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都在用的社群網路,成了「Twitter 難民」避難所

「小鳥」跌倒,「大象」吃飽

「小鳥」跌倒,「大象」吃飽。

作者 | 美漪編輯| 靖宇

最新一季的《傲骨之戰》結尾,再次「惡搞」了一次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稱其宣佈將參加後年的總統競選。

藝術確實來源生活,還不到一週,媒體訊息傳來,川普在 11 月 16 日宣佈,參加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

但是,擺在川普面前的一個難題是,善於「Twitter治國」的他的賬號,因為去年 1 月「國會山動亂」已經被封,8800 萬粉絲無法實時接收到偶像號令。

美劇《傲骨之戰》第六季結尾,川普回來了|視訊截圖

好在,川普還有自己的社群網路——Truth Social,一個基本克隆了 Twitter 功能的社群網路,他依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Truth」,來團結自己的粉絲。

大家不知道的是,Truth Social 其實並非從零打造起來的,而是來自一個社交「基建」平臺 Mostodon。

這個以憨態可掬的長毛象為 Logo 的社群網路,不僅拿下了前總統,而且在馬斯克「肆虐」Twitter 之時,成為大量「Twitter 難民」的避難所。

在馬斯克接管 Twitter 的 20 天時間裡,從 Twitter 逃來的 50 萬新使用者,擠爆了 Mastodon 的伺服器。同時,Mastodon 團隊也在近日宣佈,平臺月活使用者正式突破 100 萬。

這樣一個需要自己租用伺服器、分散式的社群網路,能在當下「資訊流」滿天飛的社交賽道成功挑戰馬斯克的 Twitter 嗎?其允許任何人「復刻」自己的 Twitter 平臺的「基建」模式,是否會誕生出下一個 Twitter?

01

「無毒 Twitter」的崛起

Mastodon 給自己的定位是「免費、開源的分散式社交媒體網路」,它還被其使用者描述為與同行相比「明顯不那麼有毒」的交流聖地。

它是 Eugen Rochko 領導的德國非營利機構——Mastodon gGmbH 研發 6 年的成果,在 2016 年問世,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眾籌的,大多數伺服器是由使用它們的人資助的。

Mastodon 這個命名來源自創始人 Rochko 喜歡的同名重金屬樂隊、Mastodon,雖然它也是「乳齒象」的意思,不過由於中文社區錯誤的譯法「長毛象」已經深入人心,又十分可愛,「長毛象」也就成為了 Mastodon 普遍接受的中文名。

有趣的是,Eugen Rochko 曾經是 Twitter 的忠實使用者,只是後來幻想破滅了。

他開發這個軟體是為了讓這個網站用「去中心化的平臺結構」取代 Twitter,創造一個不受某個單一實體控制的公共空間、提供更友好的社交媒體體驗。

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Rochko 說,他開始開發 Mastodon 時,他意識到「能夠通過 Twitter 在網上向我的朋友們表達自己,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對世界來說也很重要,也許 Twitter 不應該掌握在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公司手中」。

此外,不像 Twitter,Mastodon 拒絕「商業化」,沒有演算法或廣告,也不出售使用者資料。

Mastodon 的「長毛象」名字來自創始團隊喜歡的重金屬搖滾樂隊|Mastodon

Mastodon 早在 2017 年就已經在媒體曝光,當時該應用首次開始在尋找 Twitter 替代品的人群中獲得關注。

根據平臺資料,過去幾年,儘管 Mastodon 的開發者從不做任何推廣,但每當有大型社交媒體平臺爆出醜聞,都會有一波使用者湧向 Mastodon。

但是,這次短期內人氣的激增還是讓多數人都感到驚訝。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社交媒體專家 Jooman 上週表示,「過去一週我在 Mastodon 上新增的粉絲數量比過去 5 年都多」。

在馬斯克於 10 月 27 日完成對 Twitter 的收購之前,Mastodon 的增長平均每小時有 60-80 個新使用者,但收購完成後的上週一,早上一小時內就有 3568 個新註冊使用者。

