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又贏了:帶動股價漲三倍,成考試神器

ChatGPT的光環,已經過於閃亮

ChatGPT的光環,已經過於閃亮

——

文 編輯|VickyXiao

自打橫空出世以來,ChatGPT出盡了風頭:這個由OpenAI推出的一種新型 AI 聊天機器人工具,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快速生成文章、故事和歌詞甚至程式碼,回答各類疑問等等。

它在推出之際,就因為回答裡驚人的資訊量和完成度,遭遇了人們的病毒式傳播,一夜之間坐擁百萬使用者。它還幫助OpenAI拉到了微軟新的100億美元的投資,讓OpenAI的最新估值達到290億美元。要知道,當初Google全資收購DeepMind,也不過花了6億美金。

而隨著這一個多月的發展,ChatGPT似乎也已經走出了被使用者們「調戲」的階段,開始真正地展現出來自己的潛力。而類似的AI工具,也開始真正被業界使用起來。

|新聞網站:熱烈歡迎

這兩天,矽谷討論最多的一個新聞,就是新媒體網站Buzzfeed基於ChatGPT乃至OpenAI的大光環,鹹魚翻身,股價直接跳漲了三倍!

起因僅僅是Buzzfeed宣佈將用OpenAI提供的人工智慧API——甚至不是被一些媒體誤傳的ChatGPT本身——來協助創作一些內容。

BuzzFeed 執行長喬納·佩雷蒂 (Jonah Peretti) 在一封備忘錄中表示:「到 2023 年,你會看到我們會把還在研發階段的人工智慧的內容,轉變為我們核心業務的一部分,從而增強Quiz(測驗)體驗,為我們的頭腦創意提供資訊,併為我們的受眾提供個性化的內容。」

相較於常規新聞網站,面向年輕人的Buzzfeed,就是以網路上各種測試知名,包括「測測你是迪士尼裡的哪位公主」,「復仇者聯盟裡的哪位超級英雄最適合做的你的男朋友」之類。

而它此次和OpenAI的合作,就將主要應用在這類「快餐」內容的生產上。具體來說,BuzzFeed將會用OpenAI的人工智慧技術,幫助生成網站上相關的測試問題,從而幫助絞盡腦汁的編輯來找到更好的創意。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看到人工智慧的突破開闢了一個創造力的新時代,這將使人類能夠以新的方式利用創造力,創造無限的機會和應用,」Peretti 說。「在出版方面,人工智慧可以讓內容創作者和觀眾受益,激發新想法並邀請觀眾成員共同創作個性化內容。」

且不論讀者們是否真的願意為AI創造的樂趣小測試買單,但是這項合作的訊息,就足以讓BuzzFeed得以起死回生。

自2021年12月通過SPAC上市以來,BuzzFeed的股價本來已下跌90%以上,其第三季度淨虧損從一年前的360萬美元擴大至2700萬美元,甚至不得不將裁員約 12%以控制成本。但與OpenAI牽手的訊息一出,它的估計就大漲超300%。

而BuzzFeed與Meta接下來的合作,可能將會把這些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帶到更廣泛的使用者面前。在不久前,Meta向BuzzFeed支付了數百萬美元,以讓BuzzFeed為Meta的平臺生成內容,並培訓平臺上的創作者。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你可能都能玩到不少人工智慧生成的無腦小測試了。

不過,一位發言人表示,BuzzFeed 目前不會使用人工智慧來幫助撰寫新聞報道。這一決定,或許和前不久另外一家媒體使用人工智慧創作內容卻慘遭翻車有關。

在用人工智慧應用到新聞寫作上,CNET走得更超前,不過也更早吃到了「苦果」。

據CNET透露,作為CNET Money團隊「測試」項目的一部分,從2022年11月開始,編輯部就開始使用內部開發的AI引擎,生成了 77篇新聞報道,約佔該網站文章總量的1%。這些文章統一署名「CNET Money Staff」,來幫助編輯們圍繞金融服務主題創建「一套基本解釋模式」。這些使用AI工具編寫的文章包括,「房屋淨值貸款會影響私人抵押貸款保險嗎?」和「如何關閉銀行賬戶」等。

