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 2023 年薪酬削減逾 40%;奔馳 L3 級自動駕駛獲批;比爾蓋茲稱不看好 Web3 和元宇宙 | 極客早知道

庫克 2023 年薪酬降至 4900 萬美元,削減 40% 以上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蘋果將 2023 年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的薪酬削減 40% 以上,至 4900 萬美元,主要由於公司股東的指導意見以及庫克本人要求調整薪酬。

該公司在一份監管檔案中表示,作為變化的一部分,2023 年授予庫克並與蘋果業績掛鉤的股票單位百分比將從 50% 增加到的 75%,未來的幾年也是如此。

庫克 4900 萬美元的目標薪酬將包括與 2022 年相同的 300 萬美元薪水和 600 萬美元獎金,以及價值 4000 萬美元的股權激勵。2023 年庫克獲得的實際總薪酬可能會根據公司的股價表現而波動。

而 62 歲的庫克已承諾將財富捐贈給慈善事業。(來源:智通財經 APP)

馬斯克關閉大量Twitter海外分公司,已經關閉或正在關閉的至少達到 12 個

由於伊隆·馬斯克仍在繼續為 Twitter 壓縮成本和尋找盈利模式,他正陸續關閉許多 Twitter 國際分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已經關閉或正在關閉的 Twitter 國際分公司至少達到 12 個,未來幾周,還將有幾個美國分公司可能會關閉。

這一系列舉措還有可能導致另外幾百名 Twitter 員工失去工作。在馬斯克兩個月前入主 Twitter 以來,該公司已經有數千名員工遭到裁員或解僱,也有不少員工主動離職。(來源:TechWeb)

訊息稱奔馳擬放棄「油改電」,最早 2024 年取消 EQ 品牌

據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內部訊息人士稱,該公司計劃最早在 2024 年底下一代緊湊型汽車上市時,放棄用於電動汽車的 EQ 品牌。

訊息人士稱,這一決定是基於奔馳執行長 Ola Kaellenius 專注於向純電動汽車轉型的戰略,這使得「油改電」的 EQ 品牌顯得多餘。

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現在在 EQ 品牌下銷售其純電動車型系列,該品牌於 2016 年首次宣佈,首款車型 EQC 電動 SUV 於 2019 年推出。(來源:環球市場播報)

威馬汽車擬借殼上市,與 Apollo 出行達成買賣協議

港股 Apollo 出行公告稱,將以 20.2 億美元收購威馬子公司,通過以每股 0.55 港元配發 288 億股的方式進行結算。受此訊息影響,APOLLO 出行港股高開 13.73%。

此前訊息稱威馬計劃通過借殼 Apollo 智慧出行在港股實現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威馬計劃將於 2023 年第二季度完成掛牌上市。

威馬汽車 CEO 沈暉 12 日在微博發佈了一段《芙蓉鎮》經典片段,其中一句臺詞為「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或暗指目前的處境。

2023 年 1 月,威馬汽車上海銷售公司 1.3 億財產被凍結。有溫州市民近日實探威馬溫州工廠,得知該工廠已經半年沒有訂單,目前工廠處於停產狀態。(來源:IT 之家)

騰訊會議或全面取消免費版

2023 年騰訊會議或將全面取消免費版,據傳該政策是由騰訊 CSIG 掌門人湯道生所提議。

多位訊息人士也表示,2022 年騰訊會議總營收約 4.3 億,對比去年年初定下的 4 億 KPI 來說,騰訊會議算得上 CSIG 手中少有的超預期業務。2023 年的營收目標則定為 10 個億左右。

爆款標品加上營收超預期,這可能是騰訊會議敢於在當前國內市場免費內捲的惡性循環中,率先停止免費,做出業界開拓之舉,把行業拉回到本該有商業正道的原因之一。

此外,騰訊會議敢於取消免費的原因可能還在於其對自身產品在 C 端自發傳播、使用上的信心。過去一年,騰訊會議 30 元/月的個人會員版營收達 6000 萬左右,靠「自來水」就做出了約 6000 萬的營收,收效顯著。(來源:雷峰網)

奔馳 L3 級自動駕駛獲批:司機可看書、喝咖啡 事故奔馳負責

日前,奔馳宣佈,公司已經獲得美國監管部門的批准,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部署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Drive Pilot 系統)。此次獲批,也讓奔馳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獲得該技術監管批准的汽車製造商。

奔馳的 L3 自動駕駛可以在方向盤一鍵開啟,系統除了根據設定車速進行自主巡航,還可參照規劃路線、實時路況和交通標誌自動行駛。期間可獨立變道、避讓或制動轉向等,及時響應意外交通狀況。根據美國 SAE 劃分標準,L3 級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公路上以最高 40 英里/小時(64 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