11 月 6 日,Mastodon 創始人 Rochko 說,「自 10 月 27 日以來,該服務已經獲得了 489,003 個新使用者」。隔天,Rochko 又說,「今天,我們整個網路已有 1,028,362 名月活躍使用者,這相當酷」。

如果想更明晰地知道 Mastodon 社區發展的到底有多快,請看下面這張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 Esteban 製作的圖表。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唯一的員工,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唯一的員工,Rochko 每個月給自己發 2400 美元工資。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他每天工作 12 到 14 個小時,以滿足大量的需求,他還購買了更強大的硬體來升級 Mastodon 的資料庫伺服器。

02

玩法「相似」卻「不同」

從 Twitter 切換到 Mastodon,最難的可能就是註冊賬號了。

不像註冊 Twitter 使用者,打開 app,直接設置一個使用者名和密碼那麼簡單,註冊 Mastodon 的使用者,你需要選擇一個伺服器。

伺服器可以基於地理位置、主題興趣、專業背景或管理員能想到的任何東西。

不過,你在哪個伺服器上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不管怎樣,你都可以關注其他 Mastodon 伺服器上的使用者,並於他們互動,但它確實會給你一個開始的「社區」,在那裡你更可能看到你感興趣的東西。

大多數開放註冊的 Mastodon 伺服器允許立即註冊,提供電子郵件地址和密碼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其他更私密的 Mastodon 伺服器可能要求你提出加入請求,然後等待邀請。

此外,你也可以運行自己的伺服器,但這會比較複雜。

一旦你確認了你的賬戶,就可以進一步編輯個人資料,關注其他 Mastodon 使用者,閱讀、創建帖子。

來到 Mastodon 的使用者界面,使用 Twitter 的熟悉感就回來了。

和 Twitter 一樣,Mastodon 也有「標籤」和「列表」,如 #Gaming、#Anthropology。

不過,也有些細微的差別,在 Mastodon 使用者使用的是「toots」的時間線,而不是「tweets」,這些帖子可以被「喜歡」和「收藏」,但不是「轉發」而是「提升」。

「toots」還放寬了字符的限制,從 280 個字符變成了 500 個字符,可以包括連結、圖片、音訊和視訊。

此外,「toots」的更新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且不夾帶廣告;而不是像 Twitter 和其他許多社群網路那樣是按演算法排列的,把廣告隱藏在資訊流裡。

而且,不同於 Twitter 只有一條時間線,Mastodon 有三條:主頁時間線、本地時間線、聯合時間線,分別顯示你關注的所有人的所有帖子和轉發的微博,你自己伺服器的所有內容,和你關注的所有 Mastodon 伺服器上的所有帖子。

使用網路瀏覽器,你可以將 Mastodon 設置成像 Twitter 一樣,一次顯示一個 feed,或者你可以通過選擇偏好中的「高級視圖」,同時查看多個 feed 和通知。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Twitter 放棄的「隱私」「安全」,恰恰是 Mastodon 關注的重點。

Mastodon 為所有的「toots」提供四個級別的可視性,還取消了「引用提示」,進一步保障使用者帖子的私密性。

Mastodon 還設置了「內容警告」,幫助使用者避開含有「敏感內容」的帖子。

許多嘗試 Mastodon 的 Twitter 使用者,似乎已經準備好迎接這些改變。

03

「去中心化」的平臺結構

Mastodon 是由數以千計的伺服器組成的社群網路集合,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Fediverse,聯合社群網路」。

這些伺服器被稱為「instances」,有自己的主題和規則,獨立行事,類似於 Reddit 上的 subreddits。而最著名的 Mastodon「instances」,就是Truth Social,即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社群網路。

順便說一下,Twitter 的原始創始人 Jack Dorsey 正在開發一個名為 BlueSky 的新網路,他曾說過他希望這個網路也是去中心化的。

其實,Mastodon 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去中心化的平臺架構」

「去中心化」意味著 Mastodon 不是由一個實體運行的,不歸一個人或公司擁有,使用者不受一個平臺及其所有者的約束,這賦予了使用者的極大的「自主權」。

在其網站上,Mastodon 就將自己描述為「完全不同的社交媒體,權力回到了使用者的手中」。

「去中心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

「去中心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使用者資料不會被一個單一實體控制。

正如薩里大學電腦科學系研究主任 Sastry 提出的觀點,「去中心化的平臺結構可以帶來一個繁榮的社交媒體網路,同時可以避免企業社交媒體的一些負面因素,如監控使用者活動、出售使用者資料和集中控制等,Mastodon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此外,這種分散設置的最大好處則是更強的社區管理和社區感覺。