「編輯們首先為故事生成大綱,然後在發佈前擴展、添加和編輯 AI 草稿。」 CNET 主編康妮·古列爾莫 (Connie Guglielmo)寫道。

不過很快,CNET Money編輯團隊就發現其中一篇文章存在失實問題。於是他們進行了全面審核。審核結果就是,這些由AI生成的文章裡,其中一小部分需要大量更正,而另外一些也多少存在小問題,例如公司名稱不完整、或者語言模糊不清或者數字錯誤等。

比如,在一篇「什麼是複利?」的文章末尾,AI給出了一些非常不準確的個人理財建議。「這篇文章的早期版本建議儲戶將10000美元存入儲蓄賬戶,每年賺取 3% 的複利,這樣一年後就可賺取10300美元。」而事實上,任何學過小學數學的人都知道,儲蓄者只能賺取300美元。

Guglielmo沒有說明77篇已發表的報道中有多少需要更正,也沒有具體說明有多少「實質性」問題與「小問題」,只是在這些文章下面列出了更正提示。

不過,由於其中超過一半的報道包含事實錯誤或者不當引用,以至於CNET現在停止使用這個人工智慧引擎。

其實使用AI自動化新聞報道並不新鮮,美聯社近十年前就開始這樣做了,但隨著 ChatGPT的興起,這個問題獲得了新的關注。當AI大規模應用於內容生產時,有多少似是而非的內容混在了其中?

儘管存在這些問題,Guglielmo還是為恢復使用 AI 工具敞開了大門,表示在問題解決後,將重新開始使用人工智慧新聞編寫工具。

| 教育界和學術界:遭遇挑戰

儘管在新聞界開始受到大膽的應用,但是Chatgpt類的AI工具在更多寫作場景中卻受到了質疑。其中就包括最受歡迎但又最受質疑的地方——學校。

為了測試ChatGPT在四門課程的考試中生成答案的能力,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的教授最近讓ChatGPT參加考試,並對考試結果進行了盲評。在完成95道選擇題和12道作文題後,ChatGPT的平均成績拿到了C+——在所有四門課程中均取得了較低但通過的成績,「低空飛過及格線」。

而在沃頓商學院的商業管理課程考試中,ChatGPT表現更好,獲得了B到B-的成績。沃頓商學院教授克里斯蒂安·特維施 (Christian Terwiesch) 表示,ChatGPT在回答基本的運營管理和流程分析問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在處理更高級的提示時表現不佳,並在基礎數學方面犯了「令人驚訝的錯誤」,有些錯誤甚至僅僅是小學數學的水平。

這意味著什麼?如果不加以限制,ChatGPT將會變成史上最強大的作弊工具——幫助學生們寫作業,甚至是完成考試論文。

所以,在測試結果出爐之際,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表達了對ChatGPT作弊能力的的擔憂。例如,紐約市和西雅圖的公立學校已經禁止學生和教師在學區的網路和設備上使用ChatGPT。

Terwiesch教授也表示,他贊同在學生參加考試時應該對他們實施限制。「禁令是必要的,」他說。「畢竟,當你授予醫生學位時,你希望他們真的掌握了醫學知識,而不是隻知道如何使用聊天機器人。這同樣適用於其他技能認證,包括法律和商業專業等。」

但Terwiesch相信這項技術最終仍會出現在課堂上。「如果我們最終得到的只是和以前一樣的教育系統,那麼我們就浪費了ChatGPT帶來的絕佳機會。」他說。

而在學術界,ChatGPT遭遇了更嚴厲的審視。

美國主要期刊《科學》雜誌的主編霍爾頓索普宣佈了一項更新的編輯政策,禁止使用來自ChatGPT的文字,並表示ChatGPT不能被列為合作者。

霍爾頓索說,科學期刊都要求作者簽署一份聲明,承諾對自己的文章負責。「但由於 ChatGPT無法做到這一點,它不能成為作者。」他認為,即使在準備論文的階段,使用ChatGPT也是有問題的。「ChatGPT犯了很多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會進入文獻。」他說。

不僅僅是《科學》雜誌,其他出版商也做出了類似的舉動。出版了近3000種期刊的 Springer-Nature也發表聲明稱,不能將ChatGPT列為作者。

最為嚴厲的,可能屬於線上程式設計問答平臺Stack Overflow。早在ChatGPT推出不久,它就宣佈全面封禁來自ChatGPT以及任何非人工生成的回答,並且進一步規定,一旦發現使用者違反就會直接禁言。

注:封面圖來自於Pexels,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