開啟奔馳 L3 級 Drive Pilot 自動駕駛系統後,駕駛者不用看路,雙手手腳脫離駕駛,在車內拿放物品、喝喝咖啡、處理工作等都被允許。

目前,奔馳 S 級和 EQS 兩款車型,已經率先搭載奔馳 L3 級 Drive Pilot 自動駕駛系統。並且奔馳承諾,只要駕駛員在使用 Drive Pilot 功能時,如果車輛發生車禍,奔馳將承擔相關責任。(來源:快科技)

台積電四季報維持高增長,2025 年量產 2nm 計劃不變

1 月 12 日台積電盤前漲 2.16%,報 83.55 美元。受惠於 5nm 等先進製程晶片營收佔比擴大,台積電四季報維持高增長,淨利潤同比增長 78%,超市場預期;毛利率達 62.2%再創歷史新高,且超市場預期的 60.1%。

台積電 CFO 表示,2023 年毛利率面臨壓力,2023 年研發費用預計將增長 20%。

台積電於 12 日舉行法說會,在提問環節,台積電 CEO 魏哲家表示,公司正考慮在日本建設第二家工廠,正考慮在歐洲建設汽車晶片廠,準備在 2025 年量產 2nm 晶片。

去年 12 月,有訊息稱台積電就首家歐洲工廠與供應商進行談判,計劃在德國德累斯頓市建立其第一家潛在歐洲工廠。(來源:集微網)

飛豬:春節出遊預訂量增長超 6 成,出境遊預訂量創下近 3 年峰值

飛豬 1 月 11 日發佈的《2023 年春節出遊風向標》顯示,截至目前,2023 年春節出遊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 6 成。中長線遊需求持續恢復,跨省遊訂單佔比已超 8 成,出境遊預訂量創下近 3 年峰值。

同時,春節期間相關旅遊商品平均客單價同比提升超 7 成,酒店、景點門票等人均預訂量同比提升近 2 成,大家的出遊半徑、出遊時長、結伴人數顯著增加。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 3 成,精品鄉村民宿同比增長超 1 倍。(來源:新浪科技)

訊息稱蘋果正開發觸控式螢幕 Mac,可能在 2025 年推出

1 月 12 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準備為 MacBook Pro 添加觸控式螢幕。

多年來,蘋果公司一直拒絕將觸控式螢幕融入膝上型電腦。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在 2010 年的發佈會上表示,觸控式螢幕膝上型電腦「從人體工程學角度來說很糟糕」。如果該公司繼續推進觸控式螢幕計劃,這將是該公司理念上的一次重大逆轉。

據外媒報道,搭載 OLED 顯示屏的新款 MacBook Pro,可能會在 2025 年成為首款觸控式螢幕 Mac,它的螢幕支持像 iPhone 或 iPad 那樣觸摸輸入和手勢操作。

外媒稱,蘋果之所以現在要做出改變,是因為該公司感受到了來自三星、微軟、戴爾、惠普和聯想等其他膝上型電腦製造商的壓力。

蘋果計劃採用觸控式螢幕 Mac 電腦的另一個原因是,其 macOS 作業系統能夠運行 iPad 和 iPhone 應用程序,其 Mac 平臺現在更適合觸摸操作。(來源: TechWeb)

3 秒複製任何人的嗓音,微軟音訊版 DALL・E 細思極恐

微軟推出最新 AI 成果——語音合成模型 VALL·E,它脫胎於 DALL・E,但專攻音訊領域。只需 3 秒語音,就能隨意複製任何人的聲音。

基於 AI「沒聽過」的聲音合成語音,即零樣本學習。VALL・E 解決了此前預訓練 + 微調模式下,零樣本場景導致的生成語音相似度和自然度差的問題。此外,它還同時還支持語音編輯、與 GPT-3 結合的語音內容創建。

VALL・E 還能模仿說話者的多種情緒,包括憤怒、睏倦、中立、愉悅和噁心等好幾種類型,同時,連說話者的環境背景音也能準確還原。

有網友暢想它可以應用的方向,包括幫助殘障人士和別人對話,有聲書錄制等。(來源:量子位)

比爾·蓋茲:AI 頗具革命性,不太看好 Web3 和元宇宙

1 月 12 日訊息,在 Reddit 上的年度 AMA 活動中,比爾·蓋茲被問到,現在有什麼重要技術也處於此前網際網路的類似階段,蓋茲表示:「人工智慧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認為 Web3 的規模有那麼大,也不認為元宇宙這件事本身具有革命性,但人工智慧確實頗具革命性。」

另外,也有使用者問到蓋茲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看法,以及他認為這種技術會怎樣影響世界。他表示:「我對這些人工智慧的進步速度感到驚訝。我認為它們會產生巨大影響。」

此外他還高度評價最近大火的 ChatGPT,稱其能讓他窺見未來,整個方法和創新速度都令他印象深刻。(來源:TechWeb)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

建設 Web3,現在最需要 Web2 的移民?

建設 Web3,現在最需要 Web2 的移民?

Web3 處在「大規模應用」爆發的前夜 從國際局勢,到新冠疫情,過去三年「新常態」的衝擊,讓外部環境充斥著不確定性,也令這個時代的人們處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