正如 Mastodon 的創始人 Rochko 所說「Mastodon 是更民主的,因為每個獨立伺服器的運營商可以根據他們服務的社區的特點,來制定內容標準,並決定它將與哪些伺服器聯合起來,沒有人可以控制整個網路」。在託管較小的社區,管理員可以根據本地的規則,比一些大平臺,更好地管理仇恨言論。如果一個伺服器上出現了極端主義的內容,那麼其他伺服器可以很容易地與它斷絕關係,從而減少有害資訊的傳播。

因此,調查顯示,許多使用者都稱讚 Mastodon 讓建立一個友好的社區變得更加容易。

分散的設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減少了管理費用,使單一實體,即便是馬斯克,無法對其進行買賣收購,或將其全部關閉。

04

飛速增長的「泡沫」

使用者報告顯示,Mastodon 的使用者飛速增長的背後,並非沒有風險。

首先,在 Twitter 公開崩潰的時候,Mastodon 也正在經歷一場更安靜的崩潰。

它的「去中心化」性質吸引了那些,討厭馬斯克單方面控制 Twitter 的人,但 Mastodon 並沒有準備好在短時間內接待數百萬人。

4000 多個 Mastodon「instances」的志願者管理員無法跟上新使用者的加入請求和帖子數量,導致幾個最受歡迎的伺服器,如 mstdn.social 和 mastodon.social,近期無法再接受新的註冊。

仍然停留在 Twitter 上的人抱怨說,沒有收到驗證郵件,無法讓他們的 Mastodon 賬戶運行起來;同時,登上 Mastodon 的人則抱怨圖片、視訊和資訊無法載入或延遲的使用者有所增加。

然而,加拿大約克大學傳播和媒體研究教授 Robert 對 Mastodon 充滿信心,他說「Mastodon 是一種適應性設計,因為它是由所有這些不同的伺服器組成的,它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搖身一變。」

也許,我們有理由相信 Mastodon 的崩潰是短暫的。

畢竟,Mastodon 創始人 Rochko 發佈訊息說,他已經改變了人們註冊新伺服器的部分方式,允許新使用者按地區、註冊速度和類型進行過濾。到 11 月 8 日,他說他已經修復了兩個較大伺服器上的延遲饋送。

其次,Mastodon 使用者體驗也並不完全順暢。

選擇伺服器仍然存在「技術壁壘」,可能會勸退不少缺乏耐心的新使用者,使網路很難「獲得」和「維持」使用者,這將給採用 Mastodon 帶來挑戰。

此外,對比中心化管理的 Twitter 或 Facebook,在 Mastodon 這個無序分散的系統中,要找到值得關注的人要更難一些。

正如《衛報》報道的那樣,「尋找 Twitter 使用者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你想追蹤那些你在 Mastodon 上關注的 Twitter 使用者,沒有簡單的方法,除非你使用 Twitodon 等服務,但這隻適用於尋找其他也使用該服務的使用者。

Rochko 說他正在考慮如何改善這種體驗。

也許,以上這些問題都是簡單的磨合問題,畢竟,越來越多的 Mastodon 支持者表示,「這些缺點被其平臺架構的優勢所抵消了」。

但更重要的是,Mastodon 的這一運作模式也存在風險。

Mastodon 的開源性質存在更廣泛的風險,Mastodon 官方也承認,「開源」意味著放棄了選擇誰可以使用它的能力,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和複製它所運行的軟體,無論他們的意圖是什麼。

