姐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痛苦回憶。

一張19歲的老照片。當時她正遭人脅迫,拍下了一系列帶有羞辱性和暴力的照片。
也因為這段經歷,雪姐一度想要輕生。以至於之後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曾讓她再度記起。
正當她想要查看圖片來源,卻彈出月/年訂閱服務的界面——
需要至少支付29.9美元,即可查看圖片來源。

支付了以後,雪姐發現這張老照片竟然是在色情網站上。
而又以這張老照片來搜尋發現,結果得到了幾十張更露骨的照片,當中很多都分散在各個色情網站上,甚至還專門設有「虐待」、「窒息」、「折磨」等關鍵詞。
隨後,她一直試圖刪掉這些照片,甚至還買了PimEyes最貴的服務,但都無濟於事。
起初她還因為並非是這些版權的所有者,而被網站忽略。而後即便採用官方的退出機制——上傳清晰地人臉圖像,並用身份證/護照的照片以驗明身份來申請刪除,也遲遲未得到任何資訊。
直至今年4月,雪姐在社交網路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PimEyes才批准了她的刪除請求。
此事一出,許多網友也用這個網站試了試,不過畫風不盡相同。

除了對侵犯隱私表現出害怕外,有的扒出了自己從未見過的照片:incredible!

還有人有點沮喪,因為只扒出了兩張照片。

PimEyes回應:我們提供免費下線照片功能
說起PimEyes,其實它已經有5年的「歷史」了。
按照目前網站主人的說法,它的作用主要是想幫助普通人,來檢索自己在網際網路上的照片是否被不合理使用。
比如在照相館拍的照片被直接拿去宣傳這類案例。
網站的公告表明,他們雖然有著歐洲最大的照片資料庫,但是卻不儲存任何一張照片。
搜尋的方法主要是提取人像上的面部特徵,保存對應的資料。
而且搜尋結果顯示的連結也都是公開網站,不會指向到個人。
一般來說,普通的檢索是可以免費使用的。
如果想體驗更多功能,則需要付費。
包月會員的價位有每月29.99美元/79.99美元/299.99美元。
價格越高,能檢索的許可權也就越大。

PimEyes在官網中一再強調,自己不掌握任何個人隱私。
但它們也表明,無法限制使用者只在網站上搜尋自己的照片,因為它們並不會對每一個使用者進行身份驗證。
如果後臺發現了有可疑賬戶活動,它們也會停用對應賬戶。
「不過我們不可能檢查該賬戶正在檢索什麼內容,只能知道他們每天檢索了多少次。」
更進一步來看,PimEyes還提供了使用者自行下線個人照片的服務。
也就是前面Cher Scarlett嘗試過的事。

官方聲明稱,這種服務可沒有使用者想的那麼簡單。
在使用者匿名上傳自己的照片、個人身份證明等資訊並通過驗證後,網站會依據人像的哈希值檢索,然後刪除到相似度水平很高的連結地址。
但由於AI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一次請求可能無法找到所有匹配照片,他們建議多次使用照片執行下線操作。
而且他們也無法保證被刪除的圖像,之後會不會出現在新的網站上。
只要有新的連結中包含這一人像,再進行檢索還是能找到相關內容。
PimEyes建議使用者,可以後續不定期來清理一次照片……
除此之外,他們也在使用更加全面的功能來規避這一問題,比如對映象URL的識別、提高AI能力、增強遮蔽等。
但他們表示:
這一流程需要執行多個複雜的技術任務和測試,因此在功能完全實現還需要一段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PimEyes表示下線照片這一功能,無需付費就能使用。
網站主人Giorgi Gobronidze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中表示,之前Cher Scarlett為了下線照片支付的299美元會員費,也已經原路退回。
官網的付費頁面顯示,如果每月支付79.99美元,他們還能提供代理提交照片下線申請的服務,可以發送多達80份申請。
可能是因為之前沒有太多人注意這個免費功能,此事一出PimEyes還專門寫了部落格,詳細說明了這個下線功能如何使用。

層出不窮的人臉搜尋引擎
而需要注意的是,PimEyes其實並非個例。
近年來網際網路上已經出現過多個人臉搜尋引擎。
由此也引發了政府部門、社會對臉部辨識應用的高度關注。
幾年下來,這些提供人臉檢索的應用或網站命運各不相同,有的被政府「招安」只提供行業服務、有的仍舊備受爭議、有的已經宣佈下線……
下面,我們就來簡要盤一盤,這些人臉檢索應用現在都怎麼樣了?

首先來看俄羅斯的FindFace。
它在2016年上架,功能是將上傳的人臉照片,與俄羅斯最大社交網站VK中的海量照片進行比對,然後提供最佳匹配結果。
它背後的演算法甚至還參加了臉部辨識競賽MegaFace,在對100萬個人臉搜尋後,它最終取得了73.3%準確率的成績。
其創始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開發這一網站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們改善社交生活。
如果看到喜歡的人,就可以拍下照片,然後找他們的社交賬戶。
與此同時,這個網站還被警方徵用來識別罪犯,或許也為它後面的轉型做了鋪墊。
2018年,FindFace表示不再提供檢索社交資料服務,而是向安保等行業提供服務。
據報道,在俄羅斯2018年世界盃期間,FindFace安全應用程序在多個城市應用,幫助拘留了上百名犯罪分子。

但並不是所有人臉檢索引擎,最後都選擇被「招安」。
前段時間,另一個人臉檢索應用Clearview AI鬧得風頭也不小。
和FindFace有些類似,它的檢索範圍也主要聚焦在社交平臺上,包括Facebook、Twitter等。
據報道,Clearview AI已經收集了100億張照片。
2020年,美國民間組織ACLU以該公司行為違反《伊利諾伊州生物識別資訊隱私法》提起訴訟,以維護家暴受害者、無證移民和性工作者等弱勢群體的隱私權益。
在今年5月10日,這一訴訟公佈結果,Clearview AI將不再對美國大多數私企或個人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Clearview AI還在最近被勒令刪除英國居民的面部資訊資料,並被ICO開出750萬英鎊鉅額罰款。
此前,Facebook上也提供過類似的人臉檢索功能。
它可以支持使用者在朋友發佈的照片中發現自己、標記自己,主要是為了產生更多互動,增加使用者粘性。
但這一功能也經歷了長達6年的法律訴訟,並最終以賠償6.5億美元告終。
去年,在Facebook改名Meta時,正式下線這一功能。

而在國內,也有過類似的案例。
2019年,一款名為「原諒寶」的應用引發巨大爭議。
一位程式設計師表示,自己開發了一個可以鑑別「渣女」的程序,支持將女性照片上傳後與黃色網站中人像進行對比的功能。
當時多家媒體對這一事件進行抨擊,表示「原諒寶」是科技向善的典型反面。
事情最後以這款應用下線告終。
顯然,臉部辨識該如何合理應用,仍舊是一個值得深度討論的問題。
對此,你怎麼看呢?
參考連結:
[1]https://edition.cnn.com/2022/05/24/tech/cher-scarlett-facial-recognition-trauma/
[2]https://pimeyes.com/en/blog/more-about-pimeyes-database-and-opt-out-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