例如,白人至上主義組織 Gab 就使用了 Mastodon 的部分軟體。

此外,去中心化並不徹底,選擇伺服器也可能會導致更長期的問題。

儘管 Mastodon 不是由一個實體控制,但各大伺服器仍遵照其管理者的意願運行,使用者還是要聽命於運行該伺服器的人或組織。

假使某一伺服器的所有者決定停止提供服務,該伺服器上的使用者賬號將盡數丟失,儘管據 BBC 報道,Mastodon 規定伺服器所有者需提前三個月告知使用者將關閉伺服器。

另外,Mastodon 還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加強內容審核,這也是困擾社交媒體的一大通病。

目前平臺伺服器「各自為政」,要麼自己制定審核規則,要麼乾脆沒有。

報道稱,使用者雖然可以以仇恨言論、非法內容等理由舉報帖文,但 Mastodon 平臺並不保證所有伺服器上遭舉報的內容均會被刪除。

若 Mastodon 平臺體量繼續擴大,這一問題將成為巨大隱患。據 BBC 報道,目前已有 Mastodon 使用者遭受仇恨言論攻擊,其中包括針對 LGBT 群體的辱罵。

與此同時,Mastodon 的盈利能力也受到質疑。

不靠廣告,也沒有訂閱費,免費使用的 mastodon 目前並不賺錢,主要靠個人和企業捐款,現有 3000 多名贊助者。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仍僅靠 Rochko 一人和上千名志願者運營,未來 Mastodon 實現巨大商業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05

社交媒體的「逃生艙」

過去幾十年中,社交媒體平臺不斷的崛起,又緩慢的衰落。

資本殺死了 Twitter,把 Facebook 和 Instagram 變成了表裡不一的怪物,現在 TikTok 已經成為虛假資訊的新聚集地。

然而,Mastodon 的建立正是為了應對這些陷阱,替換掉 Twitter。

選擇開源、去中心化;拋棄廣告、演算法,Mastodon 給其使用者更多的權力,還把他們從「不斷滾動」的「病毒資訊」的漩渦中拯救出來。

對普通使用者來說,「Mastodon 是一種社交媒體的逃生艙,以防 Twitter 變得難以忍受」。

科幻作家 Wiker 說「我已經準備好從與 Twitter 的關係中解脫出來」;「我們已經把它帶到了對社會或我們的精神健康不利的地方。也許我們可以去到一個不那麼有毒的社交媒體,保留我們喜歡的部分,例如輕鬆的線上社區建設;而去掉我們討厭的部分,如虛假資訊、對眼球的無休止的追逐」。

而專家們對 Mastodon 是否會取代 Twitter 仍存在分歧,但普遍認為,Mastodon 的增長使它很有前途。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 Esteban 表示「Mastodon 正在從其與 Twitter 的相似性中獲益。Mastodon 已經有一個非常活躍的使用者群,而且它們在逐日增長。至少,它可以在未來一年內成為 Twitter 一個明顯的競爭者」。

還有些專家則堅持,「Mastodon 在被廣泛使用之前需要經歷變革。首先,Mastodonde 的技術壁壘亟需被打破,變成廣大群眾使用使用的應用」。

其實,Twitter 的替代品不只 Mastodon。

Tribel Social 也正在成為一個受歡迎的 Twitter 替代品,在 Twitter 的混亂中,該網站在週一宣佈使用者活動增加了 500%。該平臺由 Likeopedia 開發,專注於新聞提要的定製,在各種聲明中稱自己為「草根」、「支持民主」和「無偏執」。

Counter Social 是另一個吸引 Twitter 棄用者的社交媒體網站,該網站稱,它對「敵對國家」、「機器人賬戶」、和「虛假資訊」採取零容忍態度,並承諾不挖掘或出售使用者資料。

如果有足夠數量的 Twitter 使用者轉向 Mastodon 或其他替代品,這可能是重洗社交媒體的一個機會,這再次讓我們思考圍繞及時、準確、本地的資訊而建立的社群網路,到底應該意味著什麼。

相關文章

空難之後,他們吃起了同伴屍體

空難之後,他們吃起了同伴屍體

1972年10月12日,一支烏拉圭橄欖球隊準備飛往智利的聖地亞哥進行一場比賽。 然而當行程過半時,惡劣的山區天氣迫使他們停下來在阿根廷的